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新乡外来植物分布动态调查及其危害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桂芳  简在友 《植物保护》2011,37(2):127-132
为明确河南新乡外来入侵植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危害性,近年来跟踪调查了新乡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筛选出近5年来(2006-2010年)在新乡新发现的外来植物,并结合相关研究结果,评估其在新乡的入侵风险。结果表明,2005年,河南新乡有58种外来入侵植物,2006-2010年间,调查发现4种新入侵的外来植物,其中菊科植物3种,茄科植物1种。这4种外来入侵植物中,苏门白酒草的入侵风险最高,黄顶菊正处于扩张期,胜红蓟未发现野外定殖群落,假酸浆危害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路调查法对铜仁学院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铜仁学院校园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1种,隶属5科8属。其中菊科最多,有6种,占总数的54.55%;从入侵植物的原产地来看,来源于北美洲和欧洲的最多,均占总数的27.27%;从危害程度来看,铜仁学院校园内无高风险危害入侵植物,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评分最高,危害最大。铜仁学院外来植物入侵现状与校园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对校园内植物的管理,重点防控喜旱莲子草,并对校园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定期调查,确保校园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和文献调研,对四川口岸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组成、分布、生活型、原产地、入侵途径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口岸常见杂草种类共48科、138属、196种,其中外来杂草14科31属39种,尚未见检疫性入侵杂草分布。外来杂草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以美洲为主,引入途径以人为无意引入为主;有11种入侵杂草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在和我国其他省市分布的入侵植物种类资料对比后,提出了对口岸防控外来入侵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发现,2个保护区内外来人侵植物总数达22种,入侵途径主要为无意传播进入,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均已在保护区内建立了稳定的繁殖种群,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分析了2个保护区内外来人侵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影响,提出了防治外来入侵种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及文献等资料,对湖南省口岸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原产地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入侵植物物种数与口岸海拔、温度、降水量、货物吞吐量4个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南口岸外来入侵植物共计66种,隶属于16科45属,以菊科(17种)、苋科(9种)、禾本科(8种)、豆科(5种)、车前科(5种)这五个大科为主。生活型上以草本植物入侵为主;原产地上以来源于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最多,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入侵植物物种数与口岸年均温呈正相关,随口岸年降水量和货物吞吐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湖南口岸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分析可为后续进出境植物检疫、有害植物监测、农业部门采取防控措施等工作提供切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2021—2023年,在调查江西省外来入侵生物期间,对赣州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普查,发现2种江西省新纪录外来入侵植物,即水茄Solanum torvum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均侵占了当地的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并影响了其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入侵危害。此次记录增加了水茄、五爪金龙新的分布点,增添了江西省入侵植物的种类,可为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北京市湿地选择23个样地共245个样方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并从不同植物性状数据库获取样方中所有植物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10个功能性状数据,对比分析入侵群落与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在北京市湿地共记录到26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隶属10科19属,其中,菊科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有10种。除比叶面积、叶片碳含量和株高的系统发育信号显著外,其余7种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均不显著,表明大多数功能性状未表现出系统发育保守性。入侵群落所有物种的物种多样性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标谱系多样性和平均最近谱系发育距离均显著高于本地群落和入侵群落本地物种,而入侵群落本地物种的功能分散指数和Rao''Q二次熵指数均显著高于本地群落,表明外来物种入侵改变了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且外来物种入侵后群落谱系多样性趋于发散,说明与本地植物亲缘关系越远的入侵物种越容易在湿地群落中建立种群,符合达尔文归化假说。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大黄堡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样线法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原产地、区系、入侵途径等.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共27种,隶属于13科21属,其中以苋科的种类最多,有6种;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88.89%;入侵植物主要来自美洲,占总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踏查方式对青神县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神县现有外来入侵植物69种,隶属28科57属,其中种类最多的3个科分别是菊科(19种)、苋科(6种)和豆科(6种)。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9.57%;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91.30%。入侵等级为恶性入侵(1级)的物种有16种,严重入侵(2级)有15种,局部入侵(3级)、一般入侵(4级)、有待观察类(5级)分别有9、17、10种。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均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共18种,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喜旱莲子草。非农业生境的入侵植物丰富度高于农业生境。青神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来源广、入侵形势严峻,应加强入侵植物的动态监测与综合治理,以保护当地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草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是世界性的恶性有毒植物,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及澳洲等30多个国家。在我国,主要入侵海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及港澳台等省区。它侵占林地、草场、农田,危害农、林、牧业,危及人、畜健康,严重危害了生态系统。因此,研究它危害的根源,选用其中一种方法或者综合利用几种方法进行防除。目前国内外防除措施有机械防除、替代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综合防除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沉水植物在不同水深和生长时期对不同种类入侵植物的响应,选取2种湿地入侵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和2种常见本地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试验探究在不同水深(0.2、0.4 m)和生长时期(生长初期和生长旺期)的本地沉水植物对2种入侵植物的响应。