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厦门市售淡水鱼铅、镉含量及食用风险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0种习见厦门市售淡水鱼鱼肉中重金属镉(Cd)和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Cd和Pb在不同部位(头部、腹部和背部)鱼肉的分布规律相似,但不同鱼类中Cd和Pb的含量差别较大;所有受检鱼类样品的重金属Cd的含量均未超标,6.67%的鱼类样品中重金属Pb的含量超过我国的国家标准。以暴露量和非致癌风险危害商数作为食用风险评估的指标,结果如下:以各淡水鱼中的Cd或Pb作为单一暴露估算的暴露量WI_(estimate)远小于标准限值,Cd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数为0~0.011,Pb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数0.093~0.569,二者均小于1,处于安全范围内,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2.
3.
为调查乐清市主要鲜活水产品甲醛残留量及评价其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本文分析了乐清市居民消费的9种(238批次)主要水产品蛤蜊(Mactra chinensis)、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牡蛎(Oystrea rivulari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虾蛄(Oratosquilla amikdo)、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鲫鱼(Carassius auratus)、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乌贼(Sepia esculenta)的甲醛残留量,结合问卷调查资料,计算甲醛膳食暴露水平及其安全限值(MOS)以评价甲醛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9种水产品甲醛残留量的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未检出)、18.51和351.75 mg/kg,不同品种的水产品甲醛残留量差异显著,青蟹和鲫鱼较低,而虾蛄和龙头鱼最高,尤其是龙头鱼的甲醛残留量最高,达351.75 mg/kg。甲醛膳食急性暴露风险评估表明青蟹风险最低(MOS值154.3),龙头鱼风险最高(MOS值2.5),而慢性风险评估的结果提示蛤蜊最低(MOS值753.3),龙头鱼最高(MOS值11.8)。由此可知乐清市主要水产品残留的甲醛,其急性或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是可接受的,但个别鱼种甲醛残留量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建议消费者短时间不宜大量食用。  相似文献   

4.
华南沿海贝类体镉的调查与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对广东、广西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区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arum)等贝类体镉(Cd)的调查结果,采用随机模拟的概率评估方法,对贝类体Cd的膳食暴露量进行了评估,对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贝类w(Cd)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样品中w(Cd)均低于无公害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值。将评估结果与WHO/FA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Cd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相比,贝类体Cd的膳食暴露量低于PTWI值,但在P95的高百分位水平下,贝类Cd的膳食暴露量占PTWI的比例较高(29.1%-57.4%)。建议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贝类体Cd的膳食暴露量。  相似文献   

5.
陈云英 《科学养鱼》2022,(10):82-83
<正>福建省海湾多、沿海江河淡水注入量大,贝类养殖条件优越。根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及《2022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2021年福建省贝类养殖面积达7.90万公顷,贝类养殖产量达340.99万吨,占海水养殖产量的62.71%,接近全国贝类总产量的1/4。其中海水养殖牡蛎211.20万吨、蛤类49.40万吨、蛏类30.77万吨、贻贝11.11万吨。牡蛎、文蛤、花蛤(菲律宾蛤仔)、缢蛏和贻贝是福建省重要的贝类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6.
镉、汞单独及联合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体外暴露法,根据Cd2+和Hg2+的24h全致死和无死亡质量浓度区间,按等对数间距设立6个质量浓度组,即Cd2+为25.00、52.23、109.13、228.00、476.37、993.27mg/L,Hg2+为3.00、7.26、17.58、42.57、103.06、249.53mg/L,研究了Cd2+和Hg2+对体质量48.58~87.09g的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染毒;以Cd2+、Hg2+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一个毒性单位,按照毒性比1∶1设置5个质量浓度组研究了镉-汞联合毒性。4d的试验结果表明,Cd2+对中华绒螯蟹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54.226、192.429、70.767、40.279mg/L;Hg2+对中华绒螯蟹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64.157、19.214、6.738、3.641 mg/L,Hg2+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比Cd2+明显。Cd2+、Hg2+对中华绒螯蟹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994mg/L和0.079mg/L。Hg2+和Cd2+联合作用对中华绒螯蟹24、48、72、96h的相加指数分别为4.291、4.587、3.367和2.003,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长江下游江段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选取长江安徽江段和太湖为采样点,铜锈环棱螺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的重金属情况进行了监测。于2015年8月采集了35份铜锈环棱螺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螺肉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捕获的铜锈环棱螺体内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残留,Cd、Cr、Pb、Cu、Zn的残留均值分别为0.083、1.155、0.849、13.931和39.780 mg/kg。与国家相关标准作比较,Cr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14.29%和28.57%,其他元素均没超标。对采集地点的重金属含量分析,铜陵地区整体重金属水平含量较高,安庆地区Pb和Cr的含量较高。通过对人群食用风险评估表明,成人每周食用长江下游铜锈环棱螺Cd、Cr、Cu、Zn的摄入量相当于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的3.32%、40.12%、0.93%和1.33%,因此,食用长江下游的铜锈环棱螺对一般人群带来重金属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敏感人群对食用铜锈环棱螺的频率还应值得注意。研究结果为长江下游流域河流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控制,实现科学的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为长江下游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1 蟹文化 河蟹乃天下一大美食也.古人盛赞: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千百年来,想你、爱你、恨你,谁知晓?  相似文献   

