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开心果学名“阿月浑子”,为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小乔木,是珍贵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其果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属紧俏商品。我国除新疆喀什有少量栽培外,其他地区均无规模栽培。目前国内市场供应的开心果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发展国产开心果势在必行,近年来甘肃陇南林科所已初步引种成功。开心果适应性较强,能  相似文献   

2.
漆树为漆树科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林木.主产湖北、陕西、贵州、四川、江西等地.漆树全身是宝,树皮分泌出的生漆是用途广泛的天然涂料,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质,其经济价值很高,目前市场价80~100元/kg;果皮可提炼漆蜡;籽仁可榨取工业用油;树干结实、通直,是优质的木材之一.同时,栽培漆树具有见效快、1 a栽植、多年受益的特点,一般人工造林3~5 a进入采割期,可连续采割生漆30~40 a,盛产期每666.7 m2年产生漆80~100 kg,可创产值0.6~1.0万元.因此,开发栽培漆树是一条可行的致富门路.现将漆树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漆树作为山西省重点保护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1]。文章在对吕梁山南段漆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漆树的分布特点,并对其今后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漆树是中国特殊的生态、水土保持、速生及经济树种,从其韧皮部采割的生漆是非常珍贵的一种生态材料,且漆树还是用材树种,有巨大应用价值,加强栽培至关重要。从苗木繁育、造林栽培、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这几个方面探讨了漆树栽培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漆树(Rhus verniciflua)是我国最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它能生产生漆、漆油、漆腊、优质木材和药物等,经济价值很高。 一、漆树在河北的分布 漆树,原产我国中部,是一种喜光、不耐庇荫、高大的落叶阔叶乔木,在其生长、发育和形成漆液的过程中,常要求较多的水分和较高的热量。据西安植物园的调查,年降雨量少于550毫米的地区,一般没有漆树的自然分布,同时,年平均气温超过20℃以上的地区,也很少有漆树的生长。漆树的分布受到水热条件的同时制约。我国漆树的水平分布范围,大体  相似文献   

6.
1.漆树的分布 漆树[Toxicodron verniciflum (stokes) F.A.Bavkl.]属于漆树科,漆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以南至两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各省,西藏也有分布,海拔600~1 500 m.漆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国内漆树分布较多和栽培较多的是四川东部和湖北一带山区.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北地区的红花岗区、务川、正安、习水、桐梓、绥阳、赤水、道真、湄潭、凤冈、余庆、遵义、仁怀等县,黔南地区多为野生漆树,栽培较少.  相似文献   

7.
湖南漆树栽培与适地适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湖南漆树栽培利用的历史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湖南漆树栽培利用的历史悠久,据有关报道,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至战国初期(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220年),湖南西部就是漆树的中心分布区之一,湘东和湘南也有漆树分布。长沙市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文物中,有数百件漆器、漆具保存完好,至今色彩绚丽,云纹及鸟兽图案如新,充分说明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湖南髹漆工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至解放初期,除湘西北和湘西南地区以外,湖南其他地区的漆树资源已保  相似文献   

8.
根据漆树生长所需的养分一漆树的生长规律,对漆树的造林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施肥种类及时间、抚育管理方式及抚育时间等进行了系统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漆树速生丰产栽培措施,为大面积营造漆树丰产林,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营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漆树溯古     
漆树是重要经济树种,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漆树的经济价值,栽培漆树,利用漆美化生活,并逐渐发展成为古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0.
开心果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心果为阿月浑子(PistaciaveraL .)的商业名称 ,为漆树科 (Anacardiaceae)黄连木属 (PistaciaL .)落叶小乔木 ,是世界珍贵的木本油料果树 ,果实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畅销世界各地。它具有抗旱、抗寒、耐热、耐瘠薄、抗风、抗污染的优良特性 ,原产亚洲中部及西南部海拔 50 0~ 2 0 0 0m的干旱山坡及半沙漠地区 ,在我国仅局限于新疆南部的喀什、疏附县等地有少量栽培。陇南地区白龙江干热河谷地带具有适宜开心果生长的“夏干” (即夏季高温干燥 )气候特点 ,且本区有丰富的黄连木资源可作其嫁接的砧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