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江苏南通启东市东海镇推广"池塘虾蟹养殖立体式增氧技术",即每个池塘安装微孔曝气式增氧设备,还必须配备1~2台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目前,已使2万多亩养殖区微孔增氧机和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同时安装面积达80%以上。据悉,在往年  相似文献   

2.
一、微孔增氧及其作用 “微管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它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微孔管组成的池底曝气增氧设施,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新的池塘增氧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微孔增氧及其作用微管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它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微孔管组成的池底曝气增氧设施,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有效提高水体溶解  相似文献   

4.
<正>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采用鼓风机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微孔充气管等设施对池塘水体进行充气增氧,以满足池塘养殖动物对水体溶解氧的需求的增氧方法。微孔增氧为底部增氧,整个水体有效溶解氧充足,提高了水体各层空间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增加食欲,缩短养殖周期,为增加水体生物负载创造了条件。由于该增氧法能改善和稳定水质环境,减少应激和其他疾病的产生,提高了成活率,增加食欲与生长速度。一微孔管道增氧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与目前使用的传统水面增氧机相比,具有节能、环保和增产增效的功效,已被国家列为“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增加池塘底部水体溶氧量,  相似文献   

6.
池塘虾蟹生态养殖微孔管道增氧高产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进行池塘虾蟹生态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16675m2池塘中收获河蟹2800kg,平均单产达112kg/667m2,平均效益达7500元/667m2。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对虾蟹养殖增产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笔者长期从事鱼类养殖技术的研究,2011年在四川双流瑞枫红渔场池塘小网箱养殖罗非鱼过程中试验了不同微孔增氧方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网箱外微孔增氧的生产效能比传统的网箱内微孔增氧养殖效果好.现将技术进行总结,以与同仁进行交流.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池塘 试验池塘面积13亩,平均水深4m,在池塘一侧布置2排网箱(长宽深为:1.5m ×1.5m×2.0m),网箱有效水深1.5m.网箱间距1.5m.每排两侧网箱呈"品"字型,有利于箱体间水流交换.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沿海三市开展水产养殖底部微孔增氧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据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人员介绍,养殖池塘采用底部微孔增氧新技术后,水中氧气量比传统增氧方式增加两倍以上,而且增氧面积均衡,不留死角,完全满足所有鱼虾所需;由于氧气充足,池塘里的水  相似文献   

9.
(一)定义 "微管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与普通增氧机相比,"微管增氧"技术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噪音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虾池选址、虾池开挖、注排水系统、微孔增氧设备、清池消毒、培育饵料、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及虾病防治等方面综合介绍了池塘双茬青虾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江西饲料》2009,(5):45-46
一种基于水质监测技术的水产养殖安全保障系统,可根据池塘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智能调控增氧、水层交换和投饲过程,基本可以解决池塘养殖中的缺氧风险问题,提高饲料喂养效率。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第6期,题为“基于水质监测技术的水产养殖安全保障系统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保温大棚池塘罗非鱼养殖废水排放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罗非鱼养殖池塘+高效生物过滤槽+大型智能投饲增氧系统+叶轮式增氧机+臭氧射流式增氧机+大跨度柔性保温大棚"工艺技术模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开展保温大棚池塘罗非鱼循环水养殖试验,生物处理槽水体总氮、总磷、氨氮、COD平均降解率分别为14.58%、27.32%、48.97%、51.01%,获得罗非鱼平均产量7 603.5 kg/667 m~2、平均产值9.541万元/667 m~2、平均利润2.180 8万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1.29,投资收益率29.45%。由此得出结论:集成池塘循环水、保温越冬大棚、智能投饲、增氧消毒、生物过滤槽处理等养殖设施,实现养殖池塘水体循环净化处理,涵盖养殖水体高效增氧和杀菌消毒功能,养殖密度和安全生产得以保证,养殖生产投饲管理实现自动化,进一步优化了养殖对象的摄食环境,形成了现有池塘基础的综合集成科学养殖技术模式;池塘配置生物过滤槽因地制宜,设计简单、投入省、占地少、易操作,水体总氮、总磷、氨氮、COD降解效果明显,形成养殖废水处理循环养殖利用,符合当前渔业养殖环境可持续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宋奔奔等人发明的"一种养殖水体曝气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水体的增氧曝气装置。为了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需求,高密度水产养殖中通常采用纯氧作为鼓风曝气装置的气源,为利于纯氧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14.
鱼池若想达到立体增氧效果,需要合理搭配与使用涌浪机、水车式增氧机、纳米曝气盘等先进增氧设备,注意各种增氧机的使用方法,做到适时合理开机,实现互补作用,有效提高水体溶氧量,减少疾病发生,达到健康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甘肃畜牧兽医》2014,(5):11-12
近年来,甘肃渔业科技得到长足发展,多项渔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资源利用率越来越高,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益越来越好。2013年,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了三大水产养殖新技术。现本刊将微孔增氧技术、生物浮床技术、生物絮团生态养殖技术介绍给广大渔业养殖者和工作者,希望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6.
(一)池塘的基本条件养殖食用鱼的池塘面积3~1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池深1.5~2.5米。养殖池塘应具备充足的无污染水源,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设备。池塘底质多为沙土质。沙土底质虽然保肥保水较差,但不易使水质变坏。粘土底质池塘可适当多放鲢鳙鱼,沙土底质池塘可适当少放鲢鳙鱼。池塘配备一定的机械设备,以保障鱼类的正常生长。一般亩产量在1250千克以下时,8~15亩的池塘应配备3.0千瓦的叶轮式增气机一台或l.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水体环境中最重要指标是溶氧度,调控溶氧度是水产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增氧设备能够增加水体溶氧度、改善水质、提高养殖效率与质量,推广应用增氧设备对于推动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水产养殖增氧设备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研究进展,总结和探讨了水体溶氧预测模型以及增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产养殖增氧技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机械增氧、生物增氧等几种方式,现将其增氧效果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保健》2003,(1):41-41
增氧机的作用不仅是对水体增氧,还有效地促进池塘初级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池塘自净能力的大大提高,从而改善了池塘水质和生态环境,其产生的水循环流动不适合某些养殖对象如鳗、虾的生活习性,但对促进鱼虾健康、快速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虹鳟养殖为流水养殖的特点,从减小养殖对源水流量依赖程度的目标出发,建立了"微流水+纯氧压力增氧"的养殖新模式,对微流水条件下虹鳟养殖环节的相关技术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纯氧增氧系统容量与养殖水体之间的匹配参数,系统增氧效率与应用效果,单位水体养殖量,鱼苗与成鱼在该系统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纯氧增氧系统运行正常。在月平均水温为13.7~16.4℃,平均运行时间为10.95 min的条件下,平均溶氧增加值为2.872 mg/L,平均增氧效率为2.001 kg O2/度。在虹鳟养殖鱼池排水部溶氧低于5.5 mg/L的情况下,系统经过10~15 min工作,即可达到8.50 mg/L的设定上限值,并且可保持在5.5mg/L以上持续约45~50 min,完全可以满足微流水条件下虹鳟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