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观音肥料主效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9(3)^4田间试验,探讨N、P、K、RC等4个肥料因子及其组合对铁观音茶树生长、鲜叶产量和成茶品质的影响效应的结果表明:①N、P、K、RC在铁观音不同生长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幼龄期K是茎粗增长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P;成龄期N是产量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K;K是成茶品质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RC。有机无机肥配施,适当提高钾肥的施用比例,是铁观音施肥的一个重要特征。②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不仅能促进铁观音茶树的速生快长,提高茶叶产量,且能增进成茶品质。产量与品质兼优的施肥组合为N3P1K3RC2或N2P1K2RC3,并得出了可供成龄铁观音红壤土茶园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半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象因子对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各气象要素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不同,在大豆生长发育中日照时数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直接正效应排在第一位(野生大豆出苗-开花阶段除外);各生长发育阶段均存在0.5左右的剩余通径,表明还存在未分析的气象因子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法快速测定茶多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讨论了3种低成本自制工作电极——银电极、碳糊电极和玻碳电极在茶多酚含量测定应用上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茶多酚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行为,发现所制银电极不适宜检测茶多酚,碳糊电极、玻碳电极的氧化电流峰值与茶多酚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制玻碳电极测定绿茶茶样中的茶多酚含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较碳糊电极好。与国标方法相比,碳糊电极、玻碳电极检测茶多酚所需时间大大缩短。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可应用于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测定,从而为快速、低价、便捷检测茶多酚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南天然橡胶集团新中分公司2006~2011年橡胶产量和生育期内气象因子的统计和分析表明,影响橡胶树胶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和气温。当气温在 26.3~26.5℃,日照时数在165.18~166.76 h,地温在30.53~31.43℃范围内,能获得较大的胶乳产量。  相似文献   

5.
气象因子对大豆主要贮藏蛋白组分及亚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同年同地点分六个播期种植,考察了整个生长期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的气象因子(总积温、总日照时数、总降水量、日均温差和日均相对湿度),对春大豆和夏大豆籽粒总蛋白以及主要贮藏蛋白组分、亚基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大豆籽粒总蛋白含量以及组分、亚基相对百分含量会随播期的改变而变化。(2)整个生育期间,5个气象因子极显著影响20份大豆总蛋白含量,对春大豆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也达极显著水平,仅总积温、总日照时数和总降水量对夏大豆总蛋白含量影响达显著水平。(3)整个生育期的总积温和总日照时数与20份大豆蛋白11S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显著负相关,总积温与20份大豆蛋白7S含量显著正相关;但气象因子对春、夏大豆的7S、11S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的影响不显著。(4)整个生育期间气象因子对各组分亚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夏大豆各蛋白组分亚基的相对百分含量受两个生育时期的气象因子的影响皆不显著,而春大豆许多蛋白亚基相对百分含量受两个生育时期的气象因子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又叫茶单宁,是茶叶的重要组成成分,因为具有多种特殊疗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广泛地应用在医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医学试验,人们已经确认的茶多酚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加强体内维生素的积累和利用;具有解毒功能,使有毒金属离子还原成无毒金属离子,丧失其毒害作用;抑制动脉血管硬化,减少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抗菌杀菌作用,绿茶因茶多酚含量高比红茶效果好;对恢复甲状腺正常机能,产生积极作用;抑制基因突变,避免产生癌细胞;抗衰老作用,主要是对过氧化酶活性产生影响,操纵物质…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自然色变影响因子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勇 《茶叶科学》1999,19(2):156-158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因而它自己也容易氧化变色。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如何防止产品的氧化变色,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茶多酚自然色变影响因子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1 茶多酚不同含量水平产品的自然氧化色变情况若将提取的茶多酚产品,其含量为30%~50%的称作TPⅢ,含量在80%以上的产品称作TPⅡ,含量90%以上称作TPⅠ,试验表明,TPⅠ、TPⅡ中的茶黄素要比未经纯化的TPⅢ提高7~9倍,茶红素提高2~3倍,茶褐素提高4倍。在放置过程中,茶多酚产品还容易潮解,其中的茶红素和茶褐素…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PSS及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利用及其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涵盖暗棕壤、草甸土、黑土、棕壤、白浆土、黑钙土、沼泽土、栗钙土、栗褐土等9个土壤类型。耕地利用率达到60%以上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褐土和黑钙土;草甸土、栗褐土、风沙土、棕壤、栗钙土和白浆土的耕地利用率在30%以上。土壤养分指标与气象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土壤养分与热量因子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从宏观上分析,黑龙江省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指标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年平均温度、≥10℃有效积温和无霜期等热量指标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结合成土过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可以说明在平均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不利于养分指标的积累,土壤肥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不同鲜叶嫩度与高香型铁观音品质形成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三种不同的鲜叶采摘标准,即小开面二、三叶,中开面二、三叶,大开面二、三叶,经加工后其品质表现有所差异,得出生产高香型乌龙茶最适宜的采摘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种期油菜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善立  官春云 《作物研究》1994,8(3):31-34,38
将甘蓝型油菜不同熟期品种播种期试验资料与气象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期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和积温,关键时期是冬前苗期。播种期影响油菜产量的递进轨道是:播种期→生育期→苗期光热积累→冬前苗期长相→经济性状→产量。  相似文献   

