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省定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于2021~2022年在定西市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参试的12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田间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了2年的测定和评价。参试品种的熟性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极晚熟。各品种出苗率均在84.7%~100%。‘14W-3’‘天薯17号’‘百泉1号’2年综合表现为抗病性强。2021年参试品种产量最高的是‘14W-3’和‘百泉1号’,分别为56 936和56 236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42.10%和40.35%;‘F1-1-42’‘京张薯1号‘’天薯18号’产量分别为46 469,46 336和42 869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15.98%、15.64%、6.99%。2022年产量最高的是‘百泉1号’,为71 087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72.26%;其次为‘陇薯20号’,产量为57 253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38.73%;‘...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两个品种产量虽低于对照品种,但利用其早熟特性,在水浇地或者结合设施拱棚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复种其他蔬菜,既可进行轮作倒茬,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华北漏斗区雨养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漏斗区雨养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201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试验基地进行了雨养种植技术背景下的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选取‘克新1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红美’、‘青薯9号’、‘大西洋’、‘陇薯3号’和‘陇薯6号’8个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薯率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大西洋’的表现最好,产量可达38 950 kg/hm2。‘陇薯6号’、‘陇薯3号’和‘青薯9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差,‘陇薯6号’田间表现基本不结薯。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庆阳市第三大粮食作物,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发展迅速,但品种单一、产量低等因素影响该区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出适宜庆阳市早熟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为对照,对10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和商品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LK99’和‘尤金’2个品种田间长势强,农艺性状好,商品性状好,商品薯率85.3%以上;产量高,分别为27 247和26 563 kg/hm~2,较对照‘费乌瑞它’分别增产11.9%、9.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该地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示范推广。‘早大白’、‘中薯4号’和‘克新4号’3个品种产量中等,但生育期短,可作为该地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所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工、胶粘剂、造纸、纺织、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产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然而,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产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早熟品种。为鉴定筛选适合淀粉加工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021和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以‘尤佳70’为对照,评价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12’‘龙薯3号’‘中薯早35’‘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早44’和‘中薯早45’)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中薯早39’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块茎产量46 643 kg/hm2,略高于供试8个品种的平均值43 676 kg/hm2,但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佳70’块茎产量;淀粉含量18.68%,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使得其淀粉产量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达8 699 kg/hm2,与其他品种(包括对照‘尤佳70’)相比差异均显著。‘中薯早39’总体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17,(1):1-6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不同生态区域的冬马铃薯品种,四川马铃薯创新团队在6个不同生态区域开展冬马铃薯品种引进与筛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川凉薯9号’和‘凉薯97’表现突出;在川中丘陵区,‘川芋10号’产量最高;在川东地区,产量较高的品种除对照‘费乌瑞它’外,‘中薯2号’和‘中薯3号’产量表现也较高;在川东北山区,引进的新品种‘鄂薯4号’增产显著;龙门山脉地区‘中薯2号’和‘坝薯10号’产量较高;而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则以‘青薯9号’高抗晚疫病,产量表现最突出。由此可见,不同生态区域适宜的冬马铃薯品种差异较大,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工作应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天水市灌溉区种植的中早熟抗病增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以‘克新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商品性、产量等综合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希森6号’‘荷兰15号’‘冀张薯12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块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增产增效明显;商品薯率分别为92.51%、93.20%、92.64%,产量分别为54 540,53 280和48 767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22.32%、19.50%、9.37%,分别增收12 377.60,11 099.20和3 835.20元/hm~2,可考虑作为川水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中早熟优势品种。  相似文献   

8.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定薯1号’为对照,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进行了评价。各引进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鄂马铃薯5号’、‘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  相似文献   

9.
宁海县马铃薯种植品种以本地品种‘东仓种’为主,因结构单一、种性退化导致马铃薯产量与品质下降。为了筛选适合在宁海县种植的新品种,引进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和本地‘东仓种’作对照,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块茎性状和经济性状,并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浙薯956’和‘希森6号’商品薯率较高,分别达到83.36%和79.27%,产量较‘中薯3号’分别下降4.60%和16.71%,但较‘东仓种’分别增加60.37%和40.00%,块茎性状等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当地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铃薯》2017,(6):321-325
福建省马铃薯品种存在数量较少、多样性程度较低的问题,阻碍福建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了推进福建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从国内3个马铃薯育种单位引进9个马铃薯品种(系),以‘紫花851’为对照,在福州地区开展新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鄂薯11号’和‘东农311’均无缺苗现象,其中‘鄂薯11号’的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高4.43个百分点,产量较对照品种高17.87%;‘东农311’虽然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低4.27个百分点,但产量表现较突出,较对照品种高33.71%。因此,‘鄂薯11号’和‘东农311’适宜在福州地区种植,可进一步筛选成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