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谷子在不同生育时期或生产季节对水分的要求和反应不同,不违农时,适期播种,使谷子需水规律与当地自然降水规律相一致,保证谷子高产稳产,喀喇沁镇通过试验分析选择谷子适宜播期在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利用旱地水资源和指导旱地农业生产,利用PVC管材采集河南旱作区褐土原状土柱,在简易防雨棚条件下对冬小麦、夏谷子的耗水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耗水量中,丰水年型降水占77.2%,平水年型降水占67.1%,缺水年型降水占64.0%。夏谷子总耗水量中,丰水年型占同期自然降水量的97.8%,平水年型占同期自然降水量的92.1%,缺水年型同期自然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83.13%。说明在丰水、平水年型情况下,自然降水基本能满足夏谷子水分需要。从作物阶段耗水测定结果看,丰水年型情况下,冬小麦、夏谷子均存在奢侈耗水现象;平水年型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夏谷子水分需求,但突出问题是阶段性、间隙性水分缺乏,这在冬小麦上表现的更为明显;缺水年型情况下,自然降水均不能满足冬小麦、夏谷子的水分需求,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分状况制约着冬小麦、夏谷子正常播种和出苗,二是水分供应状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八、谷子微垄覆膜侧沟播栽培技术内容简介:谷子微垄覆膜侧沟播栽培技术指采用微垄膜侧沟播地膜覆盖及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轻简栽培技术于一体,实现旱地谷子集雨保墒高效生产的综合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微积流、保墒、增温作用,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采用配套轻简栽培技术,谷子单产提高30%以上,实现了谷子高  相似文献   

4.
谷子是半干旱区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稳产等特点。榆中县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水资源极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十年九旱,冬春季降水量更少,春季降水多以10mm以下的微量甚至无效降水为主,对改善土壤墒情意义不大,春季干旱常常影响谷子的播种和出苗。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谷子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黑龙江省31个县、市进行的多年谷子农业生态联合试验,并运用双重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模型挂接,建立了黑龙江省谷子区域性农业生产数学模型。初步揭示了积温降水,土壤肥力及农家肥、化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程度及相互间的变化规律,并应用模型对谷子产量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辽西北地区气象条件明显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讨谷子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三农"专项气象服务产品提供较为准确的本地温度降水指标。方法:采用谷子分期播种法,试验小区随即排列,分8期播种,每期2次重复,对谷子生育期温度、降水、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进行对比观测,选用临近的乡镇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期播种,使谷子不同生育期所处温度降水条件不同,统计分析谷子各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苗期适宜温度16.6℃,适宜降水量36.2mm;拔节期适宜温度23.3℃,适宜降水量90.6mm;抽穗期适宜温度24.0℃,适宜降水量74.0mm;成熟期适宜温度25.1℃,适宜降水量52.6mm。结论:辽西北地区杂粮谷子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400℃以上,谷子才能正常成熟。谷子全生育期间降水量达200mm以上,才能满足谷子正常生长需求。谷子全生育期降水量达到220mm以上,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650℃以上,才能使种植的谷子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产量低而不稳,人工间苗除草、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微垄膜侧沟播技术、简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旱地谷子生产完全依赖自然降水、产量低而不稳,人工间苗除草、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的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微垄膜侧沟播技术、简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谷子微垄膜侧沟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配套机具、田间管理、收获、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播期能使谷子有效利用当地降水、气温等条件,从而满足谷子对水分、热量等的需求,达到提高谷子产量的目的。为调查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各阶段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应,从而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2012年对大同32号开展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大同32号的最佳播期是5月10—15日。  相似文献   

