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保育仔猪阶段是哺乳仔猪阶段的后续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仍然不健全,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仍然较弱,也是容易发病和死亡的关键阶段。为保育阶段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减少保育仔猪发病死亡的有效途径。全气候环境控制系统设备在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猪场中对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全气候环境控制系统将排风机、管道风机、百叶窗进气口、加热器、湿帘等环  相似文献   

2.
韦云略 《猪业科学》2023,40(12):69-71
<正>仔猪保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保育仔猪健康生长,帮助仔猪应对断奶应激和过渡自己进食,保育期是猪养殖中关键的时期。保育期对于仔猪来说面对着环境和饮食的巨大改变,需要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此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及保育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仔猪在保育阶段是受应激影响最多的时期,如断奶、 转群、 调栏、 换料、 环境变化、 免疫等,导致保育仔猪死亡率高,而目前规模猪场普遍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笔者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从猪场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保育仔猪的细节管理来减少应激,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正通常把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称为保育猪。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保育阶段十分关键。保育期内仔猪的健康状况和体格成长情况,对其后期的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失去了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饲料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其机体应激较大。此外,由于母源抗体水平的逐渐降低,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疫苗主动免疫抗体未产生等因素,均可使仔猪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仔猪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对养猪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饲养环境、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总结了保育猪的管理技术,以期为保育仔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湖北畜牧兽医》2009,(8):42-42
进入保育期的仔猪对环境和饲养管理措施要求都比较严格,生产上要注意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仔猪成活率。 1控制环境 创造与哺乳期相似的环境,让仔猪尽快适应新的圈舍环境,也可在断奶后将母猪赶出,仔猪留在产房内,7d后再将仔猪放入保育舍。  相似文献   

7.
正断奶仔猪又称之为保育猪体重在10kg~30kg。断奶仔猪进入保育阶段,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失去了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从依赖母体获得营养变为独立采食,其体内大部分疾病抗体水平降低或者消失,加上外在环境的改变,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大的应激,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增加,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保育猪的生产性能决定了育肥猪的出栏时间。因此做好保育猪的饲  相似文献   

8.
<正>陆良县大部分母猪饲养户,特别是自繁自养的以及饲养母猪出售商品仔猪的饲养户,由于环境、断乳、换厩、挽料、并群、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成为目前影响部分养猪户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重点环节,保育仔猪养的好,一是提高了整体育成率,二是为育肥期提高生长速度、日增重、降低料重打下基础,三是降低了保育期以后的死亡率,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保育猪养不好则相反,下面就保育仔猪管  相似文献   

9.
正保育猪俗称断奶仔猪,保育阶段就是指仔猪3~4周龄断奶后独立生活至开始育肥的阶段。保育阶段仔猪母源抗体迅速衰减,仔猪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仔猪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再加上断奶应激以及转群后生长环境、饲料形态等多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对保育猪的生长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生猪养殖管理中,保育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育阶段仔猪的好坏是规模化养猪场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准确把握此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养猪迈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施立安消毒与环境改良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施立安(Stalosan F)消毒与环境改良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良好效果,本试验对湖南某猪场225头新生仔猪和198头保育仔猪使用施立安后的生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立安组哺乳仔猪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为0和3.1%,保育仔猪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为2.5%和12.1%,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头均日增重分别为0.209 kg和0.216 kg,产仔舍和保育舍内氨气浓度分别为4.03μg/L和1.48μg/L;产仔舍溶血细菌菌落数为6.5个/皿,保育仔猪料重比为1.39。以上试验数据均优于相对应的对照组,证明施立安能降低仔猪死亡率、腹泻率以及舍内氨气浓度与细菌数量,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保育猪的管理与保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仔猪极易受饲料、免疫、环境、母猪体况、断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低、抗病力下降、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迟缓、增重减少,因此必须根据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生理特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提高保育猪的日增重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保育仔猪各项器官机能发育较好,但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断奶、换料和转群等变化后,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出现保育仔猪的患病、死亡等现象.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充分考虑到保育猪的特殊性,加强对保育猪的科学养殖管理,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保育猪的生长质量,并实现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本文将结...  相似文献   

13.
<正>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经过哺乳期、保育期和育成期3个阶段。在保育期间,如何让断奶仔猪平稳渡过困难的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尤为重要。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生产环境发生了改变,很容易引起应激,这就要求饲养员把工作做细。1为断奶仔猪提供干净无菌的生活环境转入猪前,保育舍要进行彻底的浸泡、冲洗和消毒,彻底干燥,空栏时间不少于3d,要检查维修好各种设施,设定好房间温度,并进行预热。  相似文献   

14.
正保育猪指仔猪断奶后独立生活到育肥这一过渡阶段的仔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猪场保育阶段不完全一致,一般指断奶后至8周龄。保育猪由于身体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免疫系统),抗病力比较差,而母源抗体和主动免疫抗体间形成的时间差,使得抗体直接近临界限或更低;再加上保育猪脱离了母体环境,导致饲养环境的改变和饲料及饲喂方式的改变,加之应激因素增多,如疫苗接种、猪只搬迁移动、饲养密度高等,使得保育猪极易发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区生物发酵床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育猪是指刚断奶仔猪到进入育肥前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仔猪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因此,保育期一定要为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长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猪养殖环节中,仔猪育成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好坏。分娩、保育、育肥三阶段中,仔猪死亡率较高的是保育阶段,占猪只全期死亡率的40%。死亡原因与其生理特点、环境与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要降低仔猪死亡率,必须科学建设保育舍、严格饲养管理、建立防疫制度、加强免疫和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保育期仔猪的养护,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母猪饲养管理、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控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为饲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仔猪咬尾症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猪场的增加,断奶仔猪集中起来保育,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有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但断奶仔猪从产房来到保育舍,因环境和伙伴的不同,仔猪会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鸣叫、互嗅、咬尾、咬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比电热地暖和红外线保温灯两种保温技术对哺乳、保育仔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地暖保温的仔猪增重加快,分娩舍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9.7g/头,小保育舍仔猪提高44g/头;饲料转化率提高,小保育舍仔猪饲料利用率提高10.8%;节能增收明显,合计增利54.15元/头。地暖保温技术能够给哺乳、保育阶段的仔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仔猪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保育仔猪的饲养 1.1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 1.1.1抗寒能力差。保育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要有一段适应过程,对温度尤为敏感,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维持温度在18~22℃,上下温差不超过3℃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