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以贵州省主要茶叶产地(贵定县,都匀市和湄潭县)为研究对象,探究贵州省不同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贵州茶园产地为酸性土壤,根据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贵定县、都匀市和湄潭县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平均含量均为一级,贵定县、都匀市和湄潭县土壤速效K平均含量为二级,全K含量偏低,为五级或六级。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彼此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且大部分为正相关。总体上,贵州不同茶园产地(贵定县、都匀市和湄潭县)土壤肥力较好,全K含量偏低。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2.
3.
为茶园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茶树土壤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茶树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咖啡碱含量,降低了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有效改善了茶叶品质。间作茶树土壤的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单作茶树,改善了土壤生态质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茶叶的营养品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放线菌的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说明茶园间作豆科植物对于茶园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4.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土壤养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在浙江省棉区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试验点(县)。研究了棉纤维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纤维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两组变量间的典型相关系数(λ=0.9683)达显著水平,因此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劣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高低有关。(2)在土壤诸养分中,以土壤有机质、氮、硼和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大,特别当这些养分的含量较高时,纤维的麦克隆值和2.5%跨距长度有显著地提高。(3)黄岩、金华、衢县和平湖试点的土壤由于采用稻棉轮制而土壤肥力较高,纤维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区域茶园科学合理施肥,以当地茶园推荐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CK),设置了6个梯度有机肥施用量作为处理,即:3 000(FQ1),4 500(FQ2),6 000(FQ3),7 500(FQ4),9 000(FQ5),12 000 kg/hm~2(FQ6),分析了有机肥施用量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茶叶产量及产量性状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与CK相比,养分投入量相当(或更少)条件下施用有机肥造成了茶园产量及产量性状不同程度地下降(降幅为4.32%~32.28%),进一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才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及产量性状。与CK相比,有机肥施用量≥4 500 kg/hm~2时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其中FQ6处理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施用有机肥对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仅2019年FQ5和FQ6处理显著提高了茶叶氨基酸含量及2020年FQ1处理显著降低了茶叶茶多酚含量(P0.05);有机肥施用量对茶叶咖啡碱及酚氨比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但一定程度提高了茶叶咖啡碱含量并降低了茶叶的酚氨比。与CK相比,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均可缓解茶园土壤酸化状况并显著提高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P0.05);除FQ1处理,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P0.05);FQ1显著降低了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而FQ5(2019年)和FQ6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氮素盈余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分别表现出极显著增加和下降趋势(P0.01),其中:CK与养分投入量相当条件下施用有机肥(FQ3处理)的氮素盈余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P0.05);氮素盈余量、氮肥偏生产力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分别呈线性(y=0.786x-115.04,P0.01)和幂函数关系(y=635.28x~(-0.605),P0.01),即随着肥料氮投入的增加,氮素盈余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呈增加和下降趋势。基于2019,2020年的茶叶产量反应,应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每年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8 739.55~9 169.95 kg/hm~2,但造成氮素盈余量过大和氮肥偏生产力较低,并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综上,茶园施用有机肥虽然降低了产量,但提高了茶叶品质,改善了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同时,从氮素利用角度考虑,茶园施用有机肥时不应过分追求茶叶产量,可适当降低有机肥施用量以控制氮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7.
总孔隙度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氮水平下茶树/大豆间作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4个氮水平(N0:0 g/kg,N1:0.25 g/kg,N2:0.50 g/kg,N3:1.00 g/kg)和茶树/大豆间作、茶树单作2种种植模式,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茶树/大豆间作显著提高茶叶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9.
为了稳定和提高苹果产量,通过对2013 年渭南白水县500 个点农业土壤区进行分析,并对土壤pH、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铁和有效锰、锌、铜进行有效的对比研究。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结果发现:白水县苹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偏碱,并且土壤中的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丰富,速效钾较丰富;有效锌、有效磷含量适中;有效铜含量高,有效铁、碱解氮、有效锰含量低。  相似文献   

