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进行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140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之首,达9 151.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287.5 kg/hm~2,增幅33.33%;深两优862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为8 902.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038.5 kg/hm~2,增幅29.7%;甬优1540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位,为8 872.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008.5 kg/hm~2,增幅29.26%;拟下一年扩大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糜子品种,开展了不同糜子品种全膜覆土穴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14-278,为3 9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糜14号增产636.36 kg/hm~2,增幅19.20%,居第1位;其次是固15-5和14-292,产量均为3 868.18 kg/hm~2,较对照品种宁糜14号增产554.54 kg/hm~2,增幅16.74%,居第2位;再次是14-80,为3 654.5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糜14号增产340.91 kg/hm~2,增幅10.29%。  相似文献   

3.
晋北谷子春播早熟区品种的筛选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地主要种植的9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试验,记载谷子的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测定产量,筛选出适合晋北春播的早熟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个谷子品种,有3个品种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增幅为0.48%~14.95%,其中大同32号的产量为7 171.64 kg/hm~2,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14.95%,产量居第1位;大同34号产量为6 514.93 kg/hm~2,比对照增产4.43%,产量居第2位;晋谷39号产量为6 268.66 kg/hm~2,比对照增产0.48%,产量居第3位。综合筛选和评价得出,大同32号和大同34号是目前适宜在晋北谷子早熟区大面积推广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密植品种是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开展密植品种比较试验,对玉米密植品种优劣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好玉338产量最高,为13 944.9 kg/hm~2;清玉4号居第2位,为13 127.40 kg/hm~2;富友99居第3位,为12 834.45 kg/hm~2。各品种经济系数分析表明,富友99排名第1位,为0.55;乾润568和清玉4号并列第2位,为0.49;好玉338排名第4位,为0.48。密植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势和需要种子量较大、秋收时人工收获费工费时等劣势。综上所述,在吉林省双辽市可以推广玉米密植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适宜阿勒泰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2013年在阿勒泰地区挑选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品比试验,比较各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天数为113~134 d,除新饲玉12号生育天数为134 d、新贵1号生育天数为125 d外,其余3个品种生育天数相差不大;参试玉米品种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新饲玉12号、隆牧1号、新贵1号、新青1号、SC704;参试玉米品种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新饲玉12号、隆牧1号、新贵1号、新青1号、SC704;新饲玉12号、隆牧1号以及新贵1号产量均在100 500 kg/hm~2以上。[结论]隆牧1号品种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表现较好,适宜在阿勒泰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同一播期,进行随机区组设计,以中黄13为对照,对9个夏大豆新品系进行鉴定试验。[结果]郑1427产量为3 316.95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23.98%;皖豆905产量为3 125.25 kg/hm~2,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6.82%;圣豆24产量为2 941.95 kg/hm~2,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9.96%;周豆26号产量为2 908.5 kg/hm~2,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72%;圣豆22产量为2 875.2 kg/hm~2,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7.47%。这5个品种与对照熟期相近,生育期日数均低于101 d。[结论]郑1427、皖豆905、圣豆24、周豆26号、圣豆22适宜在淮北地区作夏播种。  相似文献   

7.
陇东旱塬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东旱塬区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肃省育成的3个稀植玉米新品种中,陇单6号、陇单4号的产量分别为14 493.33、13 773.33 kg/hm~2,较对照豫玉22分别增产8.48%、3.09%,产量居前2位。育成的4个中密植品种中,陇单026的产量为14 906.67 kg/hm~2,较对照先玉335增产4.68%,居第1位。选择出的3个品种适应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可在陇东旱塬区或类似生态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8.
进行2015年德安县国家棉花新品种展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介于127~136 d之间,霜前花率高,介于87%~94%之间。徐杂棉8号皮棉产量最高,为1 999.5 kg/hm~2,居第1位;华杂棉4号皮棉产量为1 888.5 kg/hm~2,居第2位;创杂棉072皮棉产量为1 860 kg/hm~2,居第3位。  相似文献   