11.
茶树鲜叶含硒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福建三茶区茶树鲜叶含硒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有效态硒含量是影响茶叶含硒量的主要因素,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上种植,由于土壤中的有效态硒含量不同,茶树鲜叶含硒量竟相差11倍(黄品种)和18倍(水仙品种);其次是茶树品种间的差异,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含硒量高低相差近4倍;第三是季节间的差异,茶树鲜叶含硒量表现为头、四茶显著高于二、三茶,高低相差为2倍左右。茶叶加工过程对茶叶含硒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是红茶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以工夫红茶发酵在制品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特性检测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构建发酵中茶多酚含量的预测模型.探讨了发酵中电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标准化预处理和变量筛选算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茶多酚最敏感的电参数为并联等效电容(Cp)、损耗因子(D)和电抗(X),且集中在低频范围(0...  相似文献   

13.
光质对茶树愈伤组织中茶多酚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井43成熟茶籽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测定茶多酚含量(T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次生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的光质处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中茶多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因光质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异。蓝光处理下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各处理1~10d茶多酚含量增加,10~20d降低,蓝光处理下茶多酚含量低于对照,红光处理则高于对照,而绿光、黄光对其影响不显著;白光处理下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红光处理下活性则显著低于各组处理;白光处理CAT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而绿光和黄光可能不利于CAT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Stability of tea catechins an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green tea extracts as affected by boiling-treatment from 1 to 5h were studied.Green tea catechins were partially epimerized from epi-form to nonepi-form under boiling-treatment.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of the samples under the boiling-treatment for 1 to 4h showed the sa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ing with the untreated sample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P > 0.05) of total catechins when the green tea extracts were boiling-treated for 1 h.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P > 0.05) reduction of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when the samples were boiling-treated for 1 h,no significant (P > 0.05) reduction of the scavenging ability against DPPH and O2-when treated for 2h,and no difference on scavenging ability against OH when treated even for 5h.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iling-treatment for 1h had limited effect on total catehins and phenols content in green tea extracts.Green tea extracts still remained excellent in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fter boiling-treated for 1 h.  相似文献   

15.
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研究燃气式滚筒杀青机的投叶量与转速对铁观音毛茶品质成分影响。结果表明,滚筒杀青机每筒投叶3 kg转速16 r/min时成茶的含水率最低;当转速为16 r/min时,每筒投叶3 kg和5 kg所制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转速的提高,每筒投叶5 kg处理的茶多酚总量较投叶3 kg处理显著减少;每筒投叶量3 kg和转速28 r/min交互作用对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最大;同时,以上2种不同投叶量与不同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咖啡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是每筒投叶3 kg比5 kg对咖啡碱含量影响略大。因此,杀青时选择适当的投叶量和转速参数指标,对安溪铁观音的生化品质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冲泡条件对福鼎白茶茶汤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白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冲泡条件对其茶汤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冲泡温度、时间、次数能够显著影响福鼎白茶茶汤茶多酚含量,而不同因素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较不规律;茶汤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冲泡温度方面显著正相关,而在冲泡时间和次数方面相关性较弱。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汤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冲泡温度>冲泡次数>冲泡时间,最高茶多酚含量(146.37 mg/g)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时间7 min、冲泡次数1次、冲泡温度100℃。各因素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顺序为: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冲泡次数,最高清除率(93.59%)的冲泡条件为90℃下冲泡5 min、冲泡1次。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的抗氧化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产的普洱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儿茶素(GC,1),(-)-表儿茶素(EC,2),(+)-儿茶素(C,3),杨梅素(4),没食子酸(5),山奈酚(6),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7),山奈酚-3-O–芦丁糖甙(8),槲皮素(9),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10)以及2,5-二羟基苯甲酸(11)。其中,化合物6~11为首次从普洱茶中分离得到。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3、5的活性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接近。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比较分析表明,简单儿茶素(2,3)和简单酚类化合物(5)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接近;黄酮类化合物(4,6,9)次之,黄酮类配糖体(7,8,10)及化合物11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氮肥施用时期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与前期施氮相比,后期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和三种醇溶蛋白组分的含量。品种对B、C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施用时期大,而籽粒蛋白质和D醇溶蛋白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施用时期的差异引起的。生育后期施用氮肥增加β-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加工出富含儿茶素类含量的茶叶,本试验探索了提高茶树鲜叶儿茶素类含量的不同光质萎凋工艺。试验以茶树新品系HK-2和HK-3为材料,采用白光(CK)、红光、黄光、蓝光、紫光光质进行萎凋,于照射0、2、4、6、8、12、24 h时取样,利用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简单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儿茶素(C)]和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含量的测量。结果表明,与白光组CK相比,HK-2品系茶树鲜叶采用4 h的蓝光萎凋工艺,简单儿茶素含量显著增加了21.64%,6 h的蓝光萎凋工艺EG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的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3.31%、38.56%和35.78%;HK-3品系茶树鲜叶采用12 h的蓝光萎凋工艺EGCG含量显著增加了33.18%,6 h的蓝光萎凋工艺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5.49%、35.83%和38.51%。以7种儿茶素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萎凋能调控茶树鲜叶在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其中蓝光萎凋6 h处理是提高茶树鲜叶儿茶素类含量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亭 《茶叶科学》2011,31(2):124-12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单独对茶叶中常见的水溶性维生素—烟酸进行了测定。具体方法为: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C18 4.6mm×150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6nm。外标法测定茶叶中烟酸的含量,检测线性关系R2=0.9915,回收率为99.38%,RSD=2.18%(n=4)。研究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茶叶提取物中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