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实验方法,优化蜂蜜与鲜奶比例、发酵温度、接菌量等影响蜂蜜酸奶发酵效果的工艺参数。经Design ExpertV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蜂蜜酸奶生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m(蜂蜜/g)∶V(鲜奶/mL)=8.13∶71.87,接种量2.30%,发酵温度42.30℃。在此条件下,还原糖转化率为9.47%,与理论值9.58%的相对误差约为1.15%。该蜂蜜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低醇龙眼果汁混合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乳酸菌在龙眼果汁中的驯化出发,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在龙眼果汁混合发酵中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30℃(分段发酵),发酵时间25h,乳酸菌接种量1.2%,酵母菌接种量0.8%。  相似文献   

3.
短乳杆菌发酵鲢鱼块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主要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X14为发酵剂,根据对发酵液pH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发酵参数范围(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以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鱼肉pH和AN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鱼肉制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食盐添加量2%、蔗糖添加量2%、接种量1%(1×106CFU.mL-1)、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为42℃;对此工艺参数下的发酵鲢鱼产品通过9级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评分结果较高,可以作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酵母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对玉米秸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和乳酸菌接种量对玉米秸秆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玉米秸秆发酵工艺参数,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发酵工艺:发酵时间为9 d,发酵温度为40℃、接种量为1.5%的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达到15.471%。  相似文献   

5.
王凤春  高冬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4-16426
[目的]研究凝固型枣汁豆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以红枣汁和豆粉为主要原料,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按1∶1的比例混合发酵,研制凝固型枣汁豆酸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凝乳配方和最优品质配方,并根据感官检验评分表鉴定产品的品质。[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凝固型枣汁豆酸乳的最佳配方为:枣汁添加量20.0%,蔗糖8.0%,蜂蜜添加量2.0%,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4.0%,发酵时间为6 h。低温保存后,产品的组织状态良好,无乳清分离,风味正常,色泽均匀一致,但与市售酸奶保质期15 d相比,其保质期偏短。[结论]凝固型枣汁豆酸乳兼有大豆、红枣和乳酸菌3种物质的保健作用,营养全面,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且成本低于普通酸奶。  相似文献   

6.
赵侣  李红良  徐家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83-19084
[目的]寻求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芒果与椰浆为原料,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奶粉添加量、接种量、椰浆添加量等因素对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然后通过L9(3^4)正交试验,获得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该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正交试验表明,4因素对该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芒果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奶粉添加量14%,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8%,椰浆添加量10%,芒果添加量1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结论]该产品乳白色,具有芒果和椰浆特有的香气,风味协调,且有芒果果粒,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7.
以玉竹、沙参以及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牛乳经杀菌后接种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成凝固型酸奶,经过调配制成活性乳酸菌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出玉竹浆、沙参浆、蔗糖以及复合稳定剂的最适添加量:玉竹浆添加量8%,沙参浆添加量7%,蔗糖添加量14%,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2%.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玉米、小麦粉、菜籽粕和豆粕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接种量、发酵水分、温度、时间等发酵工艺参数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接种量、水分、温度和时间均对发酵饲料品质有显著影响,选择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可显著提高饲料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和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本试验中,饲料发酵的适合工艺参数为:复合益生菌接种量5%、发酵水分40%、温度30~35℃、发酵时间3 d,所得发酵饲料表观品质为金黄色、芳香味、质地良好,pH值为4.27,游离氨基酸氮/总氮为13.73%、总菌数为5.50×108 cfu·g-1、乳酸菌数和乳酸含量分别为16.17×108 cfu·g-1和4.86 g·kg-1,干物质回收率为99.04%,粗蛋白体外消化率较发酵前提高了17.81%.  相似文献   

9.
刘广平  殷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7-4788,4791
以草莓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研制出草莓、牛奶混合发酵酸乳,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草莓浓浆用量为8%,蔗糖用量为10%,稳定剂用量为0.4%,接种量为6%。  相似文献   

10.
范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33-10434,10518
[目的]优化凝固型荔枝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新鲜荔枝、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究凝固型荔枝酸奶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荔枝酸奶的发酵条件.[结果]试验表明,凝固型荔枝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荔枝汁添加量8%,奶粉添加量8%,蔗糖用量7%,发酵剂接种量3.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0h.[结论]该加工工艺简单,操作灵活,制备的荔枝酸奶产品具有荔枝和乳品特有的滋味和香气,香甜适口,组织均匀,口感稠厚.  相似文献   