9.
如何辨别长江蟹种及其他蟹种近年来,广大农村在开放搞活中,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到特种水产品养殖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其中养蟹热使一些农户不惜功本,大量投资在蟹池建设上,而对蟹种的质量却不够重视,产生疏忽,吃了大亏,误认为,不管何地蟹,只要放养了总会有...  相似文献   

10.
南京濒临长江,所辖江段范围长约100公里。上游南面至江宁铜江和尚港与马鞍山交界,从大胜关至和尚港江面,现为江宁县江宁渔业队的作业场所,约有40条拖网船捕蟹;北面至江浦县驻马河口与安徽和县毗邻,从土坎河口至西江一带由江浦县长江渔业队57条拖网船生产。下游南面至南京市栖霞区长江乡新河口与句容下蜀相连,此段江面由栖霞区长江乡6条拖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蟹无显著差异,而11月被感染个体的头胸甲长显著小于正常成蟹;雌蟹和雄蟹的总体寄生率分别为17.31%和6.80%,雌性显著大于雄蟹,其中8月和11月雌蟹的寄生率分别为54.54%、46.40%,显著高于其它月份,而5月和11月雄蟹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1.72%和13.40%;携带簇生蟹奴外体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在九段沙东南部,偏好盐度15~20、温度10~15℃的水域。研究表明,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的幼蟹和繁殖群体均具有感染力,本研究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绒蟹蟹种配饵中豆饼替代部分鱼粉的适宜含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水产学报》1994,18(1):24-31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北部沿岸贝类体内镉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和2009年对南海北部沿岸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文蛤(Meretr.ix meretrix)5种贝类的监测资料,对贝类体内Cd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估计的方法,评估贝类Cd的暴露量,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翡翠贻贝和文蛤样品中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0、0.38、0.12、0.26和0.15 mg·kg-1,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92~2.39 mg·kg-1、0.31~0.46 mg.kg-1、0.10~0.13 mg·kg-1、0.21~0.30 mg·kg-1和0.08~0.22 mg·kg-1.与其他海域贝类调查的数据相比,此次调查贝类体内Cd含量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近江牡蛎的风险商HQ>1,表明人体存在过量摄入Cd的风险;其他4种贝类的HQ<1,处于安全范围内.评价结果还显示,儿童的Cd暴露量高于成年人.此次调查近江牡蛎样品中Cd/Zn的比值(0.005)低于0.015的临界值,从微量元素平衡的角度,近江牡蛎中Cd的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15.
2013—2016年连续4年对A市稻田养殖模式中的河蟹产品、水质、底质中镉含量进行监测,利用对数等间距法对体质量10 g左右河蟹镉染毒的急性毒性和30 d染毒毒性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总结了镉染毒对河蟹机体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A市河蟹产品及养殖环境中镉含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但应持续关注个别养殖区水质中镉的含量。染毒30 d后河蟹各组织均有镉残留,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壳、鳃、肝胰腺、肌肉。镉对河蟹机体的损伤体现在对细胞结构、酶系统、生殖系统等多方面,因此为保障河蟹产品质量及健康生态养殖,应持续关注对镉的风险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河蟹又称毛蟹、螃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是我国的特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了2015年上市出售前乳山海域养殖的太平洋牡蛎和广饶海域养殖的毛蚶、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等5种常见贝类中铜、铅、镉、铬、总汞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并采用点估计法,通过计算贝类体内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评价食用上述5种贝类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贝类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太平洋牡蛎中的铜和镉以及毛蚶中的铅含量较高,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他贝类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然而暴露风险商(HQ)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仅在过量食用乳山养殖太平洋牡蛎时会存在镉的暴露健康风险,其中儿童受到的风险高于成年人,太平洋牡蛎中镉的摄食风险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为建立适合中国的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制定合理的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白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19.
华南沿海牡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的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的监测数据,对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Cd、Cu、Pb、As、Hg和Zn的膳食暴露量,对牡蛎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牡蛎样品中Cu、Zn、Cd的含量较高,其值分别为92.0、268、1.32 mg/kg(湿重,下同);Hg、As、Pb的含量低,其值分别为9.21、0.11、0.26 mg/kg。不同海域、不同养殖季节的牡蛎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调查海域牡蛎产品中Cu、Zn、Pb、Hg、As的含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Cd的含量超过产品限量标准值。由于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牡蛎产品Zn的含量高、Cd的含量低,Zn的可利用性阻止对Cd的吸收,牡蛎产品中的Cd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每周食用适量的牡蛎,重金属的膳食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内铅的含量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讨论了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铅(Pb)的含量与变化特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生物体Pb的含量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0.33±0.10)mg·kg^-1。甲壳类Pb的含量明显高于头足类和鱼类。根据风险评估的4个步骤,确定Pb的毒性,描述了Ph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采用粗略的点评估方法计算了Pb的膳食暴露量,并简述了Ph的风险。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洋生物体Pb的膳食暴露量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