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种发酵豆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麸皮、糖蜜为原料,利用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菌液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料水比、麸皮添加量、糖蜜添加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装料量25 g(其中91%豆粕、7%麸皮、2%糖蜜),1.5%MgSO_4,1%(NH_4)_2SO_4,1%尿素,1%K_2HPO_4,料水比1∶1.1,接种13%的菌液,在31.3℃发酵78.6 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粗蛋白含量达到56%,比发酵前提高13.96%;真蛋白含量达到52.43%,比发酵前提高21.39%;活菌数达到1.38×109;脲酶活性降低了95.93%。该复合菌株发酵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降低脲酶活性,降解大分子蛋白质和抗原蛋白,且发酵过程中产生曲香味和酒香味,适用于豆粕发酵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液a-N含量为响应值,对摇瓶发酵制备大豆肽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豆粕粒度40目,初始pH 6.8,种子培养时间16.25 h,碳源用量1.75%,豆粕用量10.75%,接种量6.25%,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液α-N含...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制备多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工艺,应用Mi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液态发酵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豆粕浓度6.0%、pH 8.0、装瓶量93.0 mL.300 mL-1。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多肽含量为707.204μg.mL-1,验证试验结果为683.023±9.23μg.mL-1(n=6)。  相似文献   

4.
以糖液浓度(40%~60%)、渗透脱水温度(30℃~60℃)和浸渍时间(2~8 h)为因素,以失水率(WL)和固形物增加率(SG)为响应变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的渗透脱水条件。根据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试验,以失水率最大和固形物增加率最小为指标对渗透脱水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番木瓜渗透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糖液浓度60%、温度52.95℃、浸渍时间7.33 h。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白茶色选拣剔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以寿眉白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上料速度、灵敏度、病斑大小3个工艺参数对白茶色选台时产量、选别率和带出比等拣剔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白茶色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上料速度、灵敏度、病斑大小这3个因素对色选拣剔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为灵敏度>病斑大小>上料速度;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上料速度95%、灵敏度59.35%、病斑大小30%。与原生产工艺参数相比,优化组选别率能够提高5.02个百分点,带出比降低0.49个百分点。研究结果为充分发挥现代化白茶装备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白茶色选应用达到最佳效果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小麦加工副产物麦麸的利用率,从中提取植物酯酶,并优化麦麸酯酶的提取工艺,本研究以NaNO_3-磷酸缓冲液为溶剂对麦麸酯酶进行水浴静置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试验,进一步研究了NaNO_3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麦麸酯酶活力的影响。最终确定麦麸酯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NaNO_3浓度0.15moL·L~(-1)、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60min,此条件下单位酶活的预测值为23 338U·mL~(-1),验证值为23 018.7U·mL~(-1),达到预测值的98.63%。综上所述,此优化条件能够较好地从麦麸中提取植物酯酶,并保持较高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红参和鹿血为主要原料,以红参鹿血片的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参鹿血片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参鹿血片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红参188g、鹿血粉150g、枸杞子188g、甘草63g、薏苡仁粉30g、乳糖的添加量为100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24g.在此条件下,红参鹿血片...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是贮藏龙眼肉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以龙眼果肉为原料,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微波强度(2.0~10.0 W/g)和真空度(-55~-85 kPa)2个主要因子对干燥时间、产品色度、多糖含量和单位能耗4个指标的影响。以最短干燥时间、最大色度、最大多糖含量以及最小单位能耗为目标确定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龙眼肉微波真空干燥最优工艺为:微波强度4 W/g,真空强度-85 kPa。在此条件下,其干燥时间、产品色度、多糖含量以及单位能耗分别为18 min,28.82,19.09%和16.45 kJ/g。  相似文献   

9.
选取啤酒糟量、麸皮量和硫酸铵量为因子,用响应面法对生产蛋白饲料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啤酒糟88.5%、麸皮7.5%、硫酸铵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真蛋白含量为37.64%。  相似文献   

10.
11.
柴玉华  谢凤英  潘明喆  徐宁  孙丽娜 《大豆科学》2011,30(6):1001-1004,1010
为获得大豆萌动的最适工艺参数,以时间、温度、湿度为试验因子,以氨基酸态氮增加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氨基酸态氮增加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时间>湿度>温度.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出大豆萌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13 h、温度30℃、湿度65%...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豆油甲酯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反应物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大豆油甲酯的产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油甲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5.5∶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08%,反应温度为61.6℃,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条件下大豆油甲酯的产率为94.0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大豆油甲酯的一些性能接近矿物油,以其部分或全部取代矿物油制备环保型大豆油墨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二元复合菌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饲料豆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作为发酵菌种,以发酵产物中的可溶性蛋白(包括游离氨基酸和小肽)为测定指标,对影响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同的二元组合菌种、菌种比例、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基质水分含量、发酵温度进行了单因素研究;并运用响应面法对最优组合菌种固态发酵大豆肽的条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周泉城  申德超  区颖刚 《大豆科学》2008,27(1):124-127,133
大豆甙元是大豆中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挤压技术和微波提取技术对其提取效果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挤压膨化技术对大豆甙元提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微波提取条件.在考察液料比、微波时间等单因素对大豆甙元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选取微波时间、料液比和浸置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试验,以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甙元最佳条件.并以微波辅助提取未经挤压的大豆、挤压处理过的大豆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未挤压未微波的大豆中大豆甙元得率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甙元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时间为5 min,微波火力为0.6,提取液pH为2,液料比(V/W)为30,提取1次.得率为0.26%,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挤压膨化技术处理有利于大豆甙元的提取,微波技术提取大豆甙元效果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以‘粤椹大10’品种的桑叶粉为原料,选择乙醇浓度、料液质量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次数等5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在这个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得到桑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终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1次、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70%(V/V)、料液质量浓度0.030 g/m L、超声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桑叶多酚含量为8.33 mg/g。此结果的模型适合桑叶多酚超声波提取,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豆粕加工双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性能,采用ANSYS-CFX对带有开槽捏合块混炼元件的双螺杆挤出机流道进行三维流场分析,比较豆粨在开槽捏合块及普通捏合块挤出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包含速度场、压力场、加权平均剪切速率,以及挤出机流场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槽捏合块元件相比于常规捏合块能够显著增强对豆粨的剪切速率,使剪切速率提高1.4倍,能够使轴向建压能力增强,在凹槽处形成背压区,增加豆粨在开槽处的运动时间,提高双螺杆挤出机的分散混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豆粕固态发酵产活性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玲  王红  刘茜 《大豆科学》2011,30(6):997-1000
以豆粕粉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接入产酶能力较强的米曲霉、黑曲霉和混合细菌进行发酵,以多肽转化率为指标对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02 h,发酵温度32℃,接种量4%。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6%,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96~98 h,得到的大豆肽转化率为38.13%。层析柱分析得到分子量在500~1 000 Da之间的肽段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功能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