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共和县核桃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县还应该注重对这些低产林的改造,采取必要的措施,更好的提高低产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性产业。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就核桃低产林改造进行了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13):122-123
在对盘州市核桃产业发展和低产林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市核桃低产林形成原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提高核桃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丹东核桃楸嫁接麻核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核桃楸资源丰富,通过引进麻核桃,并将其嫁接在丹东核桃楸上,从而建立起以核桃楸为砧木的麻核桃异地种植开发区域。从采集接穗、选择砧木、嫁接、后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丹东核桃楸嫁接麻核桃树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毕节市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核桃低产原因进行调查,以此为依据总结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以增加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5.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及其成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茶是安徽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安徽省重要的油茶大县,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严重影响着舒城乃至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该文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对舒城县山七镇要元村的油茶低产林进行了系统改造,改造后的平均产油量分别达到285、330、360 kg/hm2,远高于改造前的90、165、210 kg/hm2,最终增产率分别达216.67%、100.00%、71.43%。该文所采用的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在舒城县乃至全省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核桃高接换优是提高核桃产量、品质及改造低产林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河池市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对策,包括合理选择嫁接时期和方法、科学选择砧木和接穗、改进高接换优技术、加强嫁接苗后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有效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为河池市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核桃低产林改造实用技术,包括改劣换优、改善立地条件、土肥水管理、调整树冠结构、疏雄、机械创伤促进结果等方面内容,为核桃栽培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帮助,对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核桃绿枝嫁接技术是目前核桃低产林改造中的重要方法。赫章县针对当地春初易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嫁接存活率,摸索出了春初枝接、5月绿枝嫁接、7月再次补结的方法,3次嫁接可使嫁接总存活率达到90%以上,对于赫章县发展核桃产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油茶产量低和效益差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贵州山区老油茶林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产增收,从低产林现状、低产林改造技术、高接换优、提高坐果率、病虫防控、适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以供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低产油茶林已经成为制约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低产油茶林研究现状,初步分析了赣州市油茶低产林形成因素,并对主要改造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和提炼,旨在为赣州市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措施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嫁接换冠技术是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选择立地条件好、林木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低产中幼龄林进行改造,可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油茶低产林已经成为制约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初步分析了赣州市油茶低产林形成因素,并对主要改造技术和对策进行总结,旨在为赣州市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措施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桃产业的竞争水平,甘肃省华亭县对核桃低产园进行改造和规范化管理,结合华亭县核桃产业发展,制定了核桃低产园管理规范。为核桃种植户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采用嫁接换冠技术是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选择立地条件好、林木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低产中幼龄林进行改造,可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金秀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制约因素,促进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深入调查金秀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林低产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列举了金秀油茶林低产主要是由于种质低劣良种率低、经营管理粗放、密度严重偏小或偏大、茶林老残、采收不当等原因造成。针对性地提出了6大措施和对策: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出台激励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的重视度;示范基地助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现代化带动油茶产业化发展;加强技术应用,以科研协作带动油茶种植技术升级;通过以上多个措施和对策应对未来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推广以及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谭世隆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4-145,147
概述了油桐的种类及分布,总结了罗甸县油桐产业发展现状,从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套适宜于当地的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垦复荒林、老林截枝更新、品种改良、加强林间抚育、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红水河沿岸县油桐低产林的改造提供参考,以大力推广改善、提高油桐低产林的产量,从而促进油桐产业的发展,推动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分布广,实用性强,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在川塬区各乡镇大面积发展核桃生产,促进了各川塬乡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农民找到了一条经济增收途径,但在大规模发展核桃生产中,因种苗、栽植、管理等原因,形成了核桃大面积低产林,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核桃低产林改造已成为我县核桃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林分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分析了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的原因,并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技术,以促进该县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江文 《农业与技术》2013,(10):63-63,109
广西那坡县油茶产业发展良好,但老油茶林逐渐增多,产量低而不稳,进行低产改造势在必行。本文先介绍油荼的功能价值以及广西那坡县油茶种植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油茶低产改造技术,详细解读了低产林改造的相关措施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核桃是循化县的主导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以往由于发展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良种短缺,经营管理粗放,栽培方法落后,普遍采用混杂劣质品种点播,实生繁殖定植低标准,综合抚育管理跟不上,造成生长不良,病虫害比较严重,树势弱。循化县核桃生产中形成的低产小老树有30.6万株,占现有资源总株数的20.15%。为了综合控制新发展栽培中"小老树"的产生,全面改造原有低产小老树,提高核桃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在总结过去低产小老树改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项综合管理及配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