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目的和意义在一次采油之后,虽然传统的采油方法(注水和注天然气)已采出了许多亿万桶原油,但是,仍有70%的残余油保留在油藏中。通常,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每一种新方法都需要将一种流体注入油藏,以增加油藏的能量,改善驱油效率,或设法改变原油本身的物性。提高原油采收率(EOR)包括热采(蒸汽驱或火烧油层)方法—主要是改变原油的物性(例如使原油变稀);化学方法—包括注入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性物质,或上述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注气—注天然气(CH4)、二氧化碳(C02)、氮气(N2)以及泡沫。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在提高油田低渗特低渗油田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方面,国内外做了大量尝试性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先导性试验工作,国内外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开发的手段主要有注水、注气(空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天然气、烟道气等)、注活性剂水、超前注水、周期注水、渗析交替周期注采、压裂、物理解堵、化学解堵、物理化学复合解堵、微生物驱、空气泡沫驱、聚合物复合驱、开发井网调整、加密井网、水平井增加渗流面积等,原理有提高波及体积、扫油效率、油水再运移重新分布保持地层压力和解除伤害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边、底水驱油藏特点,首先开展了多种化学驱油技术的优选及论证,明确了本类油藏开展化学驱是可行的,并进一步明确了最优驱油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高效驱油体系,最终开展了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表明,在边、底水驱油藏开展"3+3"化学段塞组合驱使完全可行的,可以提高采收率17%以上。本文对于边、底水驱油藏开展三次采油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注水开发是砂岩油藏开发的主要方式,也是迄今为止最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而水驱波及系数是油田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参数。研究采用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与论证试验相结合的的方法,以室内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并建立了中高渗砂岩油藏的岩石表面性质、注入倍数、驱替压力梯度与水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北31井区为一断块遮挡、边底水活跃的岩性构造油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投入开发,目前共有油水井61口,采油速度0.42%,采出程度21.02%,综合含水83.5%。存在注水井井口压力过高导致注水困难、微裂缝发育窜层严重、压敏现象普遍、上部小层动用率低、采收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高效经济开发。本文通过对影响该油田开发效果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试验使用増注泵注水、平稳合理注水防止速敏体敏问题恶化、补开剩余油富集层完善注采井网等是该油田下步稳产上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如何提高难采储层的开采效率,已经成为目前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出砂油藏中,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加,注水时间的增长,很容易造成系统压力的变化,导致地层的出砂,同时会出现套管损坏变形的情况,所以需要保证注水压力的稳定性。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出砂油藏的注水的现状。通过研究对于提高出砂油藏注水效率,控制油藏出砂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形成了固定的注采模式和对应关系,最终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多层开采,导致油层动用不均,降低了油田的采收率。通过实施调整注采井网、强化注水、封卡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油田的潜力,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气田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低渗透难采储量在原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渗透率较低,使得注水提高采收率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发现了大量的气源,这就为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方式提供了便利的物质基础,并且能够充分显示出注气技术的优势。本文将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樊家油田埋藏浅、压实程度差,导致地层容易出砂,同时受注水系统压力波动,地层返吐砂严重。随着注水工作的持续深入及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林樊家油田注水要实现新的突破仍面临着一系列难点。结合多年水井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出砂原因为切入点,从固化油层———井筒机械防砂———井口、注水泵站等工艺方案优化和系统、支点科学运行以及设备保养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摸索出一套水井出砂原因、诊断、治理、预防的"闭环式"注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林樊家油田水井管理水平,为同类型油藏提高水井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稠油热采,是热门话题。利用热采技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具体实例结合成熟的稠油开发工艺,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改善稠油开发效果,为同类稠油油藏热采技术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臧立 《山东饲料》2013,(14):299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到勘探开发的后期,油井的含水率高,产液量大。通过聚合物驱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但是聚合物的加入给采油废水的破乳和油水分离带来了问题。