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楠为樟科楠属植物,是优秀的生态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白楠(Phoebe neurantha)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白楠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以及开花后子房发育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白楠的子房为一室,双珠被,厚珠心,多单胚珠,少数双胚珠,倒生。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胚囊,与樟科其他属种一致,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四个大孢子,其中三个靠近珠孔端的大孢子相继退化死亡,而合点端的大孢子则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形成单核胚囊,经过三次分裂,形成八核七细胞的成熟胚囊。雄蕊花药为四室,花药壁自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随着花药的进一步发育,药室内壁和绒毡层逐渐解体消失,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绒毡层类型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有部分败育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绒毡层不能及时降解,导致小孢子无法吸收营养,从而导致败育。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胡杨的受精过程以及胚乳和胚的发育,结果如下:湿型柱头,表皮细胞具腺质特征,传粉期分泌脂滴。在光学显微镜下,子房腔中花粉管内的精细胞质和精核内的核仁清晰可见。受精作用发生于授粉后8—13d,精核核膜与雌性核膜正在融合而界限尚未消失时,精核内染色质已经分散,核仁更加明显。核型胚乳,在球形胚时期细胞化,在胚生长过程中被吸收,至胚成熟时消耗殆尽。胚珠和胚的生长均呈S形曲线,但胚珠的迅速生长期早于胚的迅速生长期。胚达到最终长度(0.8—1.0mm)10d后,种子方才散出。从传粉至种子散出约两个半月。 讨论了杨属柱头的异形性、雌雄性核融合过程中精核的状态以及胚珠、胚和胚乳生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紅松和油松杂交是不易得到种子的。我們試图从研究紅松和油松的大、小袍子发育、受精过程、染色体数目,来寻求其杂交不孕的原因。試驗結果是: 1.紅松由传粉到受精間隔12个月,油松則間隔13个月。二者在授粉后,花粉貯存于珠心頂部的花粉室內,平均溫度約22℃时开始发芽。发芽的花粉在花粉室內越冬,翌春花粉管继续伸长,至6月中旬受精。 2.紅松和油松的染色体数目相差很大,紅松小孢子母細胞內n=6,油松小孢子母細胞內n=12;紅松胚乳細胞內n=6,个别的細胞內也有n=7,8,…,10的,油松的胚乳細胞內則是n=12,也有n=14的。由染色体数目差别之大,也可推知紅松和油松杂交是有困难的。 3.紅松和油松杂交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油松的花粉不能在紅松的珠心上发芽。授以油松花粉的紅松,其胚珠发育至游离核时期即停止发育,与未授粉的紅松胚珠发育很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授粉条件下,观察了小叶杨有性生殖过程的形态发育及其持续时间,结果如下:除正常花粉外,有异常和败育花粉,但不影响传粉和受精。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珠孔受精,核型胚乳,胚的发育属柳叶菜型,种缨由胎座表皮细胞发育而成,柱头属湿型,花柱是实心的。人工授粉后4小时,花粉粒90%以上萌发,授粉后48小时,花粉管到达胚囊,双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3—6天,胚乳游离核时期持续约15—18天,但从胚乳游离核到胚乳细胞全部形成只需2—3天,合子“休眠”6—10天,原胚期约10天,心形期和鱼雷期各约2天,幼胚后期发育迅速,胚体由占种子内全长的1/3至充满整个种子只需5—6天。从授粉到种子成熟,历时约一个月。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金钱松传粉、受精和胚胎发育各期进行的时间和特点。4月上、中旬花粉成熟为传粉期。5月花粉在珠心上萌发,2精核移入花粉管,同时颈卵器形成和卵细胞逐渐成熟。6月受精,受精卵形成新细胞质,继而发育成为4、8、16细胞至球形原胚,胚柄延长。7月胚体增大,根端先分化,苗端后分化。10月胚成熟。金钱松为简单多胚,原胚为松型原胚。  相似文献   

6.
兰的种子形成过程与发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微的兰花种子一般都没有胚乳,仅由未分化的胚和一层薄膜状的种皮组成。兰科植物从受粉后到受精这段期间比较长,一般为数日至三个月,最迟的种类要6~10个月。在兰科植物中,除了那些在开花中形成胚珠的种类外,还有卡特兰属,石斛属等受粉后形成胚珠的种类。后者的园艺品种受粉后子房肥大率高,到果实成熟要历时9~15个月。  相似文献   

