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氮肥施用是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脱氮作用可使土壤中下渗的剩余氮素得到消散与净化。采用硝化抑制剂可消除针对土壤氮素转化运移研究中硝化、反硝化作用的交叉影响,而硝化抑制剂的应用,又可能对土壤硝态氮的测定产生影响。选择测定硝态氮的常用方法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应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硝态氮测定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双氰胺明显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态氮产生干扰影响,对酚二磺酸法测定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氢醌对土壤中尿素氮系列的影响及其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取白浆土和冲积性砂壤土0—20cm的耕作土壤为试样,进行了氢醌对土壤脲酶活性动态,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土壤脲酶活性动态,土壤尿素氨挥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氢醌对土壤脲酶活性、尿素氨挥发和硝化强度的抑制率,同土壤脲酶活性大小和培养时间成负相关,同氢醌浓度成正相关;(2)砂壤土中比粘壤土中尿素分解速度快,氨挥发强度大,硝化速率快;(3)在麦秸还田土壤中,脲酶活性增高,尿素分解速率加快,从而降低了氢醌的抑制效应。同时,由于麦秸的“氮因子效应”而弥补了氢醌失效后可能造成的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3.
氮素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云南省玉溪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下,铵态氮、尿素施入土壤中的转化,使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研究不同形态氮及其比例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以及施用秸秆、油饼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尿素其水解和硝化过程约在施肥后的1个月内完成,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随时间逐渐下降,1个月后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氨含量都降至痕量水平;硝化抑制剂对铵态氮硝化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铵态氮、硝态氮对烤烟产量没有影响,秸秆、油饼则显著降低烤烟产量。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91-794
为研究核桃青皮对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明确其对土壤氮转化效应,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施入不同用量的核桃青皮时,土壤中硝态氮、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核桃青皮确实有一定的硝化抑制效应,且核桃青皮量是尿素2倍的比1倍的硝化抑制效应明显。综合考虑,在土壤中施用200%核桃青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硝化抑制剂的微生物抑制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硝化作用是导致我国农业氮肥利用率低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且对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硝化抑制剂可通过选择性抑制土壤硝化微生物的活动,有效减缓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硝化作用负面效应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近年来,分子生态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研究硝化作用及抑制机理。本文综合论述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3,4-甲基吡唑磷酸盐、2-氯-6-三氯甲基吡啶和乙炔等)的作用机理和特征,特别是不同抑制剂对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影响差异,同时总结了利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乙炔和烯丙基硫脲等)在硝化作用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以期为深刻认识和理解土壤硝化作用和硝化抑制剂作用机理,合理利用硝化抑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种类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菠菜的营养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双氰胺与单供氮肥相比,可显著提高菠菜的生物量,降低菠菜可食部位的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的安全品质;另外可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和降低硝态氮的积累,从而降低蔬菜生产中氮肥污染生态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塑料温室环境中,对加(NH4)2SO4处理的砂质粘壤土培养12周,以研究作为硝化抑制剂的伽马射线(100、200和300Krad)和双氰胺(5和10mg/kg)的效果。经伽马射线或双氧胺处理的土壤,其硝化作用降低。双氰受处理的土壤,在培养期间使用5和10mg/kg浓度无显著差异。经伽马射线300Krad处理的土壤,硝化率显著低于用5和10mg/kg双氰氨处理的硝化率。土壤经伽马射线和双氰处理后,  相似文献   

8.
