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场对天蚕生长及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场对天蚕生长及茧质的影响收稿日期:1996-08-06王式媛王学英张涛曾昭镛(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蚕茧总站)天蚕(Antherceyamamai)属大型野生绢丝昆虫,天蚕丝质光泽有色,为华贵装饰品原料,国际市场上其商品价值高于桑蚕丝与柞蚕丝... 相似文献
2.
3.
试验结果表明:天蚕卵面消毒液的浓度和浸渍时间直接影响孵化率。以0.4%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渍5min区的孵化率最高,4日孵化度达95.05%,比0.8%5min区和0.4%10min区分别提高19.08%和2.53%,饲育形式不同,减蚕率和结茧率悬殊很大,以小蚕室内塑料袋育,大蚕室外覆网育的减蚕率最低,为25%,结茧率最高,为75%。 相似文献
4.
提高春蚕一日二回育茧质成绩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少回育是目前蚕业生产技术条件下蚕业技术经营的发展方向,是省力化养蚕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日二回育既好掌握其操作技术,又可取得比普通一日四回育更高的养蚕效益,也能与农村的农作时间有机地结合,达到省力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4龄起家蚕,添食不同浓度的Pb2+、Cd2+重金属离子,研究其对家蚕茧质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受Pb2+、Cd2+影响,实验组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低于清水对照组;凝胶电泳显示,DNA链发生明显的梯状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8.
9.
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105”育性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105”为研究试材,用9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与之杂交,并对其杂种后代F1、F2及BC1的育性分离比例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表明:供试杂种在F1代全部表现育性恢复,在F2代发生了育性分离,其比例为可育:不育=3:1,同时在BC1代也发生了育性分离,其比例为可育:不育=1:1。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分离规律,可以推断控制“吉农105”的细胞核内的雄性不育基因为1对隐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黄白茧蚕的叶黄素及不同颜色蚕茧丝胶、丝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家蚕食用桑叶后叶黄素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变化规律,以茧色限性品种为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大蚕期蚕体血液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结黄茧的雌蚕血淋巴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比结白茧的雄蚕高;白茧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约4μg/mL,丝腺的叶黄素含量约为5μg/mL,4~5龄全期无明显变化;黄血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在5龄的第3 d时最多(26.4μg/mL),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在5龄的第5 d时达到最大值,为228.4μg/g;不同颜色茧的丝胶含量顺序为黄茧>绿茧>白茧,脱胶率顺序为黄茧>绿茧>白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表明,无论二元种还是四元种,五龄食桑96小时的青蚕,就可结小型茧。随食桑时间延长,其全茧量和茧层量迅速增加,茧层率呈直线上升。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大于二元种。食桑6足天(144小时)到7足天(168小时),二元种的茧层率增长减缓,而四元种仍不减慢。到食桑7足天后的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缩小到同二元种几乎相仿。因此,五龄后期良桑饱食是提高四元种茧质整齐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实现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是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瓶颈,促进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阐述了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恢复基因的图位克隆及三系杂交棉的研究进展;对三系杂交棉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态学特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系统观察斜纹在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3d,大多数蜂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卵,少数可产2粒,偶见产卵3粒,但最终只发育成1头成熟幼虫;(2).侧沟茧蜂与斜纹在蛾1—4龄幼虫共存时,偏爱寄生1龄末至2龄幼虫,对1龄末至2龄,3龄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737,0.3210,0.2046;(3).3龄初幼虫被寄生后,与未被寄生的幼虫比较,4龄幼虫历期显著延长,食量显著下降,且不能发育到5龄幼虫;(4).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可用线性日度模型、Stinner模型和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其中以Stinner模型拟合精度最高:(5).侧沟茧蜂卵、幼虫、茧和卵—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6℃、7.766℃、10.1%℃和9.683℃,有效积温分别为28.864、109.245、89.360、217.915日度,发育速率最快温度分别为34.55℃、30.41℃、32.33℃和32.7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