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太阳系天体相对地球某点的运动规律,在太阳系天体相对地球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I)中推导出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某点和纬度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方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太阳系七大行星对地球赤道某点和纬度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方程,并分别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系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某点的运动轨迹为与幅值与角度相关的波动式螺线,向x轴方向等速传播,并且在两种坐标轴下的运动规律与太阳、月亮类似.并且:1在双波动坐标轴下分析,水星运动轨迹在yz平面上的投影出现重波;2金星运动轨迹在yz平面上的投影疏密度与其余星球相反;3在波动-螺面坐标轴下分析,天王星和海王星螺线与太阳的最相近.  相似文献   

2.
正太阳系很大,里面的星球很多,但每一颗星球都会受到太阳的照耀,所以说太阳光的"权力"很大,几乎可以照遍太阳系里的每一个星球上的每一块地方。但是也有例外,太阳系里有一颗矮行星叫谷神星,它就对太阳光有所抗拒,表面竟然存在一块太阳光永远照射不到的区域。先跟大家说一说什么叫矮行星。太阳系内的行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区分为行星、矮行星、小行星三种,矮行星就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的一类行星,即"体重"达  相似文献   

3.
<正>原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后来冥王星因为体积太小。被"开除"出九大行星,所以现在只有八大行星你们可能会因为体型太小被开除出宠物界哦。太可怕了,我们会被开除出宠物界啊。只有他这样体型比人类小,比宠物大的动物才会被开除出宠物界。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五颗行星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行星自身是不发光的,有一定的质量,形状为圆球状。行星之所以叫行星是因为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固定,好像在行走一般.行星小档案:介绍: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目前太阳系内有8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4.
<正>公元19世纪以前,人们通常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由于“地心说”符合上帝创世和造人的教义,因此被教会所推崇。日心说小档案:简介:“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提出:1543年,哥白尼通过大量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才是宇宙中心,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太阳系天体相对地球某点的运动规律,首先建立了地心黄道坐标系,并将太阳绕地球的圆周运动转换为太阳绕地心的余弦波动,同时将此余弦波动作为标准余弦曲线.将太阳绕地球的运动分解为波动和"自转",并分双波动坐标轴和波动-螺面坐标轴分析,推导出太阳对地球赤道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方程,同时进行计算机模拟与分析,得到了太阳对地球某纬度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方程.以此类推,推导出月球对地球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方程,并分别进行计算机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月球相对于地球某点的运动轨迹为与幅值与角度相关的波  相似文献   

6.
<正>仰望夜空,繁星点点,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古代天文学家发现有星球会围绕太阳做有规律的运动,于是称它们为"行星"。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因太靠近太阳,且与太阳的分离角小,所以不易看到。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黄昏看到。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类除用眼睛和望远镜看星星外,还可用太空船飞近星星。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造飞行器,是1957年由苏联发  相似文献   

7.
正宇宙很大,地球很小。但是在茫茫大宇宙中,地球也不是最小的行星,还有许多小行星比地球还要小很多。小行星与地球相比,有着不同的品质:地球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运行轨道,在宇宙交通网上,它是照章出行的"机动车";小行星则是宇宙交通网上的"电动车",它大约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但时不时地还会越线行驶,有四处乱窜的运行品性……小行星会不会撞上地球交通安全,贵在各行其道。小行星四处乱窜,会不会撞上地球  相似文献   

