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粘叶蜂族的重新定义,作者将分布于太平洋地区的Neopoppia Rohwer属划归粘叶蜂族,同时描记两新属七新种;华粘叶蜂属Sinocaliroa gen.nov.,,骚氏华粘叶蜂Sinocaliroa zomborii sp;nov,半缘类粘叶蜂ndemyolia marginata sp.nov,郑氏类粘叶蜂Endemyolia zhengi sp.nov。黑股类粘叶蜂Endemyoli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小麦叶蜂是我县小麦田次要害虫,由于小麦田生态环境改变的影响,小麦叶蜂已上升为我县小麦田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我县小麦生产安全,为此,笔者对小麦叶蜂的发生特点及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一、小麦叶蜂发生特点(一)小麦叶蜂已从小麦田次要害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叶蜂又称落叶松红腹叶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叶蜂科,是黑龙江省林区常见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来危害落叶松林。文中简述了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同时对落叶松叶蜂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松叶蜂是一种对松树有严重危害害虫,2007年,余庆县发生松叶蜂疫情,县林业局检疫站按省林业厅及县委政府要求启动了余庆县森林病虫害应急预案,并对全县松叶蜂疫情进行调查、开展防治工作,有效阻止了松叶蜂疫情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5.
<正>落叶松叶蜂是危害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后,可将成片落叶松林针叶食光。尤其对幼树危害极大,可使新梢弯曲,枝条枯死,树冠变形,难以成林郁闭。基于此,简要介绍落叶松红腹叶蜂卵、幼虫和成虫,摸清该虫发生、发展规律及生活习性,最后从物理、化学防治2个方面进行说明。1发生及危害症状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 Hartig)膜翅目,叶蜂科。落叶松红腹叶蜂属食叶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和陕西等省。落叶松叶蜂是危害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后,可将成片落叶松林针叶食光。尤其对  相似文献   

6.
松叶蜂是一种对松树有严重危害害虫,2007年,余庆县发生松叶蜂疫情,县林业局检疫站按省林业厅及县委政府要求启动了余庆县森林病虫害应急预案,并对全县松叶蜂疫情进行调查、开展防治工作,有效阻止了松叶蜂疫情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7.
短须突瓣叶蜂的危险性分析和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须突瓣叶蜂是临夏州发现的一种中国新纪录食叶害虫。通过对短须突瓣叶蜂的风险评估,得出此害虫的风险值(R)为1.92,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应加强检疫,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防治其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寄生性天敌资源,筛选能有效控制落叶松红腹叶蜂的优势天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sp.)、毛瘤角姬蜂〔Pleolophus setiferae(Uchida)〕、恩姬蜂(Endasys sp.)、大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macroincubitor(Uchida)〕、短翅田猎姬蜂〔Agrothereutes abbreviatus(Fabricius)〕、选择盆地寄蝇(Bessa selecta fugax Rondani)、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Vuillemin)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共8种,其中,六盘山翠金小蜂为该害虫的优势种天敌。2)当落叶松红腹叶蜂害虫大面积暴发时,天敌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随着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天敌种群数量也减少。说明,天敌是该害虫发生的主要制约因子,而且其高峰期滞后于害虫。3)对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长春地区山楂害虫的调查及其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初步调查长春地区山楂害虫大约有45种。其中以桃小食心虫、山楂喀木虱、山楂粘叶蜂和山楂圆瘤蚜为优势种。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预测桃小食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是指导化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尺蠖是山茱萸食叶害虫。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处理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谈落叶松叶蜂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是严重危害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从2002年宁南山区发现落叶松叶蜂危害以来,通过10a的监测防治,逐渐摸索出该地区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泉州市杜鹃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泉州市杜鹃花害虫以叶部害虫为主,有杜鹃冠网蝽、温室白粉虱、杜鹃叶蜂、蜗牛、蓟马与蚜虫,其中杜鹃冠网蝽、温室白粉虱与杜鹃叶蜂发生普遍且严重,其次是蜗牛,蓟马与蚜虫则零星发生。该文描述了以上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并总结出一系列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林区地势地貌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其中叶蜂类害虫的类别多样。本文主要对长白山林区进行调查研究和采集制作叶蜂标本,并结合调查结果和其他相关文献,对长白山林区叶蜂区系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害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载思茅松害虫5目11科28属37种,其中半翅目2科2属2种,同翅目2科2属3种,鳞翅目3科5属6种,鞘翅目3科15属21种,膜翅目1科4属5种;以鞘翅目种类最丰富,鳞翅目次之,膜翅目第三;思茅松害虫以枝干害虫种类最丰富,针叶害虫次之,种实害虫第三;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角胫象是主要枝干害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南华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为主要针叶害虫,微红梢斑螟是主要球果害虫.  相似文献   

15.
<正>月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是危害月季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月季叶蜂在冀西山区庭院月季上为害日趋严重,为控制其危害,笔者对月季叶蜂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观察,初步摸清了月季叶蜂在冀西山区庭院月季上的发生危害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1发生规律月季叶蜂在冀西山区庭院月季上,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  相似文献   

16.
樟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幼虫取食樟树叶片及当年新抽的嫩梢,单食性,严重为害时将整片叶食光,影响樟树生长,使樟树分叉,枝条丛生,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南方各地樟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樟叶蜂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习性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樟叶蜂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害虫种群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内乡县、西峡县和南召县等地的山茱萸果树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山茱萸树害虫70种,隶属8目36科,并对近年来南阳山茱萸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樟叶蜂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78-178
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属鳞翅目,广腰亚目,叶蜂总科,叶蜂科。此虫为早春专食嫩叶、嫩梢的樟树害虫,对树木生长产生很大影响,是樟树食叶类重要害虫。樟叶蜂因发生地区不同,发生世代各异,同一地区食料不同而引起世代变异。在池州1年发生1—2代,以1代为主,而且以早春的第一代虫口密度大、危害重,常将嫩叶吃光。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结茧以预蛹越夏越冬。极少部分幼虫入土结茧化蛹,发生第2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为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侵染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表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幼虫体壁的气门、节间膜等部位;接种14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体壁;接种26 h后,孢子和菌丝穿透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壁,且菌丝迅速生长;接种72 h后,菌丝穿出虫体表面,并长出产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菌丝在穿透幼虫体壁过程中,会伴随酶的参与和组织溶解现象;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附着于幼虫体壁的两个节间褶间的部位;接种14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进入表皮细胞层分泌物中;接种26 h后,菌丝侵入表皮并扩展蔓延,且在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接种38 h后,皮细胞层细胞排列松弛变成空泡;接种48 h后,菌丝充满虫体,表皮层出现大量菌丝。结论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及菌丝能寄生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并可致其死亡。观察结果准确反映了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并证实了侵染过程中酶与代谢产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腮扁叶蜂是一种常见的也是主要的森林害虫类型之一,其发生时会对落叶松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森林防虫害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有效控制落叶松腮扁叶蜂的发生是重要防治措施之一。本文针对落叶松腮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及特点,对如何防治腮扁叶蜂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