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具体的森林植物条件下,人工混交林的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树种混交和配置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树种对光照和土壤养分的不同要求。木本植物的相互关系随年龄和森林植物环境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2.
营造混交林,在于通过合理搭配混交树种,正确控制和调节种间关系,充份利用空间、光能和地力,以获得最高的生产率。混交树种的冠、干、根形态,是反映树种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划分冠、干、根形态类型,对研究混交树种的搭配和控制、调节种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化感作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农作物耕作、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以及林木营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种搭配是成功营造人工混交林的关键, 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在混交树种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从化感物质的收集与提取、化感物质的鉴定以及化感作用的表达等方面, 对人工混交林常见树种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情况和成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混交林选择树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相克现象,即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把自身的代谢产物逸散到环境中,产生对另一种植物直接或间接的有害影响;又称生化相克或植物化学相克。这是一门新兴科学,即生物化学群落学。研究这一科学,对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据专家研究,植物中的抑制物质,可在植物体的叶、树皮、树根、果实等任何部分形成。已知的这些化合物有10多种,其中以酚类化合物和烯萜类为主。这些物质通过挥发、淋洗、分泌逸散到大气或土壤中,可直接为另一植物吸收引起有害效应。某些植物根系分泌的抑制物质则可直接被另一植物根系吸收,产生抑制物质。如核…  相似文献   

5.
混交林种间关系是树种间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而对彼此产生利害作用的最终结果,种间关系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到混交林营造的效果。在森林培育中,要充分掌握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在选择种间关系协调的混交树种组合基础上,可通过调整混交比例、混交方法、混交时间,加强抚育管理、间伐等营林技术调控混交林的种间关系,达到培育混交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杉阔混交林杉木与其混交树种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思祖  黄世国  洪伟 《林业科学》2004,40(2):160-164
分析了杉阔混交林中杉木与 1 2个主要混交树种分别在不同资源空间 (土壤物理与化学营养 )中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 :在同一资源空间中 ,杉木与混交树种的竞争结局依树种不同而异。杉木与同一混交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具有不同的竞争结局。建议在不同立地条件或采用不同混交树种时杉木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应不同。  相似文献   

7.
两种混交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混交度是描述混交林中树种混交程度的重要空间结构指数。由于传统混交度仅以对象木与最近邻木之间的树种异同为基础,并不考虑最近邻木之间的树种差异,不能完全反映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本文在传统混交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混交度即树种多样性混交度。通过比较,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更能反映树种相互隔离程度,是一个较好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相似文献   

8.
混交林具有许多优点,既可以防止火灾、病虫灾害,又可以增强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合理利用土地、增产木材,所以营造混交林是提高森林质量的最好方法之一。但目前对如何正确配置混交树种还缺乏经验,而生产上又迫切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特对我省比较普遍的几种混交林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混交树种之间的关系,作为今后选择混交树种和决定混交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分布在某一地区并与该地区的动、植物紧密结合,与气候和土壤等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而富有生命力的有机社会.混交林即是由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木本植物群落.在相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营造多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如果树种搭配得当,混交林不仅会比纯林生长得稳定,而且成林早,质量好,产量也高,见效快.尤其是新疆属荒漠半荒漠气  相似文献   

10.
在营林工作中,营造混交林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大部分混交林不是因为树种搭配不当,混交比例失调,就是其中树种不适应环境条件。但是,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果卜村果卜屯的油茶混交林却卓有成效.全屯267公顷油茶林25%混种八角,成为凌云县有名的油茶、八角产区。  相似文献   

11.
英国混交林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英国混交林研究结果、内容、方法和趋势。英国混交林具有改良目的树种干形和材质、提高森林土壤肥力以及环境和美学价值的优势。对试验地进行保护并长期观测,注意到混交树种种源对混交效果的影响及种间竟争与树冠平衡之间的关系,这代表英国混交林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混交林有十大好处,营造混交林是一种科学的造林方法。混交造林,就是在一块造林地里,栽植两种以上的树种,使其混交生长,互相促进,创造适合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混交林有块状混交,带状混交,还有行间混交和株间混交等形式。混交林的十大好处是: 一能抗病防虫。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的林木,可以使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13.
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造人工混交林是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应大力提倡。本文章提出了营造人工混交林的六个步骤,即明确混交目的、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确定合理的混交比例、选择适当的混交方法、控制造林时间和搞好抚育管理,通过这六个步骤以调节控制种间关系,兴利避害,确保混交成功。  相似文献   

14.
韩俊义 《山西林业》2002,(6):27-27,30
森林要发挥其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是要实现获取太阳能的最大化。然而 ,实现能量获取的最大化 ,作为人类的活动来说 ,不可能为广袤森林的每一株树施肥、浇水 ,只能认真研究每一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同时积极探索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 ,利用物种间差异的原理 ,合理搭配和营造混交林 ,这样不仅个体物种或个体效益得到发挥 ,而且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交互效益。1 种间营养差异的搭配不同物种在其生命活动中 ,会在营养供求之间产生一种互助关系 ,有目的的混交一种树种 ,会促进另一树种的生长发育。侧柏和沙棘都是黄土高原主要…  相似文献   

15.
彭德志 《湖南林业》2002,(10):24-24
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混交林,在确定主要树种后,怎样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至关重要。因为选择的混交树种即要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点和生态要求等方面一致,又要考虑混交树种本身的适应性,达到营造混交林的预期目的。因此,混交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如下具体条件:1.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以提高林分的稳定性。2.混交树种最好与主要树种之间的矛盾不太大。较理想的混交树种应生长较缓慢,较耐荫,其根型以及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与主要树种有一定的差别。3.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没有共同…  相似文献   

16.
竹阔混交林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6,(3):145-150
对我国竹阔混交林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作了综合概述,阐述了混交林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毛竹对阔叶树的扩张方式和竞争机制。竹阔混交林可更好地权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毛竹林不同地域环境,搭配适宜的伴生树种,可以改善土壤自肥能力,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毛竹生产力。混交比以7∶3和8∶2,混交分布以团状和星散均匀分布为好。  相似文献   

17.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火力楠不同混交模式生长效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清堤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73-76,80
对20 a生火力楠不同混交模式生长效应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不同模式混交造林效果优于纯林,混交林产量比增6.2%~46.4%.火力楠作为主要树种与马尾松、杉木混交宜采用行间混交,混交比例按2∶1;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宜采用插花式混交,混交比例按1∶3,种间关系较为协调.火力楠混交林与纯林比较,林分结构比较复杂,能充分利用光照条件,枯落物多且成分复杂,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及土壤状况,林分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广西混交林营造树种的选择及营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较之于其他纯林营造,混交林的营造过程中对树种的选择以及技术方法有较高的要求,其所选混交树种、相互之间的搭配以及营造技术手段等,直接关系着混交林的造林效果。以广西地区为研究重点,结合工作实际经验,对其混交林树种选择与营造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混交造林,就是在一块造林地里,栽植两种以上的树种,使其混交生长,互相促进,创造适合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混交林,有块状混交、带状混交,还有行间混交和株间混交等形式。营造混交林是一种科学的造林方法,好处很多。能提高防风效能。阔叶纯林,冬春无叶期地表祼露,防护作用小;针阔混交林,冬季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乔灌木混交,上部有高大的树冠,下有丛生茂密的灌木,比营造纯林有更显著的防风作用,同时浅根性树种与深根性树种混交还可避免大风吹倒树木。能充分利用养分。树种不同,根系有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