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年第167号公告批准了"抚顺哈什蚂"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文概述了抚顺哈什蚂的品质特色与生产地域特征的关系及其生产、质量技术要求,供业界同仁参考。1产品的人文特征1.1抚顺哈什蚂的历史渊源辽宁省旧方志·抚顺卷——抚顺县志[民国廿(辛未)年编修]中记载:"哈什蚂为水陆两栖之物身短上锐下广后二足倍长于前背纯黑腹白者雄红者雌秋末入河及来春水解就水泡产生子——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辽五味”的品质特色与生产地域特征的关系及其生产、质量技术要求,供药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09号公告批准了“抚顺林下参”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文概述了“抚顺林下参”的品质特点与种植地域特征的关系及其生产加工、质量技术要求,供药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蛙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蛙的核型为2n:26=16m+8Sin+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蛙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蛙、黑斑蛙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蛙、黑斑蛙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蛙、黑宽蛙核型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黑斑蛙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蛙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蛙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蛙的核型为2n=26=16m+8Sm+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蛙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蛙、黑斑蛙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蛙、黑斑蛙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蛙、黑斑蛙核型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河套农业经济区玉米产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方法]通过采集研究区玉米根系土及玉米各部位样品,分析了根系土和玉米各部位地球化学特征。[结果]灌淤土中大部分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大多数元素在玉米的茎叶中相对富集;F、Mn、Co元素在根中相对富集;N元素在籽实中强烈富集,Zn、F在籽实中相对较富集。[结论]建议河套地区富F的土壤环境中要采用低F化肥。玉米种植区均需要增加氮肥。对化肥中的各有害元素需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易桂花  彭培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44-10745
[目的]为川芎的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彭州道地中药材川芎种植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川芎根茎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Hg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Cd、Cr、As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川芎根茎中Cd、Hg元素含量超出GAP药用植物标准;Cd出现低背景高富集,Hg出现高背景高富集。川芎根茎中的Hg、Pb、Cr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Hg、Pb、Cr元素含量相关关系显著,Cd、As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d、As元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川芎根茎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呈现出Cd>Hg>Pb>As>Cr的变化趋势。[结论]川芎的种植地应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Cd、Hg、Pb元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沙群岛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和特征。[方法]通过对西沙群岛各岛采集土样的分析检测,分析了西沙群岛土壤环境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西沙群岛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的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粉粒和粘粒含量很低。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永兴岛机场附近土壤中Cd超标严重,超标倍数达1.00。赵述岛Se超标倍数达5.20,对岛屿的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结论]该研究为南海诸岛的其他海岛土壤环境质量和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梁斯雅  黄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142-143,146
[目的]分析六堡茶的主要理化指标成分,并与其他茶类比较,探索六堡茶的品质特征和地方特色。[方法]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中的水分、总灰分、茶梗、水浸出物(干态)等理化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茯砖茶、普洱茶(熟茶)国标中的技术要求限量等进行比较。[结果]采集茶样中的总灰分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的最高限量值接近,比六堡茶国标中的最高限量值低31.4%,水浸出物含量平均水平比国标中绿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18.4%,比红茶(大叶)和其他类别的紧压茶(花砖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出33.0%、93.7%,结合水分与茶梗的特点,得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工艺形成了六堡茶独特的滋味和风味。[结论]应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的特色特点,促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海南岛东西部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在海南岛东、西部各取6个土壤剖面,共35个土壤样本,对砖红壤土壤剖面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砖红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东、西部表层土壤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特征;除镍元素外,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各层中的均值高于中国南方砖红壤平均值,有一部分重金属元素在淀积层积累;另外,人类活动对海南岛砖红壤剖面中的重金属元素可产生一定影响;海南东、西部表层土壤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铅和铜,铬和镍,铬和锌之间显著相关,这些重金属来自同源的概率更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海南岛砖红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南通城郊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海涛  王庆九  崔志强  孙哲  孙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62-14064
[目的]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以及环境标准的制定、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南通城郊土壤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反映南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共性。[结论]通过对南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共性分析,发育其上的土壤能反映全区域土壤中相同的元素共生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2.
汪薇  曾晓房  白卫东  王顺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370-7373,7408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土壤矿质元素差异,为青梅产地溯源筛选矿质元素指标。[方法]通过ICP-MS检测从化、陆河和紫金3个地域青梅果园土壤的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钾、钠、钙、镁、铁、铜、锌、硒、铅、铬),并且采用SPSS软件对各产地的土壤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钠、钙、铁、锌和硒可以作为陆河地区的指标元素,而镁元素、铜元素可对紫金和陆河地区土壤进行判别;利用钾元素的显著性差异,可将从化2个不同果园区分出来;而重金属铅元素则可作为从化2的指标元素。[结论]土壤矿质元素的差异可以有效区别从化、陆河和紫金3个不同地域青梅土壤。  相似文献   

13.
