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7,20(1):40-45
林种与造林地选择   1.沙棘林有哪些林种?   依照森林法,我国森林共分五个林种,即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沙棘不是高大乔木,故不宜作为用材林,也不宜作为特种用途林.沙棘林只能是防护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2.
尽快让太行山绿起来,是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大规模、大力度的绿化太行山活动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为总结经验,因势利导地把这一宏伟事业引向深入,笔者愿就加速太行山绿化的几个技术问题与同仁们商榷。1关于林种问题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5类。林种的划分,界定了森林的主导利用方向,是实施一切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如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要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经营,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权属可以依法转让;而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则要强…  相似文献   

3.
造林作为培育森林的基本过程,追求多种目的效益。对每一项具体的造林工程,所追求的目的效益各有侧重。《森林法》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个一级林种。一级林种按具体功能效益又分为二级林种。如防护林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等。  相似文献   

4.
应用辽宁省森林资源林地变更数据,采用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模型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对辽宁省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并分析不同林种的碳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林的碳储量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其中防护林占比达66.7%;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阔叶林<针叶林。人工林碳储量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薪炭林>经济林,其中用材林占比达58.3%;其次是防护林(38.2%);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是针叶林>阔叶林。全部森林资源碳储量中,防护林与用材林占全部林种的95.1%,用材林的碳密度比较大,而经济林的碳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将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薪炭林"是其中之一。分析"薪炭林"的概念及其与其它林种关系,结合林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笔者认为,"薪炭林"作为一个林种划分并不妥当,且"薪炭林"作为一个林种在森林区划、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四大林种即可涵盖如今森林经营的各种模式,传统划分的"薪炭林",应该隶属于用材林,或是用材林中的一个亚林种。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态公益林法律保护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公益林从经营管理目的上是区别于商品林的,它是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和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目的不同于以生产木材、生产燃料和生产果品等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商品林。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改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把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大类,并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这就从…  相似文献   

7.
根据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森林法,将我国的森林按其效益不同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不同的林种反应着不同的国民经济要求。 1、用材林:培育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木材。根据木材品种和规格的不同,用材林又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东海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了海岛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广东海岛林业的发展应该以防护林为主,大力发展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并在适宜地段适当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文内最后还提出了加强海岛林业建设的措施和介绍了海岛主要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一)改薪炭林为能源林薪炭林是以生产烧柴或木炭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它和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构成当今中国的五大树种。能源林是指以生产能源为主要目的而营造的森林。从森林能源的重要性来看,薪炭林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利用生物能源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武义县森林资源调查分析,武义县林种结构不尽合理,用材林比重偏高,经济林、竹林比重偏低,薪炭林比重基本合理,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比重大大偏低。根据《武义县林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及近年武义林业生产发展趋势,对武义县林种结构作一调整;钐要比重,适当提高经济林、竹林比重,大幅度提高防护林、特用林比重,使武义县林种结构趋合理,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