7.
水杉开花结实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水杉是我国稀有珍贵的树种,原产地在鄂西南利川县的水杉坝一带,自四十年代初期发现水杉后,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广为引种栽培,遍及亚、欧、美诸洲,达五十余国,可见水杉适应性之强。水杉生长迅速,壮龄时期年生长量高达七十厘米、径粗一厘米左右,约二十年可成材利用,是针叶树中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但水杉发育迟缓,较一般杉松树种为迟,通常要到二十五年以后才能同时产生雌、雄花,结出有胚的种子。目前各地早期引种的水杉,大部分只有雌花,很少出现雄花序,故不能授粉形成有效的种胚,这是这些水杉虽然能够少量结果,但种子播后不能发芽的根本原因。近年华农和南林开始研究水杉的开花结实,已有资料报导。水  相似文献   

8.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与传粉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黄群策 《林业科学》2006,42(5):42-47,F0003
应用常规压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油杉小孢子母细胞在1月26日-2月5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经TCC法检验,花粉生活力为92.6%;3月1日-8日为油杉传粉期,3日-5日为传粉高峰;在传粉期间,胚珠珠孔端无传粉滴产生,珠孔端耳状结构边缘粘附有花粉.虽然花粉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产生少数具3个或4个气囊的异形花粉,但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因此,花粉个体发育不是影响油杉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油杉球果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毛白杨胚胎学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了毛白杨胚珠、胚囊的构造,受精作用及胚的发育过程;找出了授粉前后花序的外部特征与胚珠发育情况之间的关系。子房由二心皮合成。柱头四裂;花柱为开放型,基生胎座,上生2-4枚胚珠,通常1-2枚发育,其余败育,胚珠倒生型, 珠柄发达;单珠被;厚珠心,直列式四分体;珠孔受精,双受精现象发生在授粉后40小时至6天之间,核型孔乳,胚的发育为简化的“十字花型”。对珠被的特点,胚囊的发育类型,受精的方式以及胚的发育类型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极度濒危植物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胚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水松生殖发育解剖结构的研究,探讨水松属分类地位,分析水松种子严重败育的原因,进一步为水松繁殖和保护提供丰富、完善的胚胎学研究资料。【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和胚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地显微观察,详细观测水松雌球果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结果】9—11月为水松雌球果芽分化期,12月至翌年5月为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期,6月为受精期,6月下旬至7月为原胚发育期,8月为早期胚发育期,9月为后期胚发育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其中3个大孢子逐渐退化,仅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复合颈卵器由6~17个颈卵器构成,外层有双核套层细胞。套层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分布;复合颈卵器大多数着生于雌配子体顶端,少数侧生;中央细胞不形成卵核和腹沟细胞,直接发育为成熟的卵细胞;精细胞进入颈卵器时,不损伤颈细胞;受精作用主要发生在颈卵器中部,偶尔发生在颈卵器两端。精核与卵核融合过程中,精核的核仁发生解聚和复聚;合子转移到合点端后,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原胚自由核;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原胚发育属松杉类标准型,为简单多胚类型;原胚发育形成原胚柄,但不形成初生胚柄。受精作用过程中,存在严重授粉不足现象。【结论】基于雌配子游离核、颈卵器和颈细胞数目,颈卵器类型和着生位置,中央细胞及原胚发育等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水松属与台湾杉属、水杉属、柳杉属、落羽杉属亲缘关系密切,与杉木属亲缘关系较近。授粉不足可能是水松大量瘪粒种子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水杉在1943年以前公认是绝迹的树种,194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湖北省利川县水杉坝一带即现在的红星公社和青年公社等地发现该树种以后,通过鉴定证实水杉并未绝迹,所以有活化石之称.自此以后以种子和插条繁殖传播国内外,但种子发育不完全,有胚的少,发芽率低,限制了以种子繁殖,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为此我组与湖北省林科所协作进行水杉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借以探明球果结实率低的原因,以供生产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控制授粉、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后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控制授粉后花粉正常萌发,并有较多的花粉管进入柱头,但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缓慢甚至解体;(2)花粉萌发6d后花粉管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组织进入胚囊进行珠孔受精,20d时游离核胚乳细胞化,发育形成2~4个细胞厚的狭长组织,35d后可观察到球形胚;(3)随着胚和胚乳的发育,珠被发育形成种皮。授粉时,胚珠具2层珠被,外、内珠被均由外表皮、中层和内表皮组成;胚与胚乳发育期间,珠被各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种皮由外珠被的外表皮细胞形成的膜层和中层细胞形成的气室以及内、外珠被内表皮细胞形成的硬化层组成;(4)受精时成熟胚囊及到达珠孔的花粉管的数目较少,受精频率较低;(5)受精过程基本正常,但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导致胚在发育早期败育,很难观察到后期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种间交配结实力变异和自交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落叶松种间杂交的结实率普遍较高,但不同种之间有一定差异,其中日本落叶松与兴安落叶松交配结实率最低。种内自由授粉和自交的对比试验显示,示粒种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交。本文讨论了自交不孕无性系的可能利用途径。在不同交配组合下研究了华北落叶松捕捉花粉的过程,确定在传粉期花粉和雌性生殖器官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无特异性。传粉后约4周,珠心顶端破裂,分泌物进入珠孔道,并与珠被分泌物共同作用于花粉,使花粉向珠心移动。组织化学分析表明,从传粉到受精期间,蛋白质的分布发生区域性变化,传粉期蛋白质几乎分布于整个胚珠,而在受精期则主要集中在颈卵器之上的珠心组织中。初步确定在花粉萌发和受精期,华北落叶松中存在花粉识别与选择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从授粉受精作用、胚胎发育过程、树体营养供应和子房发育生理等方面评述了中国板栗空苞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提高板栗单产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通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山葡萄雄花雌蕊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探讨雌蕊发育过程中的败育现象。结果显示:山葡萄雄花雌蕊在胚珠发育早期类似于两性花,胚珠能够发育至单核或二核胚囊期。然而,胚珠发育在四核胚囊期形成前停滞,随后胚珠逐渐退化和解体。  相似文献   