8.
正大到宇宙,小到人体,还有你每天使用的文具和吃下的东西都是由元素构成的。那元素又是怎么来的呢?你可能不会想到,我们地球上的所有元素都来自浩瀚的宇宙,准确地说,是外太空星球为我们制造的。地球本身的物质来自于天体碰撞,这些天体既包括太阳系的物质,也包括银河系,甚至是河外星系的物质。而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以太阳和地球物质为生存前提的。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宇宙,又是怎么制造元素的呢?那就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科技》2021,(1):F0003-F0003
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310BC~230BC)提出,太阳是字宙的"中心之火",并将当时已知的所有行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认为,地球并非字宙中心,行星是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旋转的。哥白尼的模型对行星运动的变化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正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310BC~230BC)提出,太阳是字宙的"中心之火",并将当时已知的所有行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认为,地球并非字宙中心,行星是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旋转的。哥白尼的模型对行星运动的变化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这在今天已经成为一般的科学常识。可是,在400多年前,即15世纪的欧洲,这个太阳中心说却被教会当作大逆不道的"邪说",提出这个学说的人受到残酷无情的迫害,宣传这个学说的人被活活烧死,介绍这个学说的书籍被投入火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学说摧毁了神学对科学的束缚,宣告了自然科学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由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为了寻找新家园而展开漫长的"流浪地球"之旅的故事。可想而知,地球在这一次的"流浪"中必然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为了拯救地球,片中的主角"救援队"众人挺身而上,背水一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人类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之后,一些科学家便提出了各种探索太空、开发宇宙的大胆设想,其中包括改造行星使之适于人类居住。改造太阳系的类地行星(某些条件与地球相似的行星),是人类向宇宙迁徙的重要步骤。类地行星的真面目在向宇宙进发的道路上,科学家首先把类地行星中的金星和火星作为目标,因为这两颗行星在物理性质方面同地球近似。在地球轨道内侧运行的金星,在体积、质量、密度等方面同地球  相似文献   

14.
火烤行星     
<正>太阳是地球的热量来源,但对于近距离的行星,却时时拥有如烧烤食物般的高温。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水星离太阳最近,大约有五千八百万公里,表面平均温度有四百五十摄氏度,这样的温度算是烤得够彻底了吧!如果距离缩小到八分之一,热度变成六十四倍,那也许只有经太上老君八卦炉烧炼过的孙悟空才耐得住。在天上数不尽的繁星之中,有许多是类似太阳的恒星,有些恒星的周围就有这样高温的炼丹炉。这些恒星并不像行星,它们有着巨大的质量,有能力压迫内部的氢融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太阳系的火星和木星之间,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在那里回旋。它们固然循着一定的轨道运行,但其中有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很扁,甚至与地球的轨道相交。科学家发现,这种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至少有57颗。这类小行星在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时,往往会一反常态,闯入地球的怀抱。体积小的小行星在地球的大气层中烧毁,摩擦发光,成为一闪即逝的流星;大一些的小行星,在落到地表时未能燃烧殆尽,  相似文献   

16.
正太阳系虽然很大,但是对于茫茫宇宙来说,也只是一粒尘埃。人类就生活在这尘埃中的尘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是太阳系内唯一的智慧生命。可是人类的梦想却比宇宙还要大。我们一直期待能在茫茫宇宙之中找到另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最好这颗恒星周围也有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且上面的环境还适宜人类生存,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地外移民,成为大宇宙中的惬意游客了。梦想总是要有的,说不定就实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0月,泛星计划中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发现了一位"不速之客",它距离地球0.2个天文单位(约3000万千米),正以26千米每秒左右的速度从天琴座方向冲进太阳系。随后,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它命名为"1I/’Oumuamua"。"1I"中的字母I代表它是星际天体,1表示它是此类天体中的第一个。"’Oumuamua"中文音译为"奥陌陌"。  相似文献   

18.
<正>土星加冕太阳系"卫星之王"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于10月7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所科学家斯科特·谢泼德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20颗围绕土星运行的新卫星,从而使土星卫星总数达到了82个,一举超过木星(目前已知木星卫星数量为79个),成为太阳系中拥有卫星最多的行星。当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也宣布了这一发现。这些新发现的卫星直径约为5千米,其中有17颗为逆行卫星(指轨道行进方向与土星自转方向相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太阳系中,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的一颗行星。既然金星距离地球这么近,又这么美,咋不上去看看呢?一、金星其实是"地狱"金星与地球大小相近,因此最初人类憧憬金星也是生命之星,期望有金星人。但随着观测能力的提升,人类发现金星上环境的恶劣程度超乎想象,近乎地狱。金星由一层厚重的大气层包  相似文献   

20.
九大行星为什么围绕太阳转,月亮为什么围绕地球转,向心力使然也。这个向心力从何而来?牛顿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向心力是由两天体之间的引力提供的,两天体的质量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