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许多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其施工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种新技术、新功能的测量仪器也不断涌现,而电子水准仪更是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电子水准仪在各种工程项目施工的测量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尤其是在沉降观测中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优势。本文通过对电子水准仪特点和工作原理的阐述,探讨电子水准仪在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匀,或异常的沉降量,是属于不正常的现象,造成建筑物倾斜。造成这个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基础柱质量不好,或柱短缺所至。第二、是没有利用沉降观测这一利手段进行把关。建筑物的沉降过程分为缓慢—活跃—缓慢—稳定。建筑物各沉降期沉降量为20mm之内,各个观测点之间最大沉降量差为20mm之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匀,或异常的沉降量,是属于不正常的现象,造成建筑物倾斜.造成这个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基础柱质量不好,或柱短缺所至; 第二、是没有利用沉降观测这一利手段进行把关. 建筑物的沉降过程分为缓慢—活跃—缓慢—稳定.建筑物各沉降期沉降量为20mm之内,各个观测点之间最大沉降量差为20mm之内,相邻两点沉降量为10mm之内. 以上的沉降表现都说明的建筑的正常沉降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说建筑物的沉降不正常的现象. 一、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 一座建筑物,不论在地质钻探、建筑设计、打桩工程、基础承截试压等任何一方,如果有违反有关规范的,而存在质量问题时,都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匀,严重的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和产生裂痕,最后要拆卸.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和手段发现和制止这种严重后果的产生和扩大?唯一的办法和手段就是在施工中及时的进行沉降的观测.因为按照测量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沉降观测之后,就能够及时地知道建筑物是否过早出现沉降?沉降时是否均匀?相邻观测点的沉降量差是否大于有关规定?沉降总量值是否异常?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让有关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和作出处理措施,必要的就要停止施工,从而避免建筑物的倾斜和裂痕的出现,甚至要进行拆卸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促进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物沉降观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目前,对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研究日益增多,使其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沉降观测仪器设备、实施程序与步骤进行分析,对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宋方  强亚明 《北方牧业》2014,(12):122+15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促进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物沉降观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目前,对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研究日益增多,使其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沉降观测仪器设备、实施程序与步骤进行分析,对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现行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必须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建筑的安全性能提供严格保障,产生了针对高层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不管是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准备期、施工期还是运营期,变形观测中的沉降观测对建筑本身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沉降观测也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必要生产项目,是高精度、高质量的高层建筑的安全前提。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精密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观测期间产生的数据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地铁施工现状,以及城市地下复杂条件下对地表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结合苏州地铁一号线,深入探讨了地铁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及精度要求,通过精度评定与分析、下沉等值线以及插值拟合曲线等手段对沉降监测做了详细说明并对沉降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能够为地铁施工提供更高的精度及更有效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土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为了减小其沉降值保证建筑物的安全,采用ANSYS建立基坑及周边环境模型,研究对比不同的回灌压力对其沉降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合理的回灌压力对控制基坑周边沉降有着良好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压力的增加,建筑的最终沉降值在减小,压力过大导致沉降值骤增,在回灌压力设计中既要考虑黄土具有的特殊性质,又要考虑周边建筑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应尽可能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工作,综合应用建筑、结构、施工等措施,使不均匀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串口通讯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电子水准仪数据传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水准仪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加密水准数据水准平差的实现过程,最终实现了电子水准仪数据加密输出和平差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时下城市建筑越来越高,沉降观测做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楼体和基础稳定性的监测伴随建筑施工全过程。沉降观测的重要性是能及时掌握建筑物各部位的沉降情况,分析沉降规律,预报沉降趋势,保证建筑安全,还可根据所掌握的沉降观测数据,验证有关地基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参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作为检查分析和处理有关工程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现了许多具有先进水平的地面测量仪器,如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激光扫平仪、精密测距仪等等,这些先进技术工具的出现为我国土地测绘走向数字化、现代化提高了必要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土地测绘中GPS、RTK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托换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承栽力,调整因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均匀沉降所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方式.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浅要阐述了托换技术在砖混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改造设计,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韩向前 《山东饲料》2013,(17):360+38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引起地基沉降,如果水平向偏移或不均匀沉降超过相应的允许值,将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严重的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是预测此类事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陈银水 《山东饲料》2013,(3):196+217
地基基础是决定性的对于建筑物,国内外都有不同的原因而发生很多的工程事故,在这里也是有各地区的不同的条件而决定的,即便是同一个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和条件也都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地基基础的不同。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混合结构的房屋建筑物会产生相当大的危害,轻会引起墙体的开裂,重则会倒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其生命安全,对人民的才财产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地基的原因和其基础沉降裂缝的分析,从而找到加固的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很多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建筑物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建筑施工裂缝。造成建筑施工裂缝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作用、混凝土的收缩作用、地基的沉降作用等,建筑施工裂缝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造成建筑施工裂缝的因素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希望能为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建筑工程中,对桩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桩端地基不仅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中,就需要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建筑物沉降量的发生。因此,本文将对桩端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同类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建筑工程中,对桩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桩端地基不仅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中,就需要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建筑物沉降量的发生。因此,本文将对桩端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同类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五江区间隧道处于软岩富水地层,穿越6座高层建筑物,建筑物基础距隧道顶部最小距离仅为11.6m,沉降控制和施工安全风险预控是本工程的难点。本文结合施工实践,着重阐述了袖阀管注浆法的加固机理、施工参数选择、工艺流程、施工工艺以及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并对应用效果做出了总结和分析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