高聚污水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油田采油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油田注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提出了提高油田注聚采油污水处理效率的方法,并且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油水分离剂,通过实验验证了油水分离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到勘探开发的后期,油井的含水率高,产液量大.通过聚合物驱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但是聚合物的加入给采油废水的破乳和油水分离带来了问题.高聚污水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油田采油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油田注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提出了提高油田注聚采油污水处理效率的方法,并且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油水分离剂,通过实验验证了油水分离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注水系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水量大幅度增加,注水耗能也随之增加,采油成本日趋上升;同时,新形势下降低采油成本、加强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优化注水系统,实现节能降耗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注水站地面注水系统的现状,分析注水系统的能量损失,提出油田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对策.主要从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两个角度,对注水系统能量的损失进行阐述.从选择注水泵、提高注水水质和降低管网沿程摩阻损失等方面降低整个地面注水系统能量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明寨油藏是中原油田极复杂断块油藏之一,经过多次平面、层间调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由于近年来油田井况损坏加剧,井网适应性变差。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断层、构造进行精细刻画,对储层沉积微相、单砂体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细描述,对剩余油进行重新认识,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通过实施精细基础研究上,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实施相控剩余油挖潜,建立、恢复、优化一类层注采井网;加强厚油层的内部结构研究,实施层内韵律段挖潜;保持注水量、产液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有效提液,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实现了原油产量稳步提升,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胡状集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经逐渐呈现出"高含水92.98%、低采出程度18.34%、低采油速度0.42%"的典型开发后期特征。针对含水与采出程度严重不匹配的问题,本课题主要从油藏工程的角度研究了油藏如何通过驱替压力的变化来实现微观孔隙剩余油的挖潜。加强微观孔隙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将渗流、微观物理模拟、驱替压力、波及系数等相结合,形成一套建立高含水后期建模、数模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管理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将专业相同、性质相近的生产单元统一管理,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最少的人力投入、最小的资本投资和最低的作业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孤岛厂根据中石化油藏经营改革的总体要求,针对归属于不同管理区的集输、注水系统考核标准、监管程度不一,造成采油厂整个集输、注水系统运行效率不高现象,对集输、注水系统和集配气系统进行整合,成立集输注水大队,统一管理采油厂各联合站、污水站、注水站、配气站,全面负责各油藏经营管理区所采油气的处理、外输、污水处理及污水回注等工作,实现了集输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卫北三叠属于典型的低渗、裂缝性油藏。结合裂缝性油藏水驱油机理、卫北三叠构造、储层、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展布规律,部署合理的注采井网,根据储层润湿性、水敏、酸敏实验结果确定合理注水强度,注采井距。在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后,卫北三叠继续保持了稳定高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油田进入注水开发后期,精细分层注水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分层注水效果,需要对每层注水量进行测试调配,使之适应地质要求.传统的测调工艺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分层合格率较低.空心调试一体化技术在注水井实施应用后,显著提高了注水井的分层合格率,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厚油层高含水后期由于储层描述相对较粗,水平井挖潜后,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挖潜技术相对单一,研究厚油层开发剩余油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挖潜技术及水平井开发的相关技术政策,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对于实现厚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4种饲料原料及其不同含水率对粉碎特性的影响。选取玉米、豆粕、菜粕和麸皮4种饲料原料,分别在含水率为8%、11%、14%、17%的条件下进行粉碎,探究不同原料及其不同含水率对粉碎噪声、粉碎能耗、粉碎后物料温度、粉碎后水分损失及粉碎后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碎相同时间的条件下,含水率8%的玉米粉碎噪声显著大于含水率为17%的玉米(P<0.05);相同含水率下,麸皮的粉碎能耗显著高于其他3种原料(P<0.05);玉米随着含水率增加其粉碎后的温度显著增加(P<0.0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4种原料粉碎后的水分损失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在11%和14%下粉碎后麸皮的水分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原料(P<0.0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粉碎后的原料平均粒径显著增加(P<0.05);不同原料在粉碎相同时间后其平均粒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豆粕、玉米粉碎后的平均粒径显著高于菜粕与麸皮(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