10.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陟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180-180
谷子渗水地膜机械穴播技术是一项节水、省工、增产的技术。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渗水、保墒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谷子进行渗水地膜机械穴播每亩播7000穴,3-4万左右苗,从而达到谷子少间苗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和间苗困难的问题,可以起到减少繁重间苗工作量,对谷子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2003—2012年降水量对豫北优质夏谷新品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5—7月降水量对夏谷产量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0.982 04,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回归方程为Y=0.738 8X+159.991 0。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南省安阳市夏谷产量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2003~2012年降水量对豫北优质夏谷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7月份降水量对夏谷产量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R=0.982 04(R2=0.964 4),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回归方程Y=0.738 8X+159.991 0,该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当地气象条件、选育优质夏谷品种及其优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华北夏谷区2001—2015年谷子育种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华北夏谷区近15年谷子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谷子育种变化趋势,为谷子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数据,研究其变化规律;以通过鉴定的51个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分析,并与15年间华北地区谷子生长季6—9月份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梳理通过鉴定的51个品种的类型。【结果】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各农艺性状在年度间变异较大,随着年份的推移,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重和穗粒重持续增加,千粒重基本不变,公顷穗数略有下降。51个通过鉴定品种的整体变化趋势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1个通过鉴定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和公顷穗数差异极显著,单穗重、穗粒重和出谷率差异不显著。华北夏谷区谷子生育期气候趋向于暖湿的变化趋势。通过鉴定的品种产量和生育期、单穗重、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低温、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最低温、最高温、降水量、生育期、穗粒重、出谷率决定谷子产量85.17%的变异。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负效应的是最低温,为正效应的是最高温。近几年谷子育种水平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抗除草剂品种和优质米类型逐渐增多,反映了轻简栽培和优质是目前的主要育种方向。但是以冀谷19、豫谷1、冀谷25等3个主干品种为亲本来源的品种数为26个,占杂交选育品种的57.8%,育成品种亲本范围相对较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结论】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育成品种产量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育种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然而,造成产量显著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而且品种培育的亲本选择狭窄可能是育种突破的关键瓶颈。在今后的育种过程中,要从亲本创制和选择着手,丰富亲本类型;提高品种穗粒重和出谷率,以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夏谷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但补水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留苗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留苗密度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在自然降水和补灌水量30 mm情况下,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宜。杂交谷子拔节期补水增产但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900.0kg/hm^2,生物产量超过5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kg/(mm·hm^2)。  相似文献   

16.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栽培谷子,可明显的保住土壤水分、接纳无效降水,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采用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可达3909.09kg/hm^2,比露地种植增产46.7%,纯收入达到11743.5元/hm^2,较对照增加4176.0元/hm^2;其次为早春(顶凌)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达到3713.64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9.3%,纯收入达到10794.0元/hm^2,较对照增加3226.5元/hm^2。建议在谷子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秋季地膜覆盖和早春地膜覆盖技术,促进谷子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降雨量与旱地糜子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旱雨养旱作农业区降雨量对糜子产量的影响,2012—2017年在忻州市河曲县测定6年期间的降雨数据和糜子产量数据。结果表明:7月份是糜子生育期需水量最关键的月份,当月降雨量约占生育期总降雨量的38.03%~39.92%,降雨量与糜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决定糜子能否高产;6月份决定糜子出苗率,当月降雨量约占生育期总降雨量的22.49%~22.65%,降雨量与糜子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8和9月份的降雨量与糜子产量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在6和7月份降雨量满足的情况下,当地糜子获得较好产量的生育期适宜降雨量为409.3~472.2mm。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谷子花生间作下错期播种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谷子品系'金选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谷子播期处理(分别为T1:5月15日、T2:5月20日、T3:5月25日、T4:5月30日、T5:6月4日、T6:6月9日),花生播种日期为5月15日;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的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因素以及产量,研究了谷子花...  相似文献   

19.
谷子理想株型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材料与方法 1.1育种材料及其特点2003年笔者在杂交组合“小黄谷三万×安5012”后代材料中发现2个株系,其穗短粗,直立,穗柄较粗,上部叶片挺拔上冲,中下部叶片随叶位的降低逐渐增大与茎的夹角,且叶色深绿,较符合谷子理想株型形态特征。其中一个株系幼苗鞘色为绿色,另一个为紫色,分别命名为“立绿谷”和“立紫谷”。这2个姊妹系虽然株型良好,但是其他农艺性状表现较差,主要缺点是:①杆高,较易倒伏。②生育期长,较晚熟。③产量性状差。表现为穗小,开花授粉不集中,成熟灌浆速度慢,结实性差,秕谷多。同年冬在海南南繁加代时,针对其缺点依据亲本性状互补的原则配制杂交组合对其进行重点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