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意义对等是译者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而词汇意义是构成文本的主体。文学作品中往往用词巧妙,表意丰富,译者在译文中也要准确地再现原文中的词汇意义。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中译本为例,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词汇意义在译文中的再现,旨在肯定该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译者风格的研究大都基于个人的主观印象和直觉判断,集中讨论译作的风格在何种程度上再现了原作的风格等。这种主观、印象式和规约性的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只重视译文与原文的风格对应,而忽视文学翻译中译者特定的风格。随着描写翻译学的发展,译者风格研究开始借助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分析,来考察译者传承原作风格之外所表现出的风格,这可以有效弥补主观判断的不足。文中以《红楼梦》的杨译本和霍译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包含两个译本全文的可比语料库,基于大量语料的客观分析,试图详细分析译者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最后,试图从译者的母语文化和翻译规范的角度来解释二者表现出的迥异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毫无美感可言,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医学英语及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医学英语在句法层面的美,即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然后,结合翻译美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这些美。  相似文献   

4.
梁维 《山东饲料》2014,(24):275
以文学作品为例,诸多文字作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不乏翻译作品。如大家广为熟悉的《百年孤独》、《挪威的森林》等,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人掌握所有外语并不现实,因而人们直接接触的更多是作品的译文,但事实上人们往往看完作品有感于内容,铭记住了作品名和作家名,而对于直接接触的译文文字作者却了无印象。本文拟从解构主义出发,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对译者的地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法律英语术语的概念、分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翻译策略,并结合相关研究和理论,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应起的作用,指出译者应当知识渊博并且能够巧用词汇才能传达原作的意图并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梦娜·贝克的再叙事理论,分析《参考消息》的编译文章中译者为了抑制、强化或是修改原文中的叙事框架,如何在遵守新闻传播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来运用具体编译策略以达到符合国内受众期待的译文所。研究表明译者采用梦娜·贝克提出的"加标记建构"、"参与者重新定位"、"选择性建构"三种再叙事策略通过删减、增补、重命名等手段来实现重新建构叙事框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意美、音美、形美)角度,结合古诗《枫桥夜泊》、《江雪》英译分析"三美"在译文中的再现,旨在说明在"三美"理论指导下,译文可以保留了原诗的风格,传达原诗丰富的内涵意义,并且在音韵、形式等方面较好地体现原诗的特点。文章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评估古诗翻译作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个动态的过程,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翻译界对译者的角色定位众说不一。针对翻译的不同阶段探讨译者所扮演的相应角色,并分别对译者作为原文读者、思想文化传达者以及译文批评鉴赏者三种不同角色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文学自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运动"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近百年来,不断有许多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传入国内,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儿童文学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等方面都要求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不忘自己是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不忘译作的读者是孩子,儿童文学的翻译应保证广大中国少年儿童通过译文容易理解和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译文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习马会面"两岸领导人的发言稿英译本作为分析文本,简要的从情感因素、政治因素及文化因素三个维度对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在评析译文中,笔者关注有关媒体报道的修辞特点并对不同版本的译文进行了对比,由此提出个人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翻译生态环境制约和影响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策略及各种方法技巧的选择,同时也是译者进行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前提和依据。作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英译作为案例,对该小说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探析。研究表明,《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原作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以及译入语的文化传统、接受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生死疲劳》从佛教思想出发,以"六道轮回"为框架,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故事。作为小说的主线,宗教思想贯彻始末。如何让不熟悉佛教的西方读者理解书中借以表达的人生观和哲学观,是翻译该小说的一大难点。译者葛浩文教授通过大量对原文的重构、改写,在归化为主的前提下,既尽可能地保留了中国色彩,又使译文能为英文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语文本在当代英语文学作品中已大量存在,这些多语文本的杂合处理被广泛应用在原作的汉语翻译实践当中。本文对英语文学作品汉译中杂合现象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并揭示杂合对英语作品的翻译及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翻译实践中,对汉语诗词的表现手法与文化内涵理解不够,会影响译文的意美,甚至歪曲原作的本意。文中比较分析了许渊冲和伯顿·华岑翻译的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英译本,认为两个译本各有千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但也都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中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提出为了确保原文和译文的互文连贯,译者应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结合汉英、英汉翻译实践,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表达效果,进而指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须充分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引语形式,认真分析原文引语表达出的特定效果,选择译文中最恰当的引语表达形式,将原文各种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效果恰到好处地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答读者问     
本刊1988年6期刊载饶如龙同志的译文《蜂胶与其对糖尿病和癌症的医疗作用》,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就读者提出的问题,请译者统一作复,并对之表示谢意!现摘登饶如龙同志的答读者问如下: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是一种纯语言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译者应根据原语的语言、文化功能,努力让译本达到功能上等值。在汉英互译过程中,真正需要转换的不是语言单位预先规定的意义,或曰静止孤立的词典释义,而是上下文语境中的变通意义。同单纯的"形似"相比,"神似"无疑更可取。因此,只有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产生真正准确、规范、得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翻译方式中的解释特性入手,分析翻译是建立在理解与解释基础上的语言交流活动,是译者与原文作者进行语言思想及文化对话与交流,也是读者了解异域风土人情与文化,了解作者心声的平台,由此引出翻译中的译文是基于忠实上的解释。然而解释也受到种种限制。文中,笔者以解释的局限性为出发点,论述了翻译并非畅所欲言,而是受到了种种限制如社会权利语言,翻译受众者及译者第三文化的限制。通过上述局限性的论述,笔者得出翻译并非是随心所欲,而是在一定范围之下的自由驰骋,那就是终于原文的基础上,很好地准确地将文中所述展现给读者,才会让读者准确地了解文中思想。由此才会是一篇很好地译文。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特别是大学生们将会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迁移性冗余指不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而是把汉语的表达形式直接迁移到译文中,这样不仅导致译文的迁移性冗余,而且还影响了译文信息的传递效果。迁移性冗余一般包括名词冗余、动词冗余、修饰词冗余、一事两说以及重复指称,它们是中式英语的标志,但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因此,译者要尽量使译文的表达符合受众的思维习惯,处理好汉译英的迁移性冗余问题,适当进行省译。在翻译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汉英翻译文本,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比汉英相异的表达习惯来提高学生对信息冗余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