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略阳乌鸡肌肉发育和脂肪形成的影响,分别检测笼养和散养方式下60日龄、120日龄略阳乌鸡肌肉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散养方式可提高肌肉嫩度,降低其硬度;笼养方式可提高肌肉产量和肌内脂肪(IMF)含量;60日龄散养鸡肌肉组织中慢肌标志基因碳酸酐酶Ⅲ(CAⅢ)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笼养鸡,而快肌标志基因肌球蛋白碱性轻链2(MYL2)、肌球蛋白碱性轻链3(MYL3)和肌内脂肪形成候选基因脂蛋白脂肪酶(LPL)、瘦素受体基因(LEP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笼养鸡;120日龄时,散养鸡CAⅢ表达量显著升高,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 MK)、MYL2、MYL3、LPL、LEPR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随着日龄增加,笼养鸡骨骼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和腹脂沉积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应答基因(THRSP)表达量显著升高,而散养鸡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散养方式可提高略阳乌鸡骨骼肌中慢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笼养方式促进骨骼肌中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利于肌内脂肪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在滩羊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表达量,分析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建立了检测滩羊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2,4,6,9,12月龄滩羊(各20只,雌雄各半)的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肌肉组织H-FABP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还测定了三个部位肌肉组织IMF的含量。结果表明:性别与活重、胴体重、IMF、H-FABP mRNA背部肌肉表达量和股部肌肉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月龄、不同部位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体上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且2月龄表达量最高(P0.01)。三个部位IMF沉积规律基本相同,在生长前期随着月龄的增长其IMF含量呈上升趋势,6月龄左右上升明显,表达量为腰大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月龄与活重、胴体重和股部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但与IMF、背部和腰部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2月龄滩羊背最长肌中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系数为0.104(P=0.327),呈正相关;股二头肌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相关系数为0.773(P0.01),呈强度正相关;腰大肌2~12月龄期间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5。说明H-FA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最高,腰大肌次之,再次为背最长肌,且腰大肌的表达量仅次于股二头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阐明藏鸡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的组织和时序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以孵化0~210日龄的藏鸡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两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将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共同表达于藏鸡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且Chemerin主要在肝、脂肪、肺和肾等组织中表达,而ChemR23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Chemerin与ChemR23在不同发育阶段胸肌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无性别差异,均在孵化0日龄的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154日龄的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在腿肌中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Chemerin与ChemR23在119日龄母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但Chemerin在0和210日龄公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ChemR23在210日龄公鸡腿肌表达水平最高(P0.01)。Chemerin与ChemR23mRNA表达量与胸肌IMF含量呈正相关,Chem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ChemR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公鸡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与母鸡腿肌IMF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可能在藏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肌内脂肪沉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在藏鸡脂肪代谢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鸽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GnIH)基因多态性,筛选影响母鸽产蛋性状的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用于高产母鸽的早期选择。【方法】本试验以78对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克隆获得的鸽GnIH基因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G589639.1)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GnIH基因SNP位点并分型,使用Haploview软件对GnIH基因SNP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对GnIH基因多态性与白羽王鸽产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白羽王鸽GnIH基因中共检出7个SNPs,分别位于外显子1(c.59 C>T、c.72 T>A)、外显子2(c.398 G>C)和3′-UTR(c.768 C>T、c.860 G>A、c.909 A>G、c.961 T>C),除c.59 C>T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外(P<0.05),其余位点均处于Hard...