16.
寒竹胚胎学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竹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1。寒竹雄蕊,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育特点是,小孢子形成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字型,绒毡层腺质型,成熟花粉粒二细胞型,花粉粒具单一萌发孔,雄配子初为近园型,后略不规则形,成熟的雄配子体具二雄配子,闭花受精。雌蕊二心皮,合生,一室侧膜胎座,一胚珠,倒生,珠被二层,厚珠心;2。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育特征是,胚囊发育属蓼型,反足细胞多达几十个,胚乳发育核型,胚体  相似文献   

17.
人们曾根据油桐的花性和果型,来区别油桐的品种;或研究油桐花芽的形成和分化,来观察油桐雌花的发端和子房的形成。但对油桐结籽、长油等胚胎发育过程,却很少研究。研究油桐胚胎发育过程及丰产条件对油桐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方法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石腊切片、整体解剖、花粉培养和装片,在观察和分析中注意结合外界条件对油桐结籽的影响。从3月中旬到油桐开花前,分期固定油桐花芽;在绽蕾时对雌花套袋,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并逐日固定人工授粉的胚珠;然后将上述的花芽和胚珠,进行石腊切片;观察油桐胚珠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  相似文献   

18.
树木遗传选种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科学,它是研究树木的遗传和变异,为林业生产提供良种。每种树木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和变异性。实验指出树木良好的和不良的特性和特征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由于内部组织的改变,在后代中常常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形成新的变种或品种。达尔文曾经指出,“光桃(油桃)是毛桃产生的”,多年来我们在林木培育的过程中也发现同样情况,许多一科一属一种的树种如银杏,一属一种的如杉木,柳杉,水杉,  相似文献   

19.
在福州地区选取85株细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细叶榕榕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细叶榕雌花有长花柱、短花柱之分,柱头较长且弯曲,每个柱头独立,没有形成有利于小蜂传粉和产卵的联合柱头平台,雄花迟熟.细叶榕常年挂果,每年的4--8月为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4次.细叶榕榕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在较为干冷的10月至翌年3月,细叶榕榕果发育较慢,一个发育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在较为湿热的4-9月,榕果发育明显变快,一个发育周期仅需1-2个月.榕果的发育呈现株间、株内异步,花序发育周期交叠的现象频繁发生.细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2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榕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保证了传粉小蜂在榕果狭小空间内的有效传粉,也保证了榕树自身的正常结实,是榕-蜂协同进化的结果.福州细叶榕榕果内有17种小蜂,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6个科(亚科),其中榕小蜂科的Eupristina verticillata是细叶榕唯一的传粉者,在榕小蜂群落结构中占绝对优势.细叶榕种子产出率明显较低,仅为13.64%,可能是其柱头未形成联合柱头平台,以及非传粉小蜂种类和数量较多的缘故.细叶榕可能通过增加年花期数(结果批次)来增加种子的产出,以确保自身的繁衍.本研究结果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旱柳花粉能够萌发,花粉管能进入小叶杨柱头。受精过程基本正常。杂交障碍主要表现在:花粉管在花柱基部生长受阻;花粉管在子房腔中缠绕;受精频率低;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胚出现异常发育、停滞发育和败育现象。本文支持以不协调性模型解释杂交障碍的机制。报道了旱柳和小叶杨属间杂交原胚期胚珠培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