10.
为对赤峰烟区植烟土壤实行养分管理,2008-2011年采集和测定了赤峰烟区6个种烟旗(县、区)有代表性的600个植烟土壤样品,并依据有机质含量以10~20 g/kg为宜,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以45~135,10~35,120~200 mg/kg为宜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10±4.49)g/kg,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50±22)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1.1±10.7)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3±63 mg/kg,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偏下,需加强施肥管理。南部产烟区域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高于北部。南、北部产烟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明显(P=0.667),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产烟县分为土壤养分适宜区(包括松山区、宁城县和喀喇沁旗)和土壤养分匮乏区(包括翁牛特旗和敖汉旗)两类。松山区和敖汉旗的土壤氮磷钾比例较为合理,产量较高,产值较好。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对产量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对中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明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特征与种仁品质性状关系,以浙江省不同油茶栽培区7个试验点的‘长林’系列良种林分为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养分特征以及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和角鲨烯、维生素E、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油茶栽培区林地土壤养分特征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在32.66%~142.26%之间,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间、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有机肥和磷钾肥平衡应用是提升油茶林地土壤营养供给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土壤氮磷比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氮磷比是影响品质性状形成的重要因子,比值在7.60~26.92之间,有利于促进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研究可为油茶林地土壤高效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茶树栽培研究大都偏重于产量的提高 ,对于茶叶品质 ,则过分依赖于从制茶工艺上下功夫。茶鲜叶化学成分(自然品质 )是茶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茶叶品质的高低 ,除与品种特征、制茶工艺密不可分外 ,采摘、修剪、施肥、土壤物理条件等栽培技术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喝上优质茶。因此 ,茶树栽培学科的发展方向已由原来的重产量转而注重于质量的提高 ,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已成为中心议题。近年 ,土壤化学营养研究报道较多 ,而有机肥和土壤物理性状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则极为鲜见 ;在采摘方面 ,报道较多的是不同…  相似文献   

14.
滁州茶叶品质因不同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从对皇甫山、老加山、花山、下蜀系黄土区的茶叶理化审评分析,发现品质好的茶区森林覆盖率高、阔叶林多,空气湿度大、雾日多、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偏酸、肥力高、通透性好的茶区,茶叶产量高、品质好。据此,提出了改善品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沈阳东陵古松根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古松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了沈阳东陵不同深度古松土壤磷酸酶活性及与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距树干4m处可能是古松根系吸收养分较强的地方,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磷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磷酸酶可以表征古松根区土壤中磷素的含量状况;古松根区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陇中旱农区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微肥配施量,开展铁、锌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营养影响的研究。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锌、铁肥为参试因子,其中锌、铁肥各设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锌肥(0、20、40 kg/hm2)、铁肥(0、10、20 kg/hm2),共计9个处理。结果表明,铁、锌肥单施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有效锌和铁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Fe2Zn0、Fe0Zn2产量较Fe0Zn0提高15.0%、19.5%,Fe2Zn2较Fe0Zn0产量提高21.5%;Fe2Zn0较Fe0Zn0铁含量提高12.4%,Fe0Zn2较Fe0Zn0锌和铁含量提高10.8%和9.8%;Fe2Zn2的产量、淀粉、铁和锌含量分别较Fe0Zn0显著提高21.5%、3.4%、17.3%和13.6%。在0~10和10~30 cm土层,Fe2Zn0有效铁含量较Fe0Zn0分别显著提高15.0%和4.0%,Fe2Zn2有效锌含量较Fe0Zn0显著提高104.2%和42.9%。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铁、锌微肥单施用量分别为20...  相似文献   

17.
茶汤电导率与茶叶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水稻栽培过程中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将膨化技术与秸秆还田相结合,以水稻品种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探讨秸秆膨化和未膨化2种还田形态在25%、50%、75%和100%还田量下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相比,分蘖期秸秆还田虽抑制了水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根系性状,但膨化还田抑制小于未膨化还田,膨化还田水稻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灌浆期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呈膨化还田>未膨化还田>CK的趋势;2种还田处理对水稻产量均有促进作用,穗数和结实率的增加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同时,膨化还田增加了稻米的精米率、钙和铁含量,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2种还田方式均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膨化还田和未膨化还田分别以100%和75%还田量提升效果最佳。总体来说,膨化还田对水稻前期生长抑制较小,有利于提高水稻后期产量、改善食味品质以及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铜、锰、铁、锌微量元素含量与稻米子粒铜、锰、铁、锌微量元素的关系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铜含量顺序为白浆土>黑土>草甸土>盐碱土,锰和铁的含量顺序与铜一致,锌的含量则是黑土>白浆土>草甸土>盐碱土。土壤中的铜、锰、铁、锌含量与水稻子粒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子粒中铜、锰、铁、锌含量高,稻米整精米率、长宽比和食味评分降低,蛋白质含量和垩白粒率升高;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一致,子粒中铜、锰、铁含量高,稻米出糙率高,锌含量与稻米出糙率则相反,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的出糙率影响不大,铜和锌含量低,锰和铁含量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子粒中各微量元素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间接反映出各类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中产棉田棉花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土壤养分变化与棉花产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最佳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