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FABP4基因在延边黄牛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深入探讨FABP4基因在肌内脂肪沉积中的作用以及该基因是否可以作为延边黄牛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延边黄牛不同组织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性;同时运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技术对FABP4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延边黄牛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ABP4基因在延边黄牛肾脏、肺脏、心脏、脾脏、肝脏、后腿肌及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其中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脾脏、后腿肌、肺脏、肝脏、肾脏组织(P0.01)。背最长肌中FABP4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I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4。后腿肌组织中FABP4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52。在FABP4基因中存在呈现中度多态的g.3691 GA位点,该位点GG基因型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GA和AA基因型,GA基因型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G和AA基因型,GG和AA基因型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FABP4基因参与延边黄牛肌内脂肪沉积调控,可以作为延边黄牛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在黔北麻羊中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揭示FABP3基因与黔北麻羊生长性状间的关联性,为今后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提高黔北麻羊的生长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120只6月龄黔北麻羊为试验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FABP3基因全部外显子区的遗传多态性,并与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黔北麻羊FABP3基因第5外显子和3′非翻译区筛选出2个SNPs位点,分别为g.13665051C>T和g.13664737G>A,其中g.13665051C>T位点为同义突变,产生3种基因型:CC、CT和TT,g.13664737G>A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GG、AG和AA,卡方(χ2)检验结果显示,这2个SNPs位点处于中度多态且在黔北麻羊群体中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g.13665051C>T位点中CT基因型个体的体高、体斜长、胸宽和管围显著高于CC和TT基因型个体(P<0.05);CT基因型个体的胸深、胸围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脂肪量和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鸡屠体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DNA测序检测鸡FTO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LSD法分析FTO基因多态性对和盈黑鸡屠体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TO基因第5外显子和第7外显子上各检测到一个SNP位点,分别为g.57337C>A和g.64757T>G突变。g.57337C>A突变形成AA、AB和BB 3种基因型,g.64757T>G突变形成TT、TG和GG 3种基因型。g.57337C>A位点对和盈黑鸡屠体重、宰前活重、头重、胸肌重、腿肌重上、肝脏重、心脏重7个屠体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8,10,16周龄体重影响显著(P<0.05)。g.64757T>G位点对和盈黑鸡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屠体重和翅重5个屠体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对16周龄体重影响显著(P<0.05)。说明FTO基因g.57337C>A...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表达及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影响,以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杂交肉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高、中、低营养水平的3种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其背最长肌IMF。结果:(1)高营养组中夏洛莱牛IMF高于同营养组其他2种肉牛,其背部脂肪中FABP3mRNA水平也显著高于另外2种杂交肉牛(P〈0.01);中营养组中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IMF均高于同营养组的夏洛莱牛,但FABP3mRN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低营养组中夏洛莱牛IMF和FABP3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另外2种肉牛(P〈0.01);(2)夏洛莱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水平与IMF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中FABP3mRNA水平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该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水平影响FABP3mRNA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MF,但影响显著与否存在品种差异,在肉牛育种和牛肉生产中应当同时考虑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探究绵羊DUSP6基因g.125589716G>A、g.125587728C>T、g.125589714C>T、g.125589006G>A四个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与绵羊高繁殖力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誖SNP技术对多羔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和单羔绵羊品种(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草原型藏羊)DUSP6基因上述4个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绵羊g.125589716G>A位点在多羔绵羊品种中存在AA、GA、GG三种基因型,在单羔绵羊品种中存在GA、GG两种基因型;g.125587728C>T、g.125589714C>T位点在单、多羔绵羊品种中均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g.125589006G>A位点在单、多羔绵羊群体中均只存在GA、GG两种基因型。