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春小麦通麦2号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技术路线,提出了良种生产技术实践,以期为该品种的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为大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逐年严重,介绍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如麦茎蜂、麦蚜、麦穗夜蛾、条锈病、白秆病等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青海大通马铃薯产业形成了育种、繁育、科研、示范、推广、贮藏、开发为一体的格局。但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优良品种;缺乏资金投入,良种覆盖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贮藏运输条件低;马铃薯加工企业严重滞后、商标意识和品牌理念不强等问题,提出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种薯供应体系,创新经营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大通马铃薯"建设等对策,以为大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大通县春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包括锈病、白秆病、麦蚜、麦茎蜂等,以为当地春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采种及种子处理、育苗、移植苗培育、大树移栽等方面总结了秦巴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香樟树的种子繁育移栽技术,以期为该地香樟树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银杏的生物学特性及价值,并从育苗和移栽、移栽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苗木繁育技术,以期为银杏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青海省湟中县2003—2006年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程序,提出了以“原种繁殖基地-大田良种繁殖-生产推广用种”三级繁育推广体系及其相关规程的制定、种植区域化布局、种子清选加工机械化和“科研单位+基地(农户)+企业”的良种生产经营模式为主的技术体系,以便指导良种燕麦基地建设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青海13号蚕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优点,针对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包括整地蓄水保墒、播种、配方施肥、密植、田间管理、收割等方面内容,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4.
17.
桑树品种云桑2号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处理的插穗用适当浓度的生根剂水溶液浸泡后扦插,云桑2号硬枝扦插用生根剂1 000 mg/L ABT一号生根粉浸泡10 min,发根率高达92%;其次是萘乙酸,吲哚乙酸最差。苗床温度以25℃为最理想,发根率最高达95%;20℃次之,最差为10℃;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发根率可达88%,70%次之,65%最差。 相似文献
18.
介绍玉米秦龙14号的品种来源,分析其特征特性,并从整地施肥、播种、栽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玉米栽培。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