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1997年进行了不同播期、密度、肥料运筹、多效唑拌种、化控等试验和多点百亩超高产攻关。实现了连续两年在3个品种、16个百亩方上亩产过5000kg,初步形成了江苏省淮南地区稻茬小麦亩产5005kg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于2007-2008年,选用小麦品种皖麦48,进行行距、密度、施氮总量、基追氮比例、追施时期等稻茬小麦5个关键农艺因素试验,研究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行距15 cm、基本苗375万/hm2、施氮总量300kg/hm2、基施氮比例60%和追氮叶龄余数为2时,小麦产量最高,达到8852.4kg/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稻茬麦最佳免耕播种方式,以烟农19为品种材料,设置5个播法,研究了不同播法对稻茬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套麦群体质量指标优于其他播法,并表现出明显的增穗增粒效应,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小麦品质表现比较复杂,稻套麦清蛋白和醇容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播法,说明适期早播能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而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其他播法,说明小麦晚播有利于小麦加工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简称VDAL)对稻茬小麦生长、抗旱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40为供试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VDAL拌种、分蘖期喷施、拔节期喷施、拌种+分蘖期喷施、拌种+拔节期喷施、拌种+分蘖期喷施+拔节期喷施和空白对照(CK)7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麦苗素质、群体茎蘖数、抗旱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分蘖期喷施VDAL能促进个体分蘖的发生,利于弱苗转壮;拔节期喷施VDAL有助于提高最终成穗率;经过VDAL处理的小麦可以延缓剑叶衰老,使其提供较长的光合功能期,有助于减弱干旱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产量提高3.50%~15.83%。综上,在沿淮下游稻麦轮作区,VDAL拌种与喷施均具有促进小麦生长、提高抗旱性和产量等作用,且在不同生育期多次喷施效果更好,可作为绿色高效栽培措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晶  杨通文 《农家科技》1998,(11):11-11
<正> 稻茬免耕栽培小麦,是中稻收获后在田中按一定的规格划线开厢,将沟泥挖起均匀铺放在厢面上,锄细整平后直接播种小麦,并获得较高产量的一项新技术。1997~1998年,我县成片示范推广10000多亩,平均亩产371.7公斤,比大面积常规栽培的小麦亩产212.3公斤增产28%,效果十分显著。稻茬免耕栽培小麦,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还具有省工、省力、省  相似文献   

6.
为淮北麦区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2021年进行稻茬小麦超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益气象因素、药剂拌种、浅播镇压、化控化调抗逆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技术条件下实现超高产,淮麦50与徐麦185的产量分别为755.3 kg/667m2、746.29 kg/667m2。从淮北地区稻茬小麦的超高产理念及产量结构、高标准整地、药剂拌种、提高播种质量及适墒机械精播、科学选用品种、科学施肥及高效追肥、高标准建设沟系、因苗化调、科学化除、绿色防控、适期收获方面对淮北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新沂地区小麦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就提高小麦产量的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了影响当地稻茬小麦产量的因素,并从技术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全国性农业商品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由过去以最求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上来。实践证明,不同的栽培技术和水肥管理措施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所以必须研究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高地力条件下稻茬春性红皮强筋小麦氮肥减量与高产高效的协同性,以扬麦29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进行氮肥减量10%、15%试验,2021—2022年进行氮肥减量10%、15%、20%、25%的试验,研究氮肥减量施用对稻茬小麦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和氮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量处理相比,2个试验年度减氮10%、15%处理的小麦均能实现增产;减氮10%、15%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均较高,且土壤氮盈亏为正,值最小。2020—2021年,氮肥减量10%、15%施用,对出粉率和沉降值有显著影响;其中硬度和沉降值表现为减氮10%达到最大,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表现为随氮肥用量减少而降低的趋势。2021—2022年以减氮10%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优。协同性分析表明,实现高产、优质、高氮效率的施氮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高地力土壤上种植稻茬春性红皮强筋小麦扬麦29,以施氮量213~236 kg/hm2,即较对照氮肥减施12%以下(减量1.67%~11.25%)的处理,既增产,品质又较优,土壤持续地力和氮效率也得到提升,是适宜的减量增效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
稻茬麦模式化栽培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稻茬小麦氮素、磷素、基本苗、播种期和浇水次数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亩施氮素17.35~22.5公斤、P_2O_57.1~14.3公斤、基本苗9.95~25.4万、播期为冬前0℃以上积温714.3~760.8℃、全生育期浇水1~3次,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开展了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试验,通过定株和定点调查,对免耕机械条播、机耕机旋播种、机耕人工浅播下的稻茬小麦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探明了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稻茬小麦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淮北地区稻茬晚播小麦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淮北地区稻茬晚播小麦面积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对本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品种在稻茬晚播条件下进行了品种产量对比试验与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8.
节水栽培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栽培对小麦产量构成和品质影响的试验表明,节水栽培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是灌浆成熟期最小,分蘖期最大;水分胁迫对穗粒数影响是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增大,影响穗粒数最为敏感的时期是拔节孕穗期;对千粒重的影响最为敏感的时期是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不利于产量的形成,而有利于冬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6%、12.9%和13.6%;同时水分胁迫使得湿面筋含量升高,粗淀粉的变化趋势相反。根据综合评判,小麦节水栽培以轻度水分胁迫(60%~65%)最优,重度水分胁迫(40%~45%)最差。  相似文献   

19.
稻茬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块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精细播种、开沟覆土、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稻茬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