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测定的种猪生长性能数据可通过统计分析挖掘信息,为实际生产提供方向性参考。对57头杜洛克猪中心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日龄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体重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开测日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和生长性能指数均与开测日龄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开测日龄与进场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进场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种猪企业送测的杜洛克种猪,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和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料重比也呈现组间显著差异(P0.05)。猪场间杜洛克种猪生长性能指数均值最高相差13.48,相差幅度达到15%;校正至100 kg眼肌面积平均值最高相差3.44 cm2,相差幅度达到10.8%;校正至100 kg日龄最高相差21.17 d。建立种猪品牌应根据客观的测定数据作为主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庄鲁  刘小丰  龚辉 《养猪》2019,(4):69-69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美系仔猪断奶重与其40~100 kg肥育阶段日增重、料重比、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关系,收集分析了59头杜洛克、130头长白、190头大白母猪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其40~100 kg肥育阶段的日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和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2014—2015年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包括30~100 kg平均日增重、3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100 kg体重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抗体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大白和长白品种30 kg体重日龄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杜洛克品种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饲料转化率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不同品种种猪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达30 kg体重日龄杜洛克明显高于大白和长白,校正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杜洛克猪>大白种猪>长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种猪、长白猪差异显著(P<0.05),测定期饲料转化率,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猪差异显著(P<0.05)。猪群免疫合格率与死淘率呈负相关等关系,即总体免疫合格率较高的猪群,死淘率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5)
为研究大河乌猪采食特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选择云南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养的日龄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50头大河乌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每头均打上电子识别耳标,进入测定舍测定,试验猪100 kg体重结束试验。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显示:1)30~50 kg与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总耗料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均差异显著(P0.05)。2)双变量分析表明,30~5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0;r=0.932);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8;r=0.861);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845)。50~100 kg体重阶段大河乌猪的日采食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81;r=0.990);总耗料量与日增重、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78;r=0.984);日增重与料重比呈强度相关(r=0.969)。3)30~50 kg和50~100 kg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总耗料量、日增重与料重比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6,(6)
为研究新丹系长白猪与大白猪在肥育阶段的采食习性和生长性能,以及料重比和生长速度的关系,试验选用体重(39.5±2.65)kg的长白猪90头和体重为(39.7±2.61)kg的大白猪135头,采用润农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采集猪只体重为40~100 kg阶段的采食性状。结果表明,新丹系种猪采食习性的高峰期分布在6:00~9:00和15:00~18:00两个时间段,长白猪的采食时长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在生长肥育阶段,随着猪只体重的增加,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采食时长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测定期间长白猪和大白猪料重比与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长白猪料重比与3点平均背膘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以2017年8—12月的269头种猪生产管理措施和数据为例,探讨以血液学分析为基础的健康评价对生产的实际指导意义,分析健康度(OH)与种猪生长性能、测定成绩的关系。发现30 kg以下仔猪日龄与营养指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体重与健康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过敏指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日龄和体重均与代谢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100 kg体重猪的免疫指数与眼肌面积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可能意味着瘦肉率较高的猪免疫力呈现下降趋势;血糖的浓度与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可能在生产中使猪血糖保持较高的水平会更有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永新加系种猪选育与配套组合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经6世代选育,大约克体重达100kg背膘厚为12.7mm,30~100kg平均日增重841g,料重比2.4,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59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1.4头,窝均产活仔数10.8头;长白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为12.5mm,30~100kg的平均日增重为821g,料重比2.4,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61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0.3头,窝均产活仔数9.9头;杜洛克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12.5mm,30~100kg平均日增重844g,料重比2.3,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62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0.2头,窝均产活仔数8.5头。