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檫树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树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檫树在2年生前生长较为缓慢,2年生后生长迅速,其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4年、第3年和第8年,数量成熟期为20年.在现行造林密度条件下,6~8年、16年生时进行适当的间伐是非常必要的,而16年左右需再次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以满足林木对营养空间的充分利用.如在培育过程中,无采取任何调节林分密度措施,则16年生后可采伐利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合理的造林密度不仅有利于幼树生长,减少造林、管理投入,而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金沙江热河谷区域,其造林初植密度以每公顷3333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地”和“树”这对矛盾之中,整地是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树木成活生长的最有力的基本措施。整地粗放或失当往往是造林成活率低,幼林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而根据地区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细致整地则是使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抗旱造林是我国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的造林方式。其造林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我所自1996年以来与西藏山南地区技术合作,重点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林木生长的关键制约因子是土壤的水分。以林木生长的最佳生理平衡为基础,通过人工调控措施,在空间、时间上对有限的降水资源进行分配,为林木在干旱条件下创造出适宜的水环境,使林木保持水量平衡,达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为荒山造林所需,开展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定量选择研究。以银合欢、念珠相思、黄豆树、加勒比松、山合欢为参试树种,造林5年后,进行高、径及冠幅生长分析。依据测定数据,制定出本区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选择标准。其数量选择标准为27480。用此标准对参试树种进行反馈选择,评选出银合欢、黄豆树、加勒比松为元谋干热河谷区的造林树种。文章除论述元谋干热河谷区的自然条件、参试树种的高、径生长状况和分析结果外,还详细介绍了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困难山地生态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黄牛石林场的造林实践,对造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困难山地的生态造林,除采取常规的造林技术外,还要因地制宜做好改土、保水、选树、科学配置树种、苗木特殊处理、适时栽植、做好补植、合理保水和科学抚育等措施,才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使林木生长良好,从而保证造林成功.  相似文献   

7.
造林前整地     
造林前整地能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加快林木成长。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通过整地可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所以细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岩溶地区植被结构优化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岩溶地区采用墨西哥柏、川滇桤木、清香木、紫花苜蓿等16个树(草)种进行的12种配置模式试验表明:合理的乔灌草配置,有利于长短结合科学经营,前期牧草生长迅速,能很快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并为牲畜提供大量的饲料,林木长大郁闭度增加后,牧草生长衰退,逐渐转向以经营林木为主。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了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种间共生性良好的优化造林模式8种。  相似文献   

9.
杉木与红豆树纯林、混交造林试验,采用不同造林密度,林木生长经过8年的经营管理,通过调查可知:8年生的杉木与红豆树纯林林木生长量分别平均树高为6.7m、5.6m,胸径粗为7.1cm、6.0cm,树冠大为4.2m、4.6m,郁闭大为0.7、0.8.8年生的杉木与红豆树混交林林木生长量分别平均树高为7.5m、6.3m,胸径为7.8cm、6.6cm,树冠为4.5m、4.8m,郁闭度为0.9.杉木与红豆树混交林比纯林的平均分别树高大10.4%、3.2%,胸径粗1.2%、20%,树冠大11.9%、2.2%,郁闭度大28.5%、12.5%.  相似文献   

10.
元谋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定量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为荒山造林所需,开展抗旱耐热造林树种的定量选择研究。以银合欢,念珠相思,黄豆树,加勒比松,山合欢为参试树种,造林5年后,进行高,径及冠幅生长分析。  相似文献   

11.
姚敏  李锡泉  林坚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30-33,57
以湖南省洞口县月溪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林优材更替前后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更替模式(新造杉木纯林)和2#更替模式(新造杉木+樟树混交林)的地表径流量、泥沙流失量都比3#更替模式(CK,未砍伐杉木过熟林)大2~3倍;前者实施了挖穴造林,破坏了地表土壤结构,但水土流失系数没有超出允许浸蚀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坡面径流场和三角形-梯形复合测流堰方法,观测了芦花冲小流域多功能防护林林地的径流、泥沙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多功能防护林体系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不同造林模式林地同对照比较,坡面径流量减少17.75%~77.41%,泥沙流失量减少55.24%~89.83%,土壤容重减少3.00%~30.30%,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2.67%~75.55%。应用世行多功能防护林造林模式营造林3~4a后,林地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al analysi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s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of closurearea in Chao Guanxi Gou, Miyun County, Beij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rough more than twenty years of hillclosing afforestation since 1983, canopy closure has improved almost by 0.2; forest cover rate has raised from 7.2% to 93.8%; biodiversity, tree biomass and vegetation community have increased to a great extent.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canopy closure before hillclosing afforestation in this area, it has improved to over 0.4 in average and increased by 0.1-0.2. The forest coverage degree has reached more than 90%. Consequently, the forest plays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intercepting precipitation, improving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soil, decreasing the surface runoff, and preventing soil and water loss.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详细分析,具体提出适合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6):544-548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有益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本文宗旨是探讨森林涵养水源的机理,筛选涵养水源功能最佳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西部选择典型低山丘陵区,根据其立地类型试验构建了樟子松纯林、樟子松蒙古沙棘林、蒙古沙棘林、云杉落叶松林、小黑杨林、灌木柳林等6种水土保持林示范模式,并对其生长状况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各类试验林总体成活率为87%,保存率为82%,模式区内林木覆盖度已达70%,开始发挥效益:试验前原来的19条水流沟中15条发展沟已变为稳定沟,模式建立成型后较对照减少地表径流量39.7%~95.9%,减少土壤流失量63.7%~99.5%,减少肥料流失量63.9%~99.5%;与造林前土壤养分含量相比,模式区有机质含量提高46%~59%,有机氮提高24%~52.2%,有效磷提高48.6%~60.7%;试验区内物种多样性较试验造林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山区杨树造林的最佳方式,提高造林成效,2002年3月在建始县高坪镇采用带根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插干苗造林3种不同的栽植方式对MD19等10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根苗造林的效果最好,造林后能迅速成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生长最好;无性系中以MD19、MD110生长最快,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集水造林林分水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集水造林通过增加植树带汇流量改善了林地土壤水分环境 ,从而影响到林分物质生产水平。根据不同集水造林密度对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改善程度与林分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 (水分生产力 ) ,以“双优”模式标准 ,可以确定出合理的集水造林密度。供试的 5年生和 1 0年生刺槐林 ,分别以小于 1 0 0 0株·hm-2 和不大于 840株·hm-2 为合理的集水造林密度 ,其林木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 6 71 4 4g·kg-1和 1 2 1 6 32g·kg-1,符合“丰产理想株型”模式标准 ;林分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 8 4 1 0 3kg·hm-2 ·mm-1和 2 1 6 6 46kg·hm-2 ·mm-1,实现了“最佳群体结构”模式标准。在发展“节水”型林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 ,这种以水分与林分物质生产的关系为理论依据 ,确定造林密度 ,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菌用林不同造林模式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长辉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52-54,78
采用随机配置设计 ,对比分析了不同造林模式菌用林的林分生长、经济效益及培肥改土效果。结果表明 ,不同造林模式以火力楠杉木混交林为最佳 ,其次是闽粤栲杉木混交林 ,这 2种造林模式不仅林分生长良好 ,能在短时期内获取一定数量的菌用材 ,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培肥土壤、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等生态作用 ,可在食用菌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