9.
2018年龙山县以引进的嘉玉618、金农932等1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开展了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生育期差异在6 d左右,均能在8月26日左右成熟;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参试品种产量在7 976.5~9 727.0 kg/hm~2之间,平均产量8 880.0 kg/hm~2,有11个品种均较对照蠡玉6号增产,增产幅度为4.24%~21.97%。其中,北玉1521较对照蠡玉6号增产21.97%,居参试品种第1位;可丰1号较对照蠡玉6号增产19.81%,居参试品种第2位;恒禾2号、禾盛玉718、金农932、腾龙168和TL272较对照蠡玉6号均增产10%以上。可见,北玉1521、可丰1号是龙山县玉米品种首选;腾龙168穗位较高、易发生倒伏,建议终止试验;其余品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可进一步多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的品比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ZH6331折合产量最高,为2 75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32.5%;其次是SB733,折合产量为2 6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9.0%;GK1108折合产量2 54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2.4%,居第3位;XF6606折合产量2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0.2%,居第4位。4个杂交油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ZH6331、SB733建议在环县适宜区域推广种植,GK1108、XF6606可以在环县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引进12个青贮玉米新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籽粒产量、鲜草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农青贮208、雅玉青贮26、大京九26、豫玉22号等4个品种表现良好,长势健壮,没有发生倒伏,病虫害发生很轻;籽粒产量以北农青贮208最高,为10 736 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增产1 342 kg/hm~2,增幅14.3%;鲜草产量以雅玉青贮26最高,为97 489 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增产9 783 kg/hm~2,增幅11.2%。各品种的抗旱性、抗寒性、丰产性有待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7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平川灌区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平川灌区对引进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京九26折合生物量最高,为142 78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5.06%;折合生物量为140 59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2.53%,可作为优势品种推广应用。文玉3号、北农青贮356、郑贮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强,生物产量分别为112 785、111 690、111 47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分别增产30.38%、29.11%、28.86%,可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引进青贮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雅玉青贮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引种观察试验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青贮生育期97 d,能适期刈割青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4 735.5 kg/hm~2、18 415.3 kg/hm~2,显著的高于对照;饲用夏播最佳适宜种植密度为7.50万~8.25万株/hm~2;雅玉青贮8号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做饲用玉米夏播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采用同一播期,随机区组设计,选择10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生物产量、生育期及综合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禾博士126产量居第1位,折合产量为63 050 kg/hm~2;其次是黎乐66、褀华703、YF1235,产量均达到58 000 kg/hm~2以上;成熟期适宜,综合性状较好,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5.
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在民勤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民勤县对引进的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折合生物产量以大力士最高,为167 510.40 kg/hm~2;辽甜15-1次之,为166 206.45 kg/hm~2;牛魔王居第3位,为155 817.90 kg/hm~2;克沃5号居第4位,为153 633.45 kg/hm~2;猛犸1180居第5位,为130 978.80 kg/hm~2。5个品种(系)的生物平均折合产量均在120 000.00 kg/hm~2以上。其中大力士、牛魔王、猛犸综合性状突出,茎秆汁液糖锤度适中,无病虫害发生,可作为民勤县适栽品种推广。辽甜15-1和克沃5号平均折合生物产量、茎秆汁液糖锤度、籽粒平均折合产量均较高,但辽甜15-1蚜虫发生较重。克沃5号叶部病害中度发生,茎叶早衰程度重。这两个品种(系)应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省内外引进豫青贮23号、郑青贮一号、九阳135、北农青贮356、北农青贮208饲草型玉米新品种,通过多点生产试验,对新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及适应性等综合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豫青贮23号平均产量32 900 kg/hm~2,较对照九阳135增产24.5%,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该品种营养体生长旺盛,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饲草产量高,品质好,在定西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金沙县岩孔镇农业服务中心引进了1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照遵玉3号的产量为10 790.10 kg/hm2居第1位;黔玉1号产量10 224.30 kg/hm2居第2位;蠡玉26产量8 832.00 kg/hm2居第3位,云瑞1号产量8 674.35 kg/hm2居第4位;H0211,产量8 454.75 kg/hm2居第5位,田间表现无倒伏,抗病性较好,丰产性较高,适应性较强,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12年金沙县岩孔镇农业服务中心引进了1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照遵玉3号的产量为10 790.10 kg/hm2居第1位;黔玉1号产量10 224.30 kg/hm2居第2位;蠡玉26产量8 832.00 kg/hm2居第3位,云瑞1号产量8 674.35 kg/hm2居第4位;H0211,产量8 454.75 kg/hm2居第5位,田间表现无倒伏,抗病性较好,丰产性较高,适应性较强,建议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20.
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在安定区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定区海拔2150 m的旱区对引进的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9月中旬前成熟,其中武科早304折合产量最高,为8 737.4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186.9kg/hm~2,增产率为15.7%;武科早303折合产量8 6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060.6 kg/hm~2,增产率14.0%;金穗607、金穗606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3.7%、12.4%。建议这4个玉米品种在安定区海拔2 100~2 300 m区域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