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菠菜安全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种类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菠菜的营养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双氰胺与单供氮肥相比,可显著提高菠菜的生物量,降低菠菜可食部位的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的安全品质;另外可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和降低硝态氮的积累,从而降低蔬菜生产中氮肥污染生态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氮肥1.土壤中有机氮的利用土壤中大量的有机氮,必须经过水解、氧化,还原等过程,以及微生物作用分解放出氨形成铵盐,或放出硝酸形成硝酸盐才能被植株利用。①氨化作用。有机态氮化物在氨化细菌等相关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在嫌气条件下,生成可被植株直接利用的铵盐,适宜的土壤pH值为6.6~7.5之间。②硝化作用。上述氨化作用生成的氨在土壤通透性良好的条件下,在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作用下生成硝酸,进而形成可被植株吸收利用的硝酸盐。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9之间。由此可见,在pH值<6.0的酸性土壤中,有机氮的氨化及硝化作用实际上相当弱…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白洋淀地区"淀中村"垃圾堆周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对土壤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堆周边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TN、TP、氨态氮、TOC含量明显增加,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随之发生变化。试验对距离垃圾堆0-60 m范围内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发现0 m处土壤的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分别是对照的9.42倍和4.33倍。随着与垃圾堆距离的增加,土壤中氨态氮和TOC的含量逐渐降低,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也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并且二者与氨态氮和TOC含量变化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功能性复合肥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将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与氮、磷、钾原料一同制备的功能性复合肥施用于小麦,统计冬小麦产量并计算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功能性复合肥能够增加盐碱地小麦产量,提高其籽粒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通过计算籽粒养分利用率(籽粒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施入氮、磷、钾量),腐植酸钾、氰氨化钙及锌三种物质能够促进氮、磷、钾从肥料向籽粒中转移。  相似文献   

12.
Replant diseases in strawberry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are serious problems for its sustainable production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on pathogenic fungi in Petri dishes and on sterilized soi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lcium cyanamide had an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ree pathogens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plates. Among them,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Rhizoctonia solani was the highest. 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cyanamide was increased from 0.1 to 10 mg/mL, the inhibition rate on mycelial growth increased from −1.43% to 100%. Inhibitory effects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also existed on Petri dishes but to a lesser extent. Similar results were also observed in sterilized soi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cyanamide in sterilized soil was 0.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was 68.46% and 54.46%,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increased quickly as the soil moisture changed from 10% to 40% for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from 10% to 60% for Fusarium oxysporum.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could be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3.
李卓勇  梁家作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0):1238-1240
【目的】研究双氰胺(DCD)对赤红壤中氯化铵硝化抑制效率的影响,为提高赤红壤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肥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双氰胺6个土壤浓度梯度处理,采用室内好气恒温培养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赤红壤中添加DCD在同一培养时间均能显著降低土壤较高的铵态氮含量,提高硝态氮含量。但添加0.6%~1.0% DCD对氯化铵抑制作用效果相差不大。赤红壤中添加DCD对氯化铵的硝化抑制效率有3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1~3 d,第2个高峰期在28 d,第3个高峰期在45 d。【结论】DCD双氰胺与氯化铵配施能有效抑制氯化铵的硝化作用,氯化铵在赤红壤上使用时以配施0.6% DCD为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分别于烟苗移栽后25、50、75 d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研究施用氰氨化钙、生物炭和微生物肥+饼肥3种土壤改良剂对植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微生物肥+饼肥的土壤速效钾较对照分别提高31.80%和12.52%,施用氰氨化钙的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分别降低7.30%和2.01%;烟苗移栽后75 d,施用改良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11.79%~15.38%、19.10%~25.14%,施用氰氨化钙的最高,生物炭的最低;施用改良剂土壤的中性磷酸酶较对照提高6.96%~14.96%,施用微生物肥+饼肥的最高,施用氰氨化钙的最低。从综合效果来看,施用生物炭改良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氰氨化钙防治桃树流胶病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氰氨化钙对桃树流胶病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结合秋季施肥,于桃树盛果期增施氰氨化钙250 g/株,能明显增加0~40 cm土层根系数量,叶片厚度增加25.63%以上,叶绿素含量提高25.33%,改善了桃树的营养生长状况。桃树流胶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连续施用可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16.