3个品种胴体瘦肉率在65%以上。加系种猪适应强,在广西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较强优势,其体形好,四肢粗壮,后躯丰满,繁殖力强,生长快,耗料低,健康程度高,肉质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采食量、胎次和性别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89头鲁育大约克和82头鲁育杜洛克饲养于种猪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实时测定试验猪的采食信息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量正向调控猪的生长性能,极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猪的日增重、试验天数,显著影响鲁育杜洛克100kg体重校正日龄和鲁育大约克的料重比。鲁育杜洛克和大约克公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相应品种的母猪,料重比、总采食量显著低于相应的母猪。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对96头杜洛克公猪不同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研究,找出与体重30~110 kg全程料重比相关性最高的体重阶段。当种猪测定的起始体重为40 kg时,与全程的料重比的相关性最高,当种猪测定的起始体重为50 kg或60 kg时,与全程的料重比呈极显著相关。将种猪始测体重提高到40~60 kg,能有效评估种猪的料重比性能,并提高种猪性能测定系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6,(4)
为测定新美系猪生长肥育性能,试验选择生长发育正常、体重33.77 kg左右、系谱档案完整的新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和巴克夏母猪各12头,按品系分4栏饲养。预试期7 d,正试期83 d。试验期间,各品系猪饲喂相同营养水平饲粮(前期消化能13.58 MJ/kg,粗蛋白质16.07%;后期消化能13.40 MJ/kg,粗蛋白质14.66%),饲养试验结束时用B超测定试猪活体背膘厚。结果表明,试验全期,日增重,大白猪最高为780.12 g,巴克夏猪最低为702.93 g,大白猪日增重比巴克夏猪日增重显著高10.98%;料重比,大白猪最低为2.54,巴克夏猪最高为2.96;达100 kg体重日龄,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巴克夏猪分别比大白猪(164.02 d)多1.05 d、2.4 d和4.03 d,但各品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杜洛克猪最低为10.72 mm,巴克夏猪最高为12.44 mm,但各品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该试验条件下,新美系长白猪和大白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较好,杜洛克猪次之,巴克夏猪较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加系母猪经过国内饲养管理后,其后代的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情况,对其采食行为和饲料转化率进行测定。利用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对加系杜洛克(5头)、大白(32头)和长白(10头)进行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时间、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数据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在30~100kg,日龄在63~158d范围,杜洛克、大白和长白平均日增重分别是0.99kg、0.95kg和0.97kg;料重比分别是2.34、2.33和2.42。不同品种母猪及个体间的采食行为存在差异,每次采食时间主要分布在3-8min,日采食次数在7~21次,每次采食时间与日采食次数呈反比。每次采食时间、日采食次数及日采食量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5,(11):64-66
本文主要对不同育肥阶段大白猪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育肥阶段在30~80 kg平均日增重最低,30~100 kg最高,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屠宰性能上,大白猪胴体重、屠宰率、板油重、肾脏重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骨率、皮率呈下降趋势,且在120 kg屠宰时屠宰率、肾脏重均高于80 kg、100 kg,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率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骨率、皮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上,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100 kg、120 kg屠宰时大理石纹分别比80 kg高0.67和0.69,差异显著(P0.05),其他肉质性状与屠宰体重均无显著关联(P0.05)。结果表明,育肥阶段在30~80 kg时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大理石纹均较低,为获得较快生长速度,较好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上市屠宰体重在100~120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分析种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性状的相关关系,用以评估使用较高始测重来测定种猪生长及料肉比性能的有效性,以及提高生长性能测定系统利用率的方法。在对采用自动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的62组不同体重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在30 kg~100 kg体重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与在70 kg~100 kg体重的相对应的数值间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料肉比性能,不同体重区间的相关系数在0.6~0.9之间,且相关关系在0.0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因此,利用不同体重阶段的这种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提高始测体重来缩短测定时间,从而达到增加测定站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猪MC4R基因Asp298Asn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与兽医》2016,(2):23-27
采用PCR-RFLPs方法对杜洛克、长白、大白3个品种共569头种猪的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的Asp298Asn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7个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以GA基因型频率最高,大白猪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于G,杜洛克和长白则相反;在杜洛克中,GA基因型个体达100 kg体重日龄最短(P0.05),50~100 kg阶段的日增重最大(P0.05),100 kg活体背膘厚最薄(P0.05);在大白猪中,AA基因型个体达5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日龄最短(P0.01),50~100 kg、30~100 kg阶段的日增重提高(P0.01),100 kg活体背膘厚最薄(P0.05);长白猪不同基因型在所有性状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MC4R基因Asp298Asn位点确实与某些品种猪的生长性状显著关联,但在不同品种中,该位点的具体效应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0日龄左右三元杂交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40头,30~36日龄饲喂教槽料(共7 d),37~85日龄饲喂保育料(共49 d),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1,2 kgt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于30,36,85日龄时测定各组试验猪的采食量、体重和增重情况,计算料重比。