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谈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山东省新泰市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每年都在2.7万hm2左右。但过去对玉米秸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近年来,我们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经验。1.综合效益(1)经济效益显著。秸秆还...  相似文献   

2.
3.
4.
5.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分析了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现状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步伐,现阶段、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视,为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状况,通过国内各地及河南省安阳市的试验,分析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结合近几年我国各地及该市对此项技术的应用情况、采取措施及实施情况,分析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安阳市玉米秸秆还田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秸秆还田应用的影响,介绍了一些具体做法,提出了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的必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就是在玉米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直接将留在地里的玉米茎秆就地粉碎并抛撒地表,或人工喂入铡切后抛撒地表,补氮后翻耕入土。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积极推广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到2009年底,全市拥有拖拉机近24万  相似文献   

9.
10.
1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洒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玉米茎秆打成圆捆后直径与捆绳张力的关系对打捆质量具有较大影响。为此,通过对打捆后的玉米茎秆进行模拟简化,引入基本假设并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成捆直径与捆绳张力的定量关系。同时,选取完熟承玉18号玉米茎秆作为试验材料,对捆扎后不同直径的圆捆进行试验,测量捆绳张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圆捆直径的增加,捆绳张力呈非线形增大。本试验对玉米秸秆的切断、铺放及捡拾打捆等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变速升温对玉米秸秆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秸秆的变速升温及传统匀速升温热解试验,对不同热解形式下生成的生物炭、生物油及热解气进行检测分析,探究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玉米秸秆减速升温生物炭得率和热解气得率分别为29.82%和27.49%,而加速升温的产物中生物油所占比例较大。通过热重试验及气相检测,发现不同的升温设置改变了生物质热解进程。此外对非冷凝气体进行气相检测分析发现,CO、CO2先于CH4溢出,而H2的溢出浓度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生物油主要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减速升温所制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为小分子物质,大分子有机物含量很少,而加速升温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多环芳烃。通过对产物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的热解时间下,减速升温速率设置不仅可以保证热解产物中较高的生物炭得率,且热解气得率比匀速升温试验增加4.49%,生物油相得率减少4.51%,且稠环芳烃含量较少。优化升温速率设置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生物质热解工程中的炭气油联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穗茎兼收割台切碎装置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穗茎兼收割台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横置滚筒式茎秆切碎装置,并对其切碎性能及割台摘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切碎装置工作原理的分析,确定在拉茎速度与切碎滚筒转速比值一定的条件下,以机器作业速度、动刀切割前角、切碎滚筒转速为自变量,以玉米果穗损失率、籽粒破碎率、籽粒损失率、茎秆平均切段长度和几何标准差为试验指标,利用Box-Benhnken Desig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了3因素3水平正交旋转组合田间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作业速度和切碎滚筒转速与5个试验指标有二次非线性关系,动刀切割前角仅与茎秆平均切段长度、几何标准差有二次非线性关系,因素的交互项中仅机器作业速度与切碎滚筒转速的交互项对籽粒破碎率、茎秆平均切段长度有显著影响。对切碎滚筒转速进行圆整,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机器作业速度为1.35m/s,动刀切割前角为52°,切碎滚筒转速为1350r/min,此时果穗损失率为1.1%,籽粒破碎率为0.23%、籽粒损失率为0.74%、茎秆平均切段长度为30.73mm、几何标准差为1.28。与田间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回归模型有很好的可靠性。将最优组合试验结果与优化前的参数组合(机器作业速度为1.11m/s,动刀切割前角为53°,切碎滚筒转速为1657r/min)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优化后较优化前果穗损失率降低0.4%,籽粒破碎率降低0.784%,籽粒损失率降低1.318%,茎秆平均切段长度缩短12.20mm,几何标准差减少0.34。优化后试验指标低于标准规定的指标值,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述秸秆还田技术在改善耕地地力及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综述秸秆还田的主要作业模式以及各自的特点及优势,详细介绍秸秆还田机具的具体种类,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及相关机具的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东北一熟区、水旱轮作稻区、双季稻区三大稻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的研究进展,从水稻收获、耕整地两个作业环节指出各区域实施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待解决问题。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已经基本满足农艺要求;东北一熟区的秸秆直接还田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秸秆韧性强、秸秆量大,造成秸秆粉碎抛撒不均匀问题,导致后期整地困难及春季泡田搅浆后秸秆漂浮严重问题,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南方双季稻及西南稻区由于地势限制导致的机收水平低问题,也同样限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配套机具发展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研究解决稻田秸秆还田关键机具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进行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加工非常有必要。为此,对茎叶分离的关键机构—剥叶机构进行了试验研究。依据自行设计的剥叶试验装置,选取影响剥叶效果的主要因素喂入速度、剥叶辊转速、剥叶板间隙、剥叶板夹角为试验因素,以剥叶率为试验评价指标,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4个试验因素对剥叶率的影响规律模型。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为:喂入速度1 m/s、剥叶辊转速1 000 r/min、剥叶板间隙24 mm、剥叶板夹角15°。  相似文献   

18.
东北稻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机具作业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产增效的重要方式。东北稻区存在秸秆量大、收获时秸秆含水率低、切碎抛撒难等问题,既影响秸秆还田质量,又进一步影响后期耕整地和插秧作业质量,亟需研究适用于东北稻区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模式,改善秸秆还田和耕整地作业质量,支撑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本研究在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试验,共设4种模式,即:对照CK(秸秆不还田,秋翻+春搅浆)、还田处理1(秸秆还田,秋翻+春搅浆)、还田处理2(秸秆还田,秋翻、秋旋+春平地)、还田处理3(秸秆还田,秋旋埋+春平地)。试验选取不同模式各作业环节的配套机具,并监测不同模式的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机具作业效果。2年的试验检测表明,3种秸秆还田模式均能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并满足水稻插秧前的地表作业要求,能够保证正常的插秧作业和水稻返青。其中,还田处理3的综合还田效果相对最优,能实现较好的地表平整度、泥浆度和植被覆盖率;还田处理2与还田处理1相比,增加秋季旋耕作业,春季改用无动力平地作业,2年的数据尚未显示能显著改善插秧前地表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霉变玉米的利用率,降低对畜禽动物的危害,提高食品安全程度,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设计了一种玉米除霉成套设备,对霉变表皮分离装置、分离风口装置、过滤收集装置等进行创新设计,通过一体式电控箱对整机进行联动控制。设备对玉米霉变物质的分离率超过98%,进料效果好、不堵塞、操作简便,可通过更换不同数量的钢丝轮用于不同霉变率和不同大小的玉米,具有灰尘少、劳动环境好的优点,适合各种畜禽养殖场使用。  相似文献   

20.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成为发展热点。为此,总结了该种机型的发展现状,简单介绍了几种较成熟机型的性能及特点。基于现状,论述了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并指出该种机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