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因其丰富的综合功能,被称之为“地球的肾”。因此,湿地也日益显示出了作为旅游资源的广阔开发潜力。主要从湿地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入手,在探讨其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观鸟旅游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黑龙江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分布着多种珍稀的鸟类(如东方白鹳、白琵鹭、大天鹅、长耳鸮等),可利用丰富的湿地鸟类资源,建设观鸟旅游平台,形成有特色的生态观鸟产业,带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了泰来县居民对观鸟旅游的认知、态度,发展湿地观鸟旅游的可行性及对泰来县生态减贫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划和方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及湿地鸟类的保护和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目前旅游业重点发展的形式,黄河湿地旅游是系生态旅游之范畴。内蒙古自治区这些年重视生态旅游,特别是近2000年开始关注黄河湿地,近些年出现以黄河湿地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但是相应的有关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研究较少,具体研究以县境内的黄河湿地旅游研究几乎是空白。“黄河—湿地”是磴口县重要的原生态环境,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将对磴口县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辖区内保留的比较完整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湿地具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在符合当前旅游发展需求趋势及政策导向的形势下,拥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巨大潜能。然而湿地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尚未成熟,本文对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打造独具大庆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在饮食以及旅游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需求,希望在现代社会中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的享受。特禽养殖的出现,一方面能够丰富社会大众的饮食种类,另一方面还可以与旅游业互动融合发展,成为立体旅游的一部分。这样不仅能够将旅游与生产紧密联系到一起,实现资源上的优化应用,也可以利用特禽养殖进行丰富、补充旅游项目,让社会大众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机会与特殊禽类进行接触,进而  相似文献   

6.
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力支撑。但快速发展起来的畜牧业,在利用资源、活跃湖区经济的同时,也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洞庭湖湿地及其生态环境现状、畜牧业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其控制对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退化原因及综合修复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的实地调查和现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多重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日益恶化。在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发展节水型城市,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科研监测体系,强化环境法规和相关政策建设等措施方面出发,提出了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对策,实现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很多专家和和学者也为我们的社会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相应时代的变迁,我们逐渐开始接受和认可低碳经济这一新的名词,特别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产生而提出的低碳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经也进一步的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从基础的相关概念的透彻分析入手,来讲解低碳的全新内涵,同时也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和研究了对于低碳旅游事业今后的发展要求,进而将我国的低碳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9.
游学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成为现代社会对教育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旅行社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学习和旅游结合的游学形式中发展并不成熟。文章通过对分析我国出国游学市场的现状进而探讨旅行社在出国游学市场中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玉文  舒展 《野生动物》2005,26(1):30-31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最大的鹤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所辖的扎龙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湿地周边的人为干扰和旅游开发等活动,导致扎龙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扎龙湿地正面临着缺水、火灾、污染和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中国各地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旅游节庆已日益成为哈尔滨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的重要方式,为当地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效益。但是,哈尔滨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围绕哈尔滨市旅游节庆进行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提出哈尔滨旅游节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哈尔滨旅游节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哈尔滨市旅游节庆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黄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具有独立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日益关注。兰州是全国惟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兰州市创建山水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针对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情况,阐释了兰州市黄河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湿地的保护管理不完善、水资源破坏严重、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相对落后等。最后,分别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提出黄河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和建议,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湿地国际期待着与中国合作的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国际期待着与中国合作的成果仅仅凡年之内,“湿地”一同就越来越为野生动物爱好者、政治家、法律*作者、农民、工人、工程师、教师、旅游者和广大民众所熟悉。虽然湿地对文化的发展还很初始,但这一词汇本身也才出现不久。湿地是土地与水融会的地力。在那儿,降雨形...  相似文献   

14.
李众 《山东饲料》2013,(23):232-233
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在我国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RMP理论为基础,对旅游资源非优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探索,从中提炼出适合该类型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并结合东营市千岛湖湿地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众多的资源非优景区产品项目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影视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影视产业与传统旅游的相结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的蓬勃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因如此,对影视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受到重视。笔者以为,在我国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研究影视旅游,能够了解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认识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湿地保护区社会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勇 《野生动物》2005,26(1):14-17
中国是湿地大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湿地总面积约为6594万公顷。截止到2000年,建立湿地保护区289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森林和海洋相比,湿地生态系统更加脆弱,与人类的发展关系更为紧密,其功能和价值的社会化程度体现得更为充分。由于湿地的概念提出较晚,湿地类型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起步较迟,我国大部分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均相对落后,社会化程度普遍较低。本文力求分析湿地、湿地资源和湿地保护区的社会属性,从湿地保护区主体和客体的特点和问题入手,分析湿地保护区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湿地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是职业教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若想在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就一定要重视酒店实习这一过程。本研究就将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使广大民众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沈茂成 《野生动物》1995,(2):9-11,17
保护湿地资源 造福人类社会沈茂成(林业部)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是关系环境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过程,特别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产业革命,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创建了辉煌的业绩。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剧增,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利用失当,...  相似文献   

19.
孟玲娜 《山东饲料》2013,(5):91+1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资源开发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使旅游开发失去可持续性,而且会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对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助于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域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各大省、市、县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全力配合国家在各试点示范区域对全域旅游的推进建设.但在这个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就不再仅仅是旅游业内几大利益主体了,而是整个发展区域的各大行业、各大部门等各大影响因素.因此,要如何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整合,将是这一重大旅游发展战略面临的全新挑战,文章旨在将旅游业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泛化到整个全域旅游所涉及到的更大范围的各大利益主体中,寻找全域旅游视野下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