绵羊DUSP6基因g.125589716G>A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单、多羔绵羊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绵羊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g.125587728C>T、g.125589714C>T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绵羊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g.125589006G>A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绵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关联分析表明,DUSP6基因各SNPs多态性与小尾寒羊不同胎次产羔数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综上说明,绵羊DUSP6基因g.125589716G>A、g.125587728C>T、g.125589714C>T以及g.125589006G>A等4个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次产羔数之间均无显著关联(P>0.05),不适用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选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3、7、12和16周龄拜城油鸡肌肉组织中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合肌内脂肪(IMF)含量测定,分析H-FABP、A-FABP和PPAR-γ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IMF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拜城油鸡肌肉组织中A-FABP mRNA相对表达量随周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A-FABP基因在胸肌16周龄时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3、7和12周龄(P0.05),该基因在12、16周龄时腿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3和7周龄(P0.05);H-FABP mRNA表达量随着拜城油鸡周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周龄间均不存在明显的发育性变化(P0.05);PPAR-γ基因在公鸡胸肌16周龄时的mRNA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7和12周龄(P0.05),公、母鸡腿肌PPAR-γmRNA表达量随着周龄呈逐渐上升趋势,在16周龄时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周龄(P0.05)。不同发育阶段拜城油鸡肌肉组织中A-FABP、H-FABP和PPAR-γmRNA表达量与其IMF含量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A-FABP mRNA表达量与其IMF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H-FABP mRNA表达量与IMF含量存在负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PPAR-γmRNA表达量与IMF含量间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推测,A-FAPB基因对IMF的沉积具有调控作用,并可作为拜城油鸡IMF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猪肉品质越来越受消费者重视。肌内脂肪(IMF)含量性状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本研究发现猪EEPD1基因在肌内脂肪高低组硒都黑猪个体背最长肌组织中差异表达,并进一步利用混合DNA样本池PCR测序法在硒都黑猪群体中筛选鉴定出猪EEPD1基因g.123857C>G、g.123907 A>G、g.124024 A>G、g.124050G>A、g.124222 A>G等5个SNP变异位点。经关联分析后发现这5个SNP位点均显著影响IMF性状。其中g.123907 A>G、g.124024 A>G和g.124050 G>A3个位点紧密连锁,所组成的单倍型也与IMF性状显著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还发现,这5个SNP位点虽然不显著影响EEPD1蛋白结构,但是会导致其mRNA二级结构及稳定性发生变化,推测它们主要通过影响EEPD1蛋白翻译效率进而影响IMF性状。综上,本研究新发现了5个猪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标记,为实现猪肉质性状的快速改良充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选取4周龄、体重相近的东北肉鹅(莱茵鹅♂×双城本地鹅♀)216只,随机分成9个组,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东北肉鹅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代谢能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半净膛率影响显著(P<0.05);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对平均日采食量、腿肌率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代谢能和粗蛋白互作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对腿肌率影响显著(P<0.05)。综合评定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推荐5~8周龄东北肉鹅日粮适宜的ME、CP分别为12.3MJ/kg和1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固醇结合原件蛋白1(SREBP1)基因的表达及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本试验选用相同饲养条件下晋南牛12头,屠宰后测定屠宰性状、背最长肌IMF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组分及心脏、脾脏、肾脏、肝脏、背最长肌(LP)、皮下脂肪(SF)、腹腔脂肪(AF)、胸腔脂肪(CF)中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根据IMF含量分为高肌内脂肪组(HIF组)和低肌内脂肪组(LIF组),比较2组LP、SF、AF、CF中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IF组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HIF组(P0.05);HIF组IMF含量为12.30%,显著高于LIF组(P0.05);LIF组的LP剪切力显著高于HIF组(P0.05)。HIF组的LP中总脂肪酸(TFA)含量为9.698%,显著高于LIF组(P0.05)。SREBP1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LP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在肾脏、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次之;HIF组SREBP1基因在LP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LIF组(P0.01),在AF和CF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LIF组(P0.01);LP中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87,P0.01),AF、CF中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AF:R2=-0.713、P0.01,CF:R2=-0.946、P0.01)。综上所述,晋南牛SREBP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以LP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不同IMF含量晋南牛SREBP1基因表达模式不同,且SREBP1基因正向调控LP中IMF沉积,可作为影响晋南牛IMF含量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旨在开展GREB1L和MIB1基因多态性与肋骨数和胴体性状(胴体长、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及胴体重)关联分析,筛选关键功能位点。本研究选取屠宰日龄为215天的317头健康北京黑猪,并提取耳组织DNA,对GREB1L和MIB1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等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变异位点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肋骨数和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试验共筛选到6个SNPs,包括GREB1L基因的3个同义突变、MIB1基因的2个同义突变和1个内含子区的可变剪切突变。将6个SNPs分别对肋骨数和胴体性状使用Duncan’s多重检验统计分析发现,GREB1L基因上的3个同义突变6:106574972 G>A、6:106648540 C>T、6:106648558 A>G与性状关联均不显著(P>0.05);MIB1基因上的1个同义突变6:106936590 C>T与胴体长显著相关(P<0.05);而内含子15~16的6:107016475 A>G可变剪切突变与肋骨数显著相关(P<0.05);第三个同...  相似文献   

15.