王敏  高宗军  庞旭贵  代杰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0-20054
[目的]了解章丘大葱产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方法]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章丘大葱产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数据,系统研究境内表层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组合特征及剖面特征。[结果]分析土壤中2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大部分元素受深层土壤控制明显,具较强的承继性。但是,S、Se、Hg、N、P等元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结论]研究区土壤中大多数元素基本保持成土母质母岩的原始状况,物质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母质,但一定程度上受表层各种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高县5种森林类型不同土层化学性质。[方法]以临高县5种森林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5种森林类型不同土层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5种森林类型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土层呈现差异,同一森林类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同一森林类型不同营养元素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其变化规律不同。[结论]该研究为临高县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层次的土壤酶活性测定和分析来评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质量。[结果]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在0~20 cm土层活性较大。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大小总体上是草地>针叶林>灌木林>阔叶林>农田,尤其以蔗糖酶和磷酸酶最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脲酶与蔗糖酶呈极显著相关,与磷酸酶呈显著相关;磷酸酶与蔗糖酶呈极显著相关,与脲酶呈显著相关;蔗糖酶与脲酶和磷酸酶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与其他酶关系均不显著。[结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化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恢复措施,以期达到最大的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李鹍  周毅  李鹂  龙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24-15626
[目的]分析舞花姜(Globba racemosa Smith)植株和生长的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方法]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不同居群的舞花姜及其土壤的12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描述了不同元素在植物、土壤中的分布及吸收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中元素Ca、P、Al、Zn的含量与植株中多个元素含量明显相关,说明它们在维持舞花姜吸收矿质元素这一化学特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舞花姜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位研究喀斯特洼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坡面径流和侵蚀量变化。[方法]在喀斯特洼地底部建立雨量观测点,分别在不同森林类型建立径流场,定时定位观测主要指标变化。地表径流量于降雨期间的每日8:00、20:00观测;雨量点观测参见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泥沙量测定:在测量蓄水池水位后,将池水搅拌均匀,用量筒取1 000 ml,过滤、烘干、称重,并换算成1次降雨产生的径流悬移质量。土壤取样与相关指标测定参照森林土壤分析方法进行。[结果]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呈单峰型,为2 ~11月,其中6 ~7月间有低谷;径流系数呈双峰型,分别为2 ~5月、7 ~9月;径流变动系数呈三峰型,分别为3 ~4月、7 ~8月、9 ~11月;泥沙浓度呈单峰型,为3 ~5月;侵蚀模数呈双峰型,为3 ~5月、6 ~8月。随着林木生长和植被层结构的发育,径流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不同森林类型径流量同相应的泥沙浓度呈正相关,径流量同相应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泥沙浓度同相应降雨量和蒸发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趋势性明显。通过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拟合分析发现石漠化加剧了地表径流的不均匀性,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幼林地表土的渗透性小于森林地,不同森林类型表土的渗透性大于底土层。[结论]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的生物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地区进行土壤盐分特征分析,开展该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为干旱地区盐渍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克拉玛依碳汇林中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垂直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盐分、可溶性离子进行测定,运用统计特征值、趋势面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该区域土壤盐分分布特征。[结果]碳汇林研究区土壤中盐类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型及氯化物型,其中阳离子主要是Na+、K+和Ca2+,阴离子主要有CO32-,Cl-和SO42-;CO32-变异系数高达292.91,Cl-的变异系数为265.56。土壤可溶性总盐在0~100 cm土层中变化趋势不显著,土层中的含量较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加快对土壤盐渍化的动态监测,寻找盐渍化有效地控制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贵州省天保区6种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及持水性能。[方法]设置针叶林(人工)、针阔混交林(人工)、常绿阔叶林(天然)、落叶阔叶林(天然)、杂灌林(天然)、竹林(人工)6种不同森林类型的样地,于2006、2009年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pH略有降低;土壤肥力增加主要表现在A层土壤且明显高于B层;土壤化学性状:增加的指标是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减少的指标是有效磷、全钾;工程区中各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呈增加趋势,天然林类型的常绿阔叶林、杂灌林及落叶阔叶林比人工林类型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类的土壤肥力明显增高;各森林类型土壤容重降低而孔隙度增高;各森林类型的土壤蓄水能力增高。[结论]该研究为贵州省天保工程的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微量元素的生态效应,为农业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发展提供地质依据。[方法]运用生态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依据章丘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分析了章丘大葱的物质成分,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大葱主要成分同植物体及对应土壤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大葱的品质与植物体及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其相关性整体而言不明显。[结论]微量元素对于大葱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