11.
武美莲  吴蔚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66-7767,7797
[目的]探讨黄花梨发酵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对黄花梨发酵乳酸饮料的配方进行研究;同时确定发酵乳酸饮料的乳酸菌选择、复合乳化稳定剂的配比、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质量标准。[结果]发酵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黄花梨汁50%,脱脂乳50%,蔗糖6%;复合乳化稳定剂最适配比为单甘酯0.10%,蔗糖酯0.15%,黄原胶0.05%,海藻胶0.10%。[结论]该加工工艺可增加黄花梨的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张齐军  韦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97-16400
[目的]研制出具有滋补、养生和医疗保健协同功效的鲜山药发酵乳产品。[方法]以鲜山药为主料,优质麦芽、脱脂乳、白砂糖等为辅料,经乳酸发酵制成具保健功能、风味独特及品质优异的健康饮品。对原料配比、麦芽酶解最佳条件、乳酸发酵工艺条件、产品配方等进行探讨。[结果]制作鲜山药发酵乳时,麦芽酶解最佳条件为山药用量21.0%、麦芽用量1.4%、酶解温度68℃、酶解时间60 min;最优发酵工艺为加乳量2.4%、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7.0 h、接种量5.0%。[结论]制得的鲜山药发酵乳产品口感细腻爽滑、清香酸甜、外观乳白、风味独特、品质高、纯天然。  相似文献   

13.
保加利亚乳杆菌优良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于志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22-5124
[目的]筛选保加利亚乳杆菌优良菌种。[方法]对选出的5株菌(ADR、S-1、SY、TX-B、MS2)在液体MRS中培养时的生长特性、OD值和pH值和对数生长末期的活菌数进行比较,以TX-B活菌数最高,确定TX-B为后续发酵试验的目标菌株,将其与现有的优良的球菌进行优化搭配,组成发酵剂,通过鲜奶发酵试验,选育出可生产优质酸奶的乳酸菌种(株)。[结果]TX-B杆菌在42℃的脱脂乳中培养,其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均很快,发酵3 h可凝乳,凝乳时的活菌数和酸度值分别达到7.35×108cfu/m l和94.3°T,发酵10 h,活菌数最高,达1.36×109cfu/m l。TX-B与球菌搭配,通过鲜奶发酵试验及后酸化特性的检测,制得的产品具有酸奶特有的香气,酸甜适宜。[结论]TX-B杆菌是制备酸奶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4.
王烈喜  陈琼  陈黎斌  朱庆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32-11134,11137
[目的]通过现代饮料加工技术,优化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方法]以碎米为主要原料,经烘烤、磨浆、糊化、酶解糖化后与全脂奶粉混合,再经乳酸菌接种等工艺生产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优化该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试验确定了生产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糖化55℃,50min,葡萄糖淀粉酶加酶量65U/g,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种配比为1:1,发酵时间9h;稳定剂组成为海藻酸钠0.02%,瓜尔豆胶0.02%。单甘酯0.04%(质量分数)。[结论]该工艺制备的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产品呈均匀的流体状,无分层现象;色泽为乳白色或浅灰色,酸甜可口,具有大米和牛奶经乳酸发酵产生的独特香味。  相似文献   

15.
胡燕  陈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03-7704,7707
[目的]对用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为利用茶叶浸提液发酵制备饮料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茶叶为原料,加入100倍的水,在60℃下浸提15 min,浸提液中加入糖、乳粉等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乳酸菌发酵的几个因素(乳酸菌接种量、加糖量、加乳粉量、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乳酸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叶浸提液中加蔗糖量为8%,加乳粉量为13%,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6 h。[结论]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茶饮料,既有茶的各种香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又有酸奶的营养成分,而且风味好、品质佳,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饮品。  相似文献   

16.
白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84-14386
[目的]研制一种枸杞蛋黄乳饮料。[方法]以蛋黄、枸杞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对枸杞蛋黄乳饮料进行了制备,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其制备工艺与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枸杞蛋黄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2℃,蛋黄液与枸杞汁(1∶1,V∶V)的混合液15 m l,脱脂奶粉6.00%,白砂糖7.00%,卡拉胶0.03%。在该发酵工艺条件下,产品质量较好。[结论]为人类的健康饮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渣酵素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乳酸菌发酵菠萝皮渣制备菠萝皮渣酵素。[方法]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运用Box-Behnken Design 8.0.5v响应面法优化制作菠萝皮渣酵素的工艺参数。[结果]菠萝皮渣酵素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3℃,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时间16.5 h。按上述工艺制得的菠萝皮渣酵素颜色均匀,酸甜适口并伴有发酵香味,有光泽。[结论]研究可为菠萝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智伟  郑二丽  许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75-12676,12678
[目的]结合绿茶和牛奶的双重有益作用,研制集营养与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绿茶酸奶.[方法]试验以全脂奶粉和超微绿茶粉为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经发酵研制出一款绿茶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试验表明,绿茶粉的最佳的添加量为0.3%,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h,在4℃下可以贮藏5d.[结论]试验研制出的绿茶酸奶色泽均匀,呈淡绿色,组织细腻,略带绿茶的清香,酸甜适中,兼有营养与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花粉破壁技术及其发酵饮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尾松花粉为主要原料,对利用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的破壁技术及花粉发酵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适当的发酵处理,花粉破壁率可达89%左右,溶液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比高温高压处理的提高65%。该饮品即冲即饮,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乳酸活性菌,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新型保健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