结果显示,当水深为0.4 m时更有利于黑藻的生长,并可削弱入侵植物对黑藻生长的消极作用,而水深对菹草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入侵植物种类对本地沉水植物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却存在差异,其中水盾草倾向于直接抑制本地沉水植物的生长,而凤眼莲可以通过降低水体透明度以及总磷含量进而间接抑制本地沉水植物的生长。此外,外来植物在本地沉水植物生长初期入侵对本地沉水植物产生的消极影响较生长旺期入侵时更显著。表明凤眼莲及水盾草入侵对本地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地沉水植物在适宜水深和生长旺期对2种入侵植物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景观建设要求的提升,校园外来植物入侵风险逐渐增加.以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外来入侵植物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入侵危害现状、评估其入侵风险,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按不同植被类型设置样方,调查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其危害现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危害现状、扩散潜力、在全省的危害程度及其各级指标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当地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推进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于2018—2022年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与数据库查阅,对宁夏外来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宁夏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和危害状况等,形成宁夏外来植物名录。结果表明:宁夏有外来植物180种,隶属44科124属,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06种,外来非入侵植物74种。外来植物中菊科(Asteraceae)种类最多,有41种;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15种、蔷薇科(Rosaceae)12种、苋科(Amaranthaceae)12种、禾本科(Gramineae)9种,这5个科占外来植物总数的49.44%。外来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132种,占总种数的73.33%;乔木次之,有27种;灌木、藤本植物分别19、2种。来源于美洲的外来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59.44%;其次是欧洲,占29.44%;地中海地区最少,占6.11%。恶性入侵、严重入侵植物分别有10、15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3.58%。从入侵途径方面来看,各植物表现为有意引入>无意引入>自然传播,其中有意引入达141...  相似文献   

14.
安瑞军 《植物保护》2013,39(2):82-85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弄清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的几个名称及其来源以及各名称的异同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对外来入侵植物蒺藜草相关文献的分析和考证,关于侵入我国北方的蒺藜草,三个不同的名称指的是同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三个名称中,建议采用少花蒺藜草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应采用Cenchrus pauci florus Benth,以便于今后学术交流和开展调查、防除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公园、道路、小区(园区)等30个调查样区园林绿地的调查,发现石家庄市园林绿地中共有20科44属56种外来入侵植物。在生活型上,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为92.9%;原产地为美洲的最多,占66.1%;在引入途径上,人工引种和无意引入的植物几乎各占一半;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与绿地面积大小、样区建成时间的长短、绿地组成结构以及绿化管护水平相关,其中绿地面积大、建成时间长、绿地以草本植物为主、绿化管护水平较低的样区分布较多;在56种外来入侵植物中有3种具有毒性,从入侵性上看,外来入侵植物共分为恶性入侵类、严重入侵类、局部入侵类、一般入侵类以及有待观察类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6.
孔祥琼  周继文 《湖北植保》2012,(6):40-41,45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野外调查,初步确定兴山县外来生物16种,这些外来入侵生物均来源于国外,其中以空心莲子草分布最为广泛。本文对农业外来生物入侵途径、入侵危害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发生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明确了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和发生情况,分析了外来杂草原产地及其生活型组成。共调查到外来杂草39种,占调查全部杂草种类数的18.93%。这39种外来杂草中,菊科的最多为9种,其次为禾本科和苋科,各5种。这些外来杂草主要来自于美洲(27种),并且以非多年生植物为主(占76.92%)。江苏金坛茶园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发现,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婆婆纳(Veronica didyma)和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是春季的优势外来杂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一年蓬、小白酒草是秋季的优势外来杂草。  相似文献   

18.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入侵途径等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初步确认有外来入侵植物27种,隶属于13科25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7种;所有入侵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占40.7%;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六大洲都有植物入侵该区,而以美洲大陆最多;入侵途径多样,以无意传播途径为主。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分析了麋鹿对部分入侵植物种的采食利用,从植物入侵特点和对石首麋鹿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两方面对该区植物入侵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上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提出对保护区内入侵植物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空心莲子草的分布、危害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草自然扩展成为水域和陆地两个生态类型,形成单一优势种群使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在水域的空心莲子草可通过人工打捞和利用其天敌控制;在旱地除利用天敌外,还需通过除草剂、物种竞争、化感作用、植物病原菌和人工拔除等措施进行防除。本文就其在我国分布、危害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从沿海入侵植物的危害以及徐闻沿海滩涂红树林保护区入侵植物现状着手,对雷州半岛徐闻沿海滩涂红树林保护区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闻沿海滩涂红树林保护区有外来入侵植物12科25属共29种。本次调查的29种入侵植物多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次之,草本植物以菊科(Compositae)植物居多,比例高达34.5%;苋科(Amaranthaceae)植物次之,比例达17.3%。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发现有25种入侵种类来自美洲地区,占入侵植物总数的86.2%。通过对入侵植物的分类、繁殖特性、生境、生活型等研究,总结出徐闻沿海红树林保护区入侵植物的入侵特性并提出相应防治策略,以期为将来雷州半岛徐闻沿海滩涂红树林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管理、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