硝酸钾和石灰氮打破苹果和葡萄自然休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打破苹果、葡萄的自然休眠。[方法]用浓度为1%、3%、5%、7%和9%的硝酸钾涂抹苹果品种嘎拉的休眠芽,用浓度为2倍液(石灰氮与水的重量比为1∶2,下同)5、倍液和8倍液的石灰氮涂抹葡萄品种巨峰的休眠芽,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钾、石灰氮打破果树自然休眠的效果。[结果]2006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7%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分别为72.00%和69.33%;2007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为78.33%。2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巨峰休眠芽的效果最好。[结论]浓度为5%和7%的硝酸钾打破苹果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葡萄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冷浸田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水稻田,通过合理的氮肥管理,以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肥用量和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西南地区冷浸田合理的氮肥管理提供依据.试验设5个氮肥施用水平:0(N0),90(N90),120(N120),150(N150),180(N180) kg/hm~2, 3个氮肥运筹方式,即底肥:分蘖肥:穗粒肥氮肥施用比例分别为60∶40∶0(T1),40∶60∶0(T2)和40∶20∶40(T3),以及控释氮肥1次施用处理(T4).结果表明, N120,N150和N180处理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N0和N90处理,其中以N150处理稻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 466.65 kg/hm~2和30.75%,氮肥的回收利用率比N120和N180处理高2.37,3.54个百分点,且N150处理水稻收获指数显著高于N120和N180处理. 3种氮肥运筹方式及控释氮肥处理间水稻产量、生物量及籽粒氮素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氮肥采用底肥∶分蘖肥∶穗粒肥=60∶40∶0处理,水稻收获指数、结实率、每穗粒数均高于其余氮肥运筹及控释氮肥处理.鉴于西南地区的冷浸田氮素水平和基础地力较高,施氮量宜为120~150 kg/hm~2;氮肥运筹以普通尿素按底肥∶分蘖肥∶穗肥=60∶40∶0施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壤盆栽法,研究了双氰胺(DCD)、硫脲(THU)和硫脲甲醛树脂(TFR)以及包硫尿素(SCU)对土壤氮素形态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不施氮(CK)、单施尿素、包硫尿素(SCU)、以及尿素分别与DCD、THA、TUF的3个浓度梯度(分别按尿素用量的0.5%、1%、2%)配合施用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随添加浓度的增加,硝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高剂量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土壤NO3--N含量,在2%添加浓度下,DCD、THU、TFR的土壤NO3--N浓度分别比单施尿素降低29%、22%和14%,对土壤表观硝化率的抑制强度也是2%DCD> 2%THU> 2%TFR;SCU处理与2%DCD作用强度接近,且在施用早期就体现抑制效果,并在追肥后第74d土壤表观硝化率显著低于使用硝化抑制剂的处理(P<0.05);硝化抑制剂和SCU都可以使土壤NH4+-N含量稳定在较高的水平,抑制剂用量越多,土壤NH4+-N含量越高;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DCD模式,均可提高小麦产量,且在0.5%、1%、2%添加浓度,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THU在1.0%和2.0%添加浓度,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尿素,但增产效果次于DCD。总体上,包硫尿素(SCU)比硝化抑制剂在控释氮素方面效果更持久,而3种硝化抑制剂中,在控制土壤NH4+-N转化、土壤硝化抑制方面,DCD和THU优于TFR;作为外源添加物的抑制剂长期应用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不同硝化抑制在土壤中的形态归趋和长期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化学氮肥添加硝化/脲酶抑制剂和生物质炭均可起到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或气态损失的作用。为研究以有机氮素和无机氮素复合系统的养殖肥液为主体的新型肥料对减少氮素损失的作用,在控制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不同种类的抑制剂和抑制剂组合方式:养殖肥液单施(CK)、尿素单施(U)、养殖肥液+双氰胺(DCD)、养殖肥液+氢醌(HQ)、养殖肥液+双氰胺+氢醌(DCD+HQ)、养殖肥液+生物质炭(B),探究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单施或配施及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养殖肥液施用后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2O-N累积排放量抑制率呈现DCD+HQ > HQ > DCD > B,抑制率依次为21.97%、19.39%、18.55%和10.71%;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依次为DCD+HQ > DCD > HQ > B > CK > U;土壤氮素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K > HQ > B > DCD+HQ > DCD > U。研究表明,DCD+HQ抑制剂组合模式更加有利于防控养殖肥液灌溉过程土壤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石灰氮对设施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约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日益严重。石灰氮兼有肥料和农药的特点,在设施农业领域得到了深入研究。现从石灰氮在设施土壤上的施用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对设施蔬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石灰氮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设施土壤科学施用石灰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