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在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现代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在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现代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在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现代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介     
《中国梨树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在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现代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李秀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在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现代高效栽培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20339份果树种质资源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在Zmin内检索和打印出用户所需果树种质资源的来源和主要性状,并对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总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图形和图像技术建立了果树品种系谱溯源和追踪、染色体自动识别、同工酶电脑分析和果树种质资源电子地图系统,为进一步利用果树种质资源开展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现代化分析工具。该系统于1995年12月在北京通过国家科委验收,井人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为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人员、果树育种和果树生产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北方果树》2016,(3):2-2
姜淑苓,1971年10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至今。2006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党委委员、资源与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梨育种课题组组长、农业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果树产业体系辽宁创新团队新品种选育研究岗位专家。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常务理事。2009年获京郊农村经济发展"十  相似文献   

9.
园艺人物     
郭兆年研究员,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先后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任品种资源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致力于果、梨及其他果树的苹果种质资源及育种  相似文献   

10.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我国是苹果和梨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农业高校的果树资源育种工作者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研究建立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优质品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与良法配套。为此,以课题组苹果和梨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案例,就如何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971年10月16日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至今。2006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资源与育种研究中心副主任、梨育种课题组组长、农业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果树产业体系辽宁创新团队新品种选育研究岗位专家。2006年被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评为"科技合作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12.
《园艺学报》2011,38(7)
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园艺学报》2011年增刊)即日起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征文内容:有关果树、蔬菜、西瓜甜瓜、观赏园艺植物及其它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技术与生理、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期论文摘要集共收录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方面论文摘要202篇,其中果树76篇,蔬菜78篇,西瓜甜瓜23篇,观赏植物25篇,内容涉及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技术、生理生化、贮藏保鲜等。每册定价45元。欲购者请与《园艺学报》编辑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保存多样性的果树种质资源对育种、生产十分重要。我国作为世界果树起源中心之一,果树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力度,为后期育种打好基础。该研究主要阐述了种质资源作为果树育种的基础和原始材料,可以直接作为栽培品种用于生产或在育种过程中作为亲本使用。同时具体介绍了目前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3种主要方式(原生境保存、迁地保存和离体保存),进而分析了我国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存在的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缺乏系统的保存体系、种质资源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全省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状况,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果树优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最近,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果树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这次工作要求2008年11月底完成柑桔、杨梅、梨和枇杷等果树的种质资源普查工作,2009年全面完成各类果树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果树资源学报》的前身系《山西果树》,1980年创刊,2020年1月更名为《果树资源学报》,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主办。更名后的期刊,将以新起点、新方向、新发展,全面介绍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刊登有关果树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及高水平综述和评论;积极开展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7.
由安东尼、安东尼奥、盖奥利欧组成的意大利农林考察组一行3人,于10月15日首次来我所进行为期4天的果树考察。肖韵琴副所长和育种室、栽培室等有关同志,向意大利专家介绍了我省和我所果树生产和科研以及果树种质资源方面的情况,并放映了幻灯。意大利专家参观了果树育种、栽培研究室的试验区;生化研究室的组织培养实验室;苹果砧木和苹果、梨、山楂、李、杏、枣等种质资源圃;树木标本园;熊岳公社望儿山苹果园及营口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单株二维码标签的梨育种数据管理与采集系统,提高梨育种田间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对标签的制作材质、封装方法、悬挂方式等在田间适用性的观察试验,筛选出适宜梨育种群体使用的二维码标签;结合条码识别与移动终端App技术,开发出基于梨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的梨育种信息管理与采集系统,并与传统人工记录方式对比数据采集效率。【结果】适宜梨育种群体使用的单株二维码标签制作与悬挂方式为:红色覆膜铜版纸热转印树脂碳带条码,热塑封后用U型钉以统一方向固定;梨育种数据管理与采集系统实现了梨种质资源与杂交群体的基础数据存储、田间数据采集,以及文档、图片等档案的集中管理等功能;与手工采集数据方式相比,系统手持终端采集效率提高了约25%。【结论】设计的二维码标签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田间辨识度高,可同时兼容常规编码体系和手持终端的扫码识别,适宜用作梨种质资源及杂交育种群体的身份标识;研制的系统实现了梨育种信息的田间快速采集与传输,确保育种数据的统一和完整性,提高数据采集记载效率。该系统也适用于苹果、桃、柑橘等其它木本果树。  相似文献   

19.
正《果树资源学报》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本刊辟有专家论坛、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技术、果业专论、引选育种、特异资源等栏目,全面介绍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刊登有关果树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学科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促进果树资源学科研究的繁荣,推动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果树资源学报》的前身系《山西果树》,1980年创刊,2020年1月更名为《果树资源学报》,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主办。更名后的期刊,将以新起点、新方向、新发展,全面介绍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刊登有关果树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及高水平综述和评论;积极开展学科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促进果树资源学科研究的繁荣,推动社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