结果表明: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1,2 kg/t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保育猪的体重(P0. 05或P0. 01),极显著增加采食量和增重(P0. 01),降低料重比,且1 kg/t效果优于2 kg/t。说明在日粮中添加1 kg/t的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能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20,(5)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的生长性能,研究选取初始体重相似的两种二元猪82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至90 kg,比较分析其饲养时间、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结果表明,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30~90 kg的饲养时间为73.07 d,总采食量为179.97 kg,日采食量为2.48 kg,日增重为0.82 kg,料重比为3.03。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30~90 kg饲养时间为122.95 d,总采食量为217.02 kg,日采食量为1.80 kg,日增重为0.50 kg,料重比为3.65。LS组各体重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S组(P0.01)。除60~70 kg,L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DS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均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60~9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799(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30~4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78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75(P0.01)。LS组30~90 kg的料重比与30~6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高达0.834(P0.01)。30~60 kg的料重比与40~5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为0.701(P0.01);60~90 kg的料重比与60~70 kg的料重比相关系数达0.515(P0.01)。综上,DS组生长性能优于LS组。此外,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间相关性因杂交方式不同而异,在开展性能测定时应考虑杂交方式的影响。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杜洛克公猪在不同体重区间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F/G)等性状的相关关系,评估在较高始测重的情况下测定杜洛克公猪生长及料重比性能的有效性,探究杜洛克公猪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30~110 kg)料重比的相关性,并建立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回归方程,以期增加测定站的年测定量,提高其利用率。使用8台奥饲本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系统,测定119头杜洛克公猪在30~11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分析不同体重阶段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的相关性,并与全程料重比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杜洛克公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在30~110 kg期间均呈增加趋势,并在90 kg出现1个生长期拐点,之后其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都有下降趋势。不同体重阶段的料重比与全程料重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40~90 kg阶段的回归方程Y=0.316+0.873X1的决定系数为0.76,该回归方程校正准确率高,说明可通过40~90 kg料重比来衡量全程料重比,这样既能缩短料重比测定时间,为准确估算全程料重比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种猪测定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究柯乐猪的最佳屠宰期,试验选取体重和日龄相近、健康、发育良好的柯乐猪12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不同体重阶段(90,100,110 kg)屠宰,分别对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日增重及料重比进一步分析确定柯乐猪的最佳屠宰期。结果表明:100 kg体重阶段柯乐猪平均背膘厚低于90 kg和110 kg体重阶段,但差异不显著(P0. 05);90 kg体重阶段熟肉率显著低于100 kg和110 kg体重阶段(P0. 05);90 kg体重阶段滴水损失显著高于100 kg和110 kg体重阶段(P0. 05);其他指标各体重阶段均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100 kg体重阶段的肉品质更优,经济效益更佳,可作为柯乐猪的最佳屠宰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鸵鸟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按照二因素三水平,将育雏期(0~2月龄)鸵鸟日粮(精料)代谢能分为3个水平(分别为10.30,11.30,12.30MJ/kg),蛋白分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日粮。选用同一批次、1日龄、体重相近的幼鸵鸟40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不分公母),进行为期53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能量组和蛋白组对雏鸟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能量与蛋白互作对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随着能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能量组和蛋白组对雏鸟日采食量、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能量与蛋白互作对日采食量、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着能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高能高蛋白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平均日采食量最低、料重比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种公猪初生重对其育肥期生长性状和采食性状的影响。选取230头杜洛克仔猪,按初生重分为高初生重组和低初生重组,在同一饲养标准下饲养至(100±5)kg体重,记录生长性状和采食性状表型数据,用于后续分析。结果表明:高初生重组的30~100 kg日增重、达到100 kg体重时眼肌面积、瘦肉率、体长、体高和管围等生长性状均显著高于低初生重组(P<0.05);而低初生重组的体重达100 kg所用时间显著长于高初生重组(P<0.01);而高初生重组的100 kg体重背膘厚和100 kg体重肌内脂肪含量与低初生重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低初生重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日采食次数、平均每次采食时间、平均每次采食量和平均采食速率等采食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低初生重组在30~100 kg的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高于高初生重组(P<0.01)。高初生重的杜洛克仔猪相较于低初生重仔猪在育肥期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低的耗料增重比,且体尺特征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