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晏保繁 《种子科技》2022,(22):47-49
无公害茶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种植与采摘等整个操作过程无污染性,其中无公害茶叶栽培主要涉及茶叶种植土壤管理、茶园水肥管理以及茶叶包装加工等多个复杂环节。从实际情况来看,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6个方面内容,一是确定生产基地,二是选择高产、优质无公害茶叶品种,三是无公害茶叶茶园开垦与茶树种植,四是无公害茶叶茶园施肥,五是防治无公害茶叶病虫草害,六是修剪采养无公害茶树。文章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重点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进一步总结和阐述了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的要点,希望为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的运用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农产品种类很多,涉及粮油、蔬菜、果树、茶叶等,品质指标千差万别,生产上应根据栽培目的、食用要求和市场需求,以调控某些主要品质符合无公害食品卫生指标而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3.
李玲 《茶业通报》2004,26(1):8-9
茶业是休宁县优势主导产业,现有茶园面积13333.3hm2年产茶叶5000余t,总产值6500万元,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大县。面对我国加入WTO新形势,休宁县原有的茶叶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使茶叶生产与国际接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2001年休宁县被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项目。2a来,按照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项目要求和省农委《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为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无公害茶叶的生产与发展,休宁县茶业局在休宁县委、县政府的高…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台州的主要经济作物 ,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开发有机茶和发展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 ,市场所向 ,是茶叶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1 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指导思想从台州茶叶生产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质量为重点 ,以效益为中心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积极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 ,促进台州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 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发展规划设想2 .1 有机茶产区 以现有茶园转换为主 ,新辟茶园为辅 ,并以仙居、临海、天台三县 (市 )的国有林场茶场和黄岩大寺基林场茶场为中心 ,向…  相似文献   

5.
晏保繁 《种子科技》2022,(23):100-102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无公害茶叶基地面积已超30 000 hm2,但由于茶树病虫害发生复杂,种类多,危害大,严重影响着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春茶和早夏茶生产。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应严格遵循“防”与“治”相结合的原则,除了采用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进行治理,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及为害程度进行综合处理。基于此,文章重点研究并提出了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希望通过“防”与“治”结合,减少茶园病虫害,减少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茶叶,为植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析了茶叶中亚硝酸盐残留的状况、规律及其成因。从科学使用氮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培育低积累亚硝酸盐潜力的茶树种质资源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茶叶中亚硝酸盐残留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郑锦 《种子科技》2023,(5):112-114
为了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除了需要应用绿色无公害茶叶栽培和管理技术之外,还要防控病虫害,尤其是要重视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满足消费者对生态茶叶的需求,提高茶叶品质。文章以无公害茶叶价值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重点阐述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茶叶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园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美英 《茶业通报》2000,22(4):23-25
茶园无公害栽培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茶叶的贸易和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树保护诸方面 ,必需采用一系列合理利用和维护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 ,适宜茶树生育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产茶大县、广西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现有茶园面积214.5万公顷,2011年干茶产量7615吨、产值5.8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茶青(即茶叶鲜叶)是茶园的主要产品,要保证茶青的质量和产量,施肥是关键(唐章亮,2007)。成龄期是茶树生长较稳定的时期,对氮素吸收量较多,长期以来,由于有些茶农偏施化学氮肥,致使茶园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下  相似文献   

10.
田智仁  徐雪云 《茶业通报》2007,29(3):103-103
鹤峰县是国家农业部首批授予的"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近年来,鹤峰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高起点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徐奕鼎 《茶业通报》2003,25(4):175-176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优先采用非化学防治措施,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规程中的农药安全使用方法,有限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进行化学防治,严格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是无公害茶叫生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及配套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勇 《茶业通报》2003,25(1):16-18
本文简析了无公害茶叶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无公害茶叶发展现状,并从生态环境、园地开垦、选种定植、土壤管理、茶树营养、病虫害防治及茶叶加工、包装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技术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与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茶叶质量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维持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野外取样分析,分析田坝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生产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壤PH4.0~6.5,土壤有害重金属铅、镉、铜、汞和砷的含量都在无公害茶园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范围内;茶叶重金属、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标准;坚持茶叶质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是维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今年将对5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据了解,从2003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专项以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每年组织开展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的农药残留监测,对于保证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2006年将继续组织10个省级农药检定所,对全国50个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进行农药残留动态监测,实现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茶园施肥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施肥可以促进茶树的正常生理生化代谢,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而施肥不当可能降低茶叶产量,造成园地土壤肥力下降、酸化或养分流失。为了解本省茶叶生产中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2013年在皖南、大别山及沿江丘陵等16个县开展了茶园施肥及生产调查,结合茶叶产地的土壤分析,提出改善茶园施肥技术的对策,促进科学施肥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和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的必要性。指出只有保护优良的茶园生态环境 ,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 ) ,才能减少对茶叶的污染 ,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茶叶。并对怎样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吴洵 《茶业通报》1991,13(4):8-12
施肥是茶叶生产重要栽培技术之一,增产效果好,与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益关系密切,因此,许多生产单位和广大茶农都十分重视茶园施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急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园施肥的经济效益,促进茶叶生产的纵深发展,就当前广大茶区茶园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提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无公害茶叶面貌落后的矛盾分析,找出贵州无公害茶叶发晨的切入点。提出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才是本省茶叶行业逐步走出困境而又可以走持续发展道路的论点。无公害茶叶的生产、种植、加工等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调整好企业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才能使贵州无公害茶叶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1"独山秀峰牌"无公害番茄的概念根据NY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要求和独山县的具体情况,"独山秀峰牌"无公害番茄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西红柿,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都符合国家或农业行业无公害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经认证合  相似文献   

20.
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无公害生产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重点做好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使品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技术相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