选取健康、体重接近10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去势公猪36头,体重达10,20,35,50,80,110 kg时各屠宰6头。从背最长肌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猪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各阶段LPL mRNA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合IMF含量及大理石纹评分,分析LPL基因表达水平对IMF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LPL mRNA、IMF含量及大理石纹评分随体重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LPL mRNA表达量80 kg阶段显著高于10~50 kg阶段(P<0.05),肌内脂肪和大理石纹评分110 kg均高于10~50 kg阶段(P<0.01);IMF含量与大理石纹评分和LPL基因表达水平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在散养条件下黄羽肉鸡CAPN1、H-FABP基因与其生长发育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以130羽3周龄体重接近,健康商品代黄羽肉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采集在不同周龄(3、4、6、8、10、13 w)的胸肌、腿肌和腹脂组织样品共3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CAPN1和H-FABP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的IMF含量。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CAPN1、H-FABP基因在胸肌、腿肌和腹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着周龄的增加,散养肉鸡CAPN1基因表达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且3~6 w其在胸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笼养显著高于散养(P<0.05)。H-FABP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降低,在胸肌和腿肌中变化趋势相同,且均表现为散养显著高于笼养(P<0.05),在腹脂中表现为笼养高于散养(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腹脂率、IMF含量较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散养黄羽肉鸡CAPN1和H-FABP基因分子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品种肉鸡PRKAA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与MyHC基因表达和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选择体重一致的1日龄AA鸡、BJY鸡各90只,每品种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15只,在相同营养标准和管理条件下饲养至1、56日龄进行屠宰,测定腿肌MyHC、PRKAA基因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IMF)的含量。结果表明:AA鸡和BJY鸡1日龄和56日龄的PRKAA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而PRKAA2、MYHC基因表达水平及IMF沉积差异显著(P<0.05)。1日龄AA鸡MYHC_IIA基因、PRKAA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56日龄(P<0.05),IMF含量都是1日龄显著高于56日龄含量(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PRKAA1基因表达与MYHC_IIB基因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旨在对北京黑猪HoxB簇9个基因(HoxB1-7、9和13)的多态性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胴体长、胴体直长、胴体斜长及胴体重)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提取251头220日龄的健康北京黑猪耳组织DNA,对HoxB簇的9个基因通过引物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Sanger测序技术等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变异位点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本试验共筛选到4个基因共12个非编码区的(UTR)SNPs,包括HoxB2基因的1个5′UTR突变、HoxB5基因的2个3′UTR突变、HoxB9基因的2个3′UTR突变以及HoxB13基因的7个3′UTR突变。将12个SNPs分别与脊椎数和胴体性状使用Duncan′s多重检验统计分析发现,HoxB2基因的1个5′UTR突变(c.40 C>T)、HoxB5基因的2个3′UTR突变(c.1766 A>G、c.1767 A>G)均与性状关联不显著(P>0.05);而HoxB9基因中的1个3′UTR突变(c.2743 C>T)与胴体性状关联显著(P<0.05),HoxB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对新西兰兔287个个体的BMPR-IB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BMPR-IB基因外显子1上检测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c.88 C>T、c.96 T>C和c.117 G>A。其中c.117 G>A位点GG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型(0.5784),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7648)。多态性指标分析表明,c.117 G>A位点在新西兰兔中的杂合度(He)为0.3598,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61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950,表现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不同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型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42日龄北京油鸡公鸡4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3层阶梯式笼养,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1.76、12.39、13.02和13.65 M J/kg的饲粮(Ⅰ~Ⅳ组)。试验期48 d。试验结束后,所有鸡只全部宰杀,测定屠宰性能;每个重复随机选取7只鸡,翅静脉采血,据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C→T突变进行基因分型,即未突变型(MM)、杂合型(MN)和突变型(NN),并测定IM F含量。结果表明:1)Ⅲ组(13.02 M 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Ⅰ组(11.76 MJ/kg代谢能组)和Ⅱ组(12.39 MJ/kg代谢能组)(P<0.05),但与Ⅳ组(13.65 MJ/kg代谢能组)无显著差异(P>0.50)。2)13.65 M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腹脂率分别是11.76、12.39、13.02 MJ/kg代谢能组的1.65、2.43和2.50倍,差异显著(P<0.05);与中等代谢能(12.39和13.02 MJ/kg)相比,高代谢能(13.65 MJ/kg)可增加NN北京油鸡的腹脂率,但对MM和MN无显著影响(P>0.10)。3)12.39 M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胸肌IMF含量分别是11.76、13.02和13.65 MJ/kg代谢能组的1.35、1.34和1.32倍,差异显著(P<0.05),后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M北京油鸡腿肌IMF含量和脂肪组织中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 N和NN(P<0.05),且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 F含量和基因型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由此可见,13.02 MJ/kg代谢能饲粮提高了7~13周龄北京油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和全净膛率;13.65 MJ/kg代谢能饲粮增加了北京油鸡的腹脂率,尤其是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C→T突变的北京油鸡,但未提高肌肉IMF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