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滇金丝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柯瑞戈CraigKirkpatrick我的同事和我这两年来一直在云南省德钦县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滇金丝猴研究。从1993年5月开始,我们对这里的一个猴群进行为期14个月的连续跟踪观察,对冥生态和行为等学术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怒江金丝猴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栖息地现状和社会组织食性及时间分配等研究现状,为加深对怒江金丝猴的了解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此提出了对怒江金丝猴的保护措施和建议,旨在为其今后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梵净山东北部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二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深认识二者的种间关系及其生存适应特点。【方法】2017—2020年,在梵净山东北部的不同海拔与植被类型中布设了66台红外相机,监测研究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结果】藏酋猴在研究区域内普遍分布,黔金丝猴则主要分布于远离旅游索道的高海拔区域,且完全重叠于藏酋猴分布范围内。在栖息地选择方面,藏酋猴呈现普遍选择,黔金丝猴呈现专一选择。在植被类型选择上,藏酋猴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27),黔金丝猴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 600~1 900 m海拔范围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在植被类型选择上,藏酋猴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27),黔金丝猴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在共现位点中,发现黔金丝猴与藏酋猴15天内相遇的位点有45个,占总监测位点数的68.18%,占黔金丝猴分布总位点数的91.84%,栖息地空间重叠度极高。它们在同一位点的的相遇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48),平均5~6天一次,且不存在季节性变化(P=0.35)。黔金丝猴...  相似文献   

4.
灾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使川金丝猴分布区栖息地的环境严重受损,针对该物种栖息地的恢复重建,经研究提出了灾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的指标体系.根据川金丝猴栖息地生境的特点,从食物、隐蔽条件、水源和人为干扰四个方面(要素)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川金丝猴栖息地生境适宜性的重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构建了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川金丝猴栖息地地震后不同受损及破坏的程度,提出了其保护、恢复和修复3种途径,为地震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恢复重建而使其种群得以保存、繁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拥有全球最华丽的金丝猴家族: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怒江金丝猴。怒江金丝猴以新物种引人关注,黔金丝猴以"世界独生子"令人疼惜,而滇金丝猴像人一样有笑肌、有红嘴唇,以"长得最像人"惹人喜爱。相对而言,川金丝猴是更加名副其实的"金丝猴"——它们毛色金黄鲜艳,在阳光下闪若金丝。它们智力高超,是一个异常灵慧的灵长类族群。  相似文献   

6.
如果在深山密林中可以选择邂逅的动物,我想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川金丝猴。不是因为对川金丝猴有多深的了解,更多的是缘于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神农架川金丝猴大龙潭野外人工补食种群为对象,在对30只川金丝猴身体数据多年来的观察和测量基础上,从基础识别(雌雄识别、年龄识别、母子识别和友好关系识别)以及个体识别两个方面提供一种川金丝猴的个体识别方法,对群体的个体进行了命名及区分识别,为其他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或参考,有效解决川金丝猴研究初期个体识别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破碎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丧失及破碎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对物种栖息地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及对其破碎化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对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和破碎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括滇金丝猴适宜生境在内的森林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2/3,是该地区的主导景观类型;研究区景观格局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景观破碎化.滇金丝猴适宜生境面积为308 212.44 h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8.86%.目前滇金丝猴适宜生境的破碎化程度较低,但仍需控制适宜生境已出现的景观破碎化,并通过生境恢复及廊道重建等措施加强对滇金丝猴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驰名全球,滇金丝猴将风靡世界。云南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群一定会令你兴味盎然。淇金丝猴属灵长目沈猴科,是举世闻名的珍贵稀有动物。由于它是川金丝猴、释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和滇金丝猴等四种金丝猴中进化地位最高的一种,因此,澳金丝猴在生物学、医学、考古学、遗传学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此外,由于滇金丝猴奇特的形态特征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故,淇金丝猴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士所瞩  相似文献   

10.
金丝猴野趣     
金丝猴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出没在深山老林里的精灵,平时很难觅其踪迹,观其芳容,就是土生土长的黄柏塬人,平生也未必能见得上几次。前几天,我回黄柏塬老家一趟,让我意外和惊喜的是有一只金丝猴居然给我"看"起家来。当我们走在老家的小路上时,远远地看见有个浑身毛茸茸的东西一下就闪到屋后去了,我们赶紧追过去,原来是只金丝猴。看见  相似文献   

