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动物寄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极快。近10年来,研究广度已涉及所有重要的寄生原虫,并已扩展到了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部分寄生蠕虫,研究深度已进入寄生虫的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分类比对鉴定、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免疫学研究领域,建立了近50种寄生虫的cDNA文库。我国鸡球虫、旋毛虫等虫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和技术水平,已为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南昌地区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应用体表寄生虫检查、动物蠕虫学完全剖检、粪便寄生虫检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青山湖区某农贸市场售卖的农户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实验结果显示:5只散养鸡体表均发现了羽虱和皮刺螨;在消化道中共检查到了55条蠕虫,其中28条线虫和27条绦虫;粪便寄生虫检查发现了6种寄生虫卵,分别...  相似文献   

3.
<正>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它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所引起疾病的一门科学,寄生虫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寄生虫侵入动物机体后,在寄生部位生长繁殖,夺取动物机体营养,造成机械性损伤,散发毒素等引起动物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寄生虫的种类繁多,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寄生在动物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仅我国17种家养畜禽的寄生虫就达二千多种,而全世界家养畜禽的寄生虫种类就更多,其他脊椎动物包括野生哺乳动物、野禽、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又有更多种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5.
动物寄生虫病是由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引发的疾病,由于寄生虫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对动物进行慢性消耗,因而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单一防治措施对寄生虫病的控制和消灭很难凑效,所以综合防治措施的发展愈来愈重要。本文就动物寄生虫病对动物的危害、抗动物寄生虫药物的新剂型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隐孢子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孢子虫是顶复门原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动物的消化道上皮并引起腹泻,是寄生虫学、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给隐孢子虫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文就其在隐孢子虫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类学以及药物设计等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蜱是寄生于犬、猫等动物体表的一种重要外寄生虫.我校动物医院于2000年6月中旬收治一例二棘血蜱致家养狼犬麻痹病例.因同类病例门诊上较少见,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动物寄生虫病是由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引发的疾病,由于寄生虫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对动物进行慢性消耗,对羊的养殖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以养羊业为主的牧业县,寄生虫是危害养羊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消除该类疾病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展开综合防治已经成为主要防控措施.本文就开展动物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对家畜寄生虫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寄生虫的概念仍然是研究者们争论的议题之一,首先是对寄生缺乏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一般说来,寄生是指一种动物生存在另一种动物的体表或体内,直接吸取营养并对后一种动物(宿主)的生存或生活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臻完善,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出以后,人类及各类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寄生虫的基因组计划也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寄生虫学家的极大兴趣。通过实施寄生虫基因组计划,我们将会对生物学中令人着迷的寄生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同时为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转录因子是真核生物中调控基因转录的一类重要的反式作用因子。目前,对动物群体的转录因子已经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科研人员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而且利用生物信息技术预测了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转录因子,并基于上述数据构建了多个专用的二级数据库。概述了8个应用于动物群体的转录因子数据库,以期为进一步探明转录因子调控动物相关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e water buffalo (Bubalusbubalus)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specie in southern provinces that was acclaimed as the most potential and valuable development on the livestock by FAO. The new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will bring the new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buffalo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Many major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area on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of the water buffalo, which should reveal its great superior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n the buffalo genetics and breeding. Consequently,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buffalo genetics and breeding and its prospect will be discussed, mainly including the molecular marker, gene chip,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etc. It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of the water buffalo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apidly development of the buffalo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肌动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动蛋白是真核生物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分布于整个细胞中,能通过聚合形成微丝。微丝是细胞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细胞形态,同时能参与细胞的许多生物学过程。随着对肌动蛋白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在分子生物学及动物病理学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肌动蛋白的结构、装配动力学以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系统综述,为肌动蛋白的研究提供相关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兔业是节粮、环保、低耗草食畜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相关研究是推进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不断进步,为家兔育种提供了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手段。作者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国内外2021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一定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与环境效应的影响。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主要以分子育种为主,包括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皮毛性状功能基因、脂肪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本综述旨在为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家蚕模式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秦俭  何宁佳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0,36(4):645-649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模式生物系统,是我国模式生物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家蚕(Bombyx mori)不仅具备模式生物的基本要素,而且还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2002年国际无脊椎动物协会正式将家蚕确定为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代表了生物界的一个大类群,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世代短,子代群体大,遗传背景清楚,便于进行实验操作,并且遗传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基础研究历史和现代科学研究基础,所以家蚕作为实验动物,在经典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昆虫免疫学、鳞翅目害虫防治、环境监测乃至医药学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家蚕是少数完成基因组计划从框架图到精细图、重测序的代表物种,家蚕生物信息资源及分析平台以及功能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的平台日趋完善,使家蚕已经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典型范例之一。后基因组时代即使一个科学目标也有多种模式生物进行综合化分析,新的模式生物系统将逐渐形成。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推动了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化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并推进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人类疾病模型、医药筛选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将有助于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相关领域形成优势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或生产动物性营养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营养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以从根本上阐明营养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饲料资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探讨了分子生物学在动物营养中的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具有多种形式的变异结构,在品种多样性、生物进化和疾病相关性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片段长度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DNA测序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遗传变异的研究不断向DNA分子水平深入,多态性标记在畜禽育种中已逐渐成为动物育种研究的趋势和主流。由于CNV对基因的调控和表达所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CNV在重要畜禽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已检测出大量有关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序列变异,并有许多研究均表明CNV与动物的重要经济特征及疾病的发生有关。笔者主要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简述了CNV的相关研究背景、概念、突变机制,归纳总结了CNV对牛、羊、猪、鸡的经济性状、繁殖性状和疾病调控的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些重要畜禽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适应性遗传机理和表型性状差异的遗传基础,开发相应的分子遗传标记,为畜禽的标记辅助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是检测低分子质量(通常分子质量小于1 000u)代谢物的变化,并以此来研究生物体受到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后所产生代谢产物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后基因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各个领域,但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从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入手,综述了目前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疾病、热应激、牛奶质量与奶品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hereditar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indispensable a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he temperament of an animal is formed. Genetic research on animal temperament has experienced a turning point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In the near future, it may be possible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nimal temperament as the two fields share their research. We look forward to applying these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genetic treatment methods for problem behavior and training programs suited to the individual.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 of hereditar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indispensable a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he temperament of an animal is formed. Genetic research on animal temperament has experienced a turning point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In the near future, it may be possible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nimal temperament as the two fields share their research. We look forward to applying these research resul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genetic treatment methods for problem behavior and training programs suited to the individu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