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滴灌已成为农一师二团棉田的主要给水方式,约占棉田面积的98%.由于棉田生态发生了较大改变,棉田棉铃虫、棉叶螨、棉蚜发生出现新趋势,因此综合防治措施也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为害猖獗,直接制约棉花生产的发展。在棉田防治棉铃虫效果不太理想,因棉田第一代棉铃虫的虫源潜伏在麦田,所以在麦田有效防治棉铃虫.可免棉田隐患,做到麦棉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周玲 《农业与技术》2001,21(6):40-43
棉田杂草主要采用化学方法除法。本文讨论了棉田杂草的危害、种类,棉田化除的主要方法,并就棉田化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2008年,双斑莹叶甲在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棉田首次发现。当年即成爆发态势。几乎所有的棉田、玉米田都有发生,部分棉田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随着棉花面积的逐年加大,品种的频繁更换,棉花重茬年限的增加,种植作物的单一,使棉田生态环境变的越来越脆弱,棉田害虫的抗性也在逐年增加,棉田病虫危害也在逐年呈加重趋势,本文从气候条件影响、作物布局和种植方式的影响、化学防治水平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防治棉田害虫的策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旺"植物生长促进剂在棉花上的喷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磁性药物植物生长促进剂“生物旺”,是厦门纳米磁科技公司研制的高科技产品,是应用于种植业的高效、安全、绿色植物生长促进剂,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品质量、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为了验证该肥在棉花上喷施后的增产效果,我们在阿克苏市依杆旗乡的棉田进行了试验示范,以确定其在本地区农作物上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烟粉虱是棉田次生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江苏省棉田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去年该省棉田烟粉虱发生加重,已超过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今年棉田烟粉虱会不会加重发生?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江苏省植保站杨荣明研究员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农一师二团连续四年棉铃虫蛀铃率小于0.2%,棉田因蚜虫危害造成的“油叶”面积在2%以下,棉叶螨危害极轻,棉田全期不见红。真正发挥生态调控机制,综合治理棉田害虫,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六大精准农业”和高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生产水平上了新台阶,近年来阿拉尔农场棉花产量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180公斤以上的皮棉单产的棉田逐年增加,皮棉200公斤以上的棉田面积也在逐步扩大。近两年经兵师两级专家组鉴定验收的高产棉田,现实收产量完成了500公斤/亩以上。现就高产棉田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探索。  相似文献   

10.
0引言 常压滴灌以成本低、技术简单、容易操作、增产效果显著而受到棉农的欢迎。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棉农在常压滴灌棉田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施肥仍然沿用淹灌棉田的习惯,肥料投入过大的现象较为普遍。2007年,在精河县阿合其农场选择了一块具有代表性的棉田进行施肥示范试验.通过示范作用推广棉田科学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刘晓  耿军  邢茂德  刘萍  刘超 《农学学报》2022,12(10):21-24
受转基因棉大面积种植的影响,棉田害虫结构发生了变化,随之引起的棉田防治策略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调整作物布局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是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棉田种植诱集或驱避植物可有效减轻害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研究发现,目前可应用于棉田的诱集或趋避植物有30余种,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分为传统诱集植物、保育天敌诱集植物和害虫忌避植物。本研究综述了通过种植诱集或忌避植物来控制棉田害虫和增加天敌数量的方法,为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2000年棉花生产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度调整棉田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进品质,全面实施“棉田增效工程”,提高棉田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全年计划植棉面积23.3万hm2左右,总产5亿kg左右。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棉田布局,努力实现调整增效。稳定高产棉田,调减低产棉田,合理调整棉田布局,通过调整力争棉田增收1500元/hm2左右。二是推广普及高新栽培技术,主攻单产,实现高产优质增效。扩大推广示范杂交棉、抗虫棉以及部分棉花新品种,采取良种与良法配套,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采用科学田管和“五分”收花,严控“三丝”混入,在提高棉花单产的基础上,提高棉花品质。三是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生产技术,实现多产多收增效。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棉田间作套种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棉田的调整布局,搞好间作套种模式的优化,搞好区域规划,使全省棉花间套生产进入规范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的轨道,实现高产、多收和高效的目的。四是推广简化栽培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成本的新肥料、新农药等,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沃土工程,采用简化栽培,减少劳力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五是开展棉副产品的多层次深度开发,充分利用棉秆、棉壳及棉饼,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开展深度加工,发展副产品加工业等,实现棉花的转化增值。  相似文献   

13.
棉田高效种植模式的分类及作物搭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田高效种植模式何归类为预留棉行行利用型,棉行利用型和棉田行间全利用型。棉田高效模式作物的搭配必须满足“矮,秆,短季,适量,高效,无害”这5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沿海棉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棉田发生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尤其是2002年,棉田早衰面积达60%以上,其中30%左右棉田早衰十分严重,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疆地区大面积的采用地膜覆盖方式种植棉花,地膜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导致棉田残膜残秆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过去在收集棉田残膜残秆过程当中都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捡拾,或者利用犁铲、铁叉等方式进行收集,不仅耗时而且耗力,严重影响农民积极性。现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机补贴资金不断加大,在一些新型机具方面购买方面渐增多,棉田残膜残秆回收率也得到大幅提高,有效改善了新疆地区棉田生态环境,更控制了白色污染,对于棉花正常生长,提高其产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下文结合实践,首先对棉田残膜残秆危害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 棉花残膜残秆回收技术,希望能为广大棉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早衰是指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温度条件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前提下,由于所需生长发育的养分供应不足、病虫危害或生理原因导致棉花提前衰老、死亡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棉花发生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部分棉田相当严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有超过30%左右的棉田秋桃没有保住,是近两年来高产棉田和超高产棉田产量减少的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害虫。历年在我市均以危害蔬菜为主,棉田偶有零星发生,但2003年洪灾后在我市棉田发生量之大,危害之重,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8.
防治抗虫棉田害虫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抗虫棉抗棉铃虫效果好,既可减少防治成本,又可提高植棉效益,因而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山于大面积种植抗虫棉,棉田施药次数减少,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棉田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加之许多棉农对这一变化认识不足,致使在防治中产生一些问题。据初步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以抗虫棉33B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棉田施用增铵营养所引起的棉花叶片和棉田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变化。结果显示,增铵营养促进了棉株对氨基态氮的吸收而抑制硝态氮的吸收;同时增铵营养减少了棉田土壤中残留硝态氮含量,维持了土壤较高的氨基态氮含量,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效率,节约了氮肥资源。研究表明,棉田中施用增铵营养在生理和生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民对棉田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不少农民对棉田进行冬季管理。结果发现:进行冬季管理的棉田病虫害发生少,省工省时,投入低产量高,增产增效。具体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