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报告一例双眼反复交替发作前房积脓性葡萄膜炎,伴有口腔溃疡及关节疼痛、皮肤痤疮样皮疹四年余,被诊断为“Behcet病”、“并发性白内障”。因左眼晶体完全混浊,摘除白内障后,至今已3年半,眼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8例 ,(2 2眼 )在术前及术后第 1、2、3天 ,采用 DGH- 2 0 0 0 - AP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及周边角膜厚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第 1天角膜增厚最明显 ,第 2、3天逐渐减轻 ,3d间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术后角膜增厚以上方周边角膜为重 ,中央部次之 ,下方周边角膜最轻 ,三个部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与手术切口、手术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3例108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34~33.14mm),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1.00D~+9.00D)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与术后视力.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3者91只眼(84.3%),大于0.5者78只眼(72.2%),术中5只眼(4.6%)发生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13只眼(12.0%),术后后囊膜混浊4只眼(3.7%).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工泪液联合性激素对围绝经期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4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围绝经期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点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人工泪液和性激素,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90d的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  相似文献   

5.
甲氨蝶呤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用YAG激光形成兔眼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将12只兔(24眼)分为2组,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在眼用平衡盐溶液(BSS)中加入MTX。浓度分别为200,400,800mg/L。对照组则用BSS灌注。观察术后3个月时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做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晶体后囊混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32例(35眼)合并有白内障、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的首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诊12-24个月。比较手术前及末次复诊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的差异。结果末次复诊的视力、平均眼压以及前房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的首发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的开放房角,不同程序加深前房,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5年至 1999年 10月共收治人工晶体术后固定性瞳孔夹持并后发障 12例 12眼 ,经手术复位及后囊中央部分切除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12眼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7~ 6 7岁 ,平均年龄 (47.75± 2 1.86 )岁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 6例 6眼 ,术后早期均有 度浅前房 ;外伤性白内障 2例 ,术后有皮质残留 ;先天性白内障 2例 ,术后早期出现剧烈的渗出性虹膜炎 ;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各 1例 ,术中虹膜损伤明显。1.2 术前情况  12例视力眼前指数~ 0 .1,2例继发高眼压 ,12例 12眼人工晶体光学…  相似文献   

8.
术前眼部准备是眼科护理的常规之一,它关系到术眼感染和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特别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无菌要求十分严格,手术前结膜囊清洁消毒极为重要.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减少或清除眼表及结膜囊细菌,是预防此严重并发症的关键.眼科术前准备以及术前结膜囊冲洗彻底与否,不仅能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也是眼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眼科术前眼部准备的方法、时间、结膜囊冲洗液的选择等对术眼愈合及术眼感染的影响进行了不少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现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因"左眼肿胀1年,加重伴视物不清2月,左面部及头痛1周"为主诉于2013-04-08日入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眼科检查:视力:右0.5-,左:0.3+,左眼明显突出,睑裂闭合尚全,下眶缘部触及2.5cm×1.5cm类圆形囊性中等硬度肿物,表面光滑不能推动,无压痛,波动感。眼球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前房角镜检查提示:术后房角均较术前不同程度的开放.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为更好地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3例 35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 ,较易发生前房出血、虹膜色素脱落 ,后囊混浊比例高 ,术后早期渗出较多 ,眼底有渗出、出血者占 1 71 .1 % ,视力均 <0 .2。结论 :术前血糖应控制在 8mmol/L以下 ,选择大直径的人工晶体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 ,及时处理渗出出血 ,后囊混浊等对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较为重要的措施 ,视力预后与眼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一种垂直式分核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120眼)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扫盲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不分核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n=60)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了垂直式分核器进行分核,分别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及散光度.结果 术后3个月对照组视力0.5以上者为11例(18.3%),观察组0.5以上视力者33例(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散光为(1.04±0.5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1.06)D(P<0.01).两组的并发症均少.结论 垂直式分核器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扶贫手术的经验及疗效的总结。方法对我院从2009年9月-2013年9月开展的白内障手术2 456例(2 687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间,我院眼科圆满完成了对本县24个乡镇近5万人口的白内障筛查工作,完成了2 456例(2 687只眼)的扶贫白内障手术,术后1个月视力≥0.05者2 651只眼,脱盲率达98.7%;视力≥0.3者2 095只眼,脱残率为78.0%;无效(术后矫正视力<0.05)36只眼(1.3%)。结论基层级医院经过仔细的策划准备,完全有能力完成国家百万复明工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7例(50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以上的有48眼,占96.0%;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4行以上的有38眼,占76.0%。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1d角膜明显水肿6例;术后3个月后发障9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的人工晶状体不断开发应用,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转变为白内障屈光手术。为使白内障患者术后看得更清晰、舒适、持久,提高视觉质量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设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对白内障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对白内障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悉程度、护理满意度、自理能力,对于顺利进行手术治疗、促进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和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73例单眼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患者(Ⅰ组)和76例单眼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Ⅰ组)的眼部情况,使用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记录分值。结果:术前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都得到提高,与术前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总分值以及各指标的分值,Ⅱ组均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效果好于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手法小切口手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30例(30眼),观察患者视力恢复、眼压控制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2.4±2.6)、(13.6±2.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眼(90.0%)术后眼压正常。并发症:术中发生后囊破裂2眼(6.7%)、后弹力层脱离1眼(3.3%);术后角膜明显水肿者5眼(16.7%)。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矫正视力≥0.5者占70.0%(21/30),明显提高者占93.3%(28/30)。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远期视力提高明显,眼压控制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品眼用凝胶与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两种散瞳剂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5例(50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阿托品眼用凝胶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以同样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术后虹膜后粘连的情况.结果 术后1天、1周、1个月复诊,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组(A组)虹膜后粘连分别为0例、1例(3.30%)、2例(6.70%);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组(B组)虹膜后粘连分别为0例、1例(5.00%)、7例(35.00%).术后1天、1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P=0.97,P=0.36),术后1个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A组较B组后粘连显著降低.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使用阿托品散瞳可显著减少虹膜后粘连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1月”于1999年12月14日入住我院.入院后行胃镜检查显示“食道溃疡”,取活检报告为“食道中分化鳞癌”.于1999年12月22日行“食道癌根治术”,术中见肿块与胸主动脉及纵隔胸膜粘连,术后病检示“食道高分化鳞癌,侵犯食道外膜,淋巴结转移癌(1/1)”.术后行2周期化疗及局部放疗,DT=50Gy.患者于2000年4月,开始出现左侧颞部及枕部头痛,无恶心呕吐及视物模糊,头部CT检查脑实质未见异常,予以止痛、扩管治疗,后头痛渐加重,伴左眼视力下降,左眼视野鼻侧偏盲.眼部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眼底视乳头颞侧处有一扁平隆起样灰色病变.CT检查及MRI检查均示,左眼球后壁颞侧占位性病变0.5cm×0.8cm大小.临床诊断:食道癌脉络膜转移.于2000年5月9日开始进行球后病灶野放疗,DT=40Gy.放疗结束后,患者头痛消失,左眼视物较前清楚.8月复查眼底镜,未见明显隆起样病变,行双眼彩超示:双眼球内及球后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食道癌转移至脉络膜少见,脉络膜转移癌经放疗后,70%~80%视网膜剥离可改善,25%~50%视力可完全恢复.因此应尽量采用积极治疗,而无须一味动员患者行眼球摘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