11.
适宜的生境是珍稀濒危生物生存的决定性条件,对珍稀濒危生物生境的系统研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金丝猴是中国特有并且珍稀的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又是三种金丝猴中分布最为狭窄、对生境要求最为苛刻的一种。本文从黔金丝猴的最佳适宜生境、适宜生境和较适宜生境三个生境选择方面对生境内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极端环境因子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黔金丝猴的季节活动规律、活动区域和食物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针阔混交林是黔金丝猴的最佳生存的植被群落,其最适宜的年均温度为8~15C,极端最低温度为-2.5C,极端最高温度为25C,最适宜生存的海拔高度为1500~1700m。在同一区域,植物多样性越多,越适宜黔金丝猴的生存。温度和食物是决定黔金丝猴种群活动范围大小的主要生境因子,海拔高度、植被群落特征、温度是黔金丝猴对生境选择的主要限制因子。图3表3参16。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生境质量、物种种群之间的交流都对物种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以滇金丝猴栖息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指数、景观变量和层次分析法,识别了应该在哪个栖息地进行植被修复来提高生境质量,进而提高滇金丝猴数量;分析了应该哪部分栖息地间最先实现物种交流能更加便捷和安全;探讨了是否可以增加一处人工保护区来提高滇金丝猴数量。结果表明:应在G4、G5、G15栖息地进行植被修复。在G8、G9、G10栖息地间率先实现种群交流;在G3、G4栖息地中或许可以增加一处滇金丝猴人工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滇金丝猴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多种冷杉属树种为优势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板块碰撞带等地质遗迹为其主要保护对象。自1983年成立保护区以来,在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2005年,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资助下,开展了滇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文章介绍滇金丝猴的调查情况及结论并对保护滇金丝猴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积极拯救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一级保护动物棗滇金丝猴,对滇金丝猴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后再野外放归,以复壮种群.分析了云南省滇金丝猴繁殖中心建设的基本概况、建设背景与必要性,提出繁殖中心建设的技术路线,内容包括选址、中心建设、驯化、放归与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 Thomas)又称灰金丝猴,与秦岭山区的川金丝猴(R.roxellanae Milne——Bdwards)和云南的滇金丝猴(R.bieti Milne——Edwards)均为我国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它们同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而在这三种金丝猴中,黔金丝猴是分布范围最小,数量最少,灭绝的可能性最大的一种。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严酷,人烟稀少,故对其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晚。1981年,谢家骅等曾对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习性进行过调查,并作了较祥细的报道。为了更进一步摸清黔金丝猴的生活习性,我们于1982年9—11月,1984年11—12月先后两次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对黔金丝猴  相似文献   

16.
我所看到的滇金丝猴残疾个体现象钟泰白马雪山东北坡叶日核心保护区栖息着目前人类所知的数量最多的滇金丝猴群。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这个拥有170多只滇金丝猴群体的连续跟踪观察,辨认出76只身带残疾的个体。它们是在那些偷猎者布满的钢丝套中逃出的幸运者,也是偷...  相似文献   

17.
以2004年6月份的SPOT 5 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运用ERDAS软件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遥感解译,分辨出7种植被类型。然后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合成,获得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其他相关信息。对黔金丝猴在各种植被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指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低山常绿阔叶林是黔金丝猴主要选择的植被类型。这一结果可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黔金丝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全球仅有15个滇金丝猴离散种群,数量不足3000只,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狭长的云岭山脉。其中,云南省境内的12个滇金丝猴种群受到高度关注,而西藏芒康的3个种群人们了解不多。滇金丝猴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之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目前,滇金丝猴野外种群主要分布地涵盖滇西北和藏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积极拯救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对滇金丝猴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后野外放归,以复壮种群。分析云南省滇金丝猴繁殖中心建设的基本概况,提出项目建设的技术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选址、中心建设、驯化动物放归与技术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和维西县境内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可爱的"精灵"——滇金丝猴。它们群体而居,生活在滇藏交界处雪山峻岭之巅的高寒森林中;它们有着一张酷似人类白里透红的面孔,还有一对美丽的红唇。滇金丝猴的家庭生活:"一夫多妻"制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一样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