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玲娜 《山东饲料》2013,(5):91+1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资源开发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使旅游开发失去可持续性,而且会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对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助于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淳安县蚕业发展与千岛湖旅游业融合的优势,并对开发淳安县蚕业与千岛湖旅游业融合的旅游资源、市场环境和区位条件等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将发展蚕桑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将蚕丝文化嫁接到千岛湖旅游业,开发蚕丝文化馆、蚕桑丝绸文化的乡村旅游、蚕丝文化街道和基地观光游等模式,从而创造独具特色的千岛湖旅游品牌,促进淳安蚕业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草原旅游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旅游业在我国农牧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越来越显示出其产业优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发展草原旅游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提升草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积极意义。全面了解和掌握草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是切实提高草原旅游的文化品味,发挥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草原旅游是依托草原和草原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形式。草原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就看草原生态环境是否能得到合理的保护。草原旅游具有资源条件与环境约束的高度重叠性,草原旅游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发展旅游业与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草地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从金银滩地区旅游资源现状、金银滩地区旅游业发展特点等方面阐述了海晏县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针对金银滩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就海晏县草原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推动地区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但是当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者特有的吸引力难以有效发挥,各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难以实现系统性、合理性开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角度进行分析,并就当前地区旅游业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额济纳旗积极研究部署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响应内蒙古“8337”发展战略,从自身出发制定并颁布各项规定促进其旅游业稳步向前推进。额济纳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胡杨林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是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合理规划与保护旅游资源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对内蒙古旅游业与促进草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对草原旅游发展和草原文化的关系以及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琼 《青海草业》2013,22(2):31-33
随着草原旅游业在海北各地的不断繁荣和旅游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的不断增长,处理好草原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通过对海北地区草原旅游现状分析,提出草地资源保护与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民族社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民族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旅游产品的不创新,旅游产品的种类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族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并从中受益的程度。因此,民族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中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山区旅游资源既可促进地区生产力均衡发展,缩小山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差距,又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并有助于促进外引内联和横向经济联系,从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搞好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其次是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第三,建立旅游、生产、销售三大部门的服务网络。第四,要加强对山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生态的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张颖 《吉林畜牧兽医》2022,43(2):107-108
民乐县作为甘肃省的畜牧业大县,在诸多畜牧领域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民众对经济发展的诉求.本研究立足于民乐县发展休闲旅游畜牧业的优势,分别从畜牧业和旅游业的资源开发、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示范园区的开发建设、打造旅游业品牌等层面提出发展建议,促进民乐县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旅游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开发,环境建设和景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锡林郭勒盟草原与景观类型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明了草原旅游资源特点和草原旅游的内容,指出了草原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草原旅游的管理对策,旨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新视角思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旅游业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杭州市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从建立制度体系、完善政府引导、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科技创新四个方面阐述了杭州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休闲旅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刺激国民经济提高的过程中,休闲旅游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就在于对休闲旅游产品的科学开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无锡休闲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其在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无锡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措施提出了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和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邓永进  刘志军  邓丽 《草业科学》2010,27(9):155-160
内蒙古地处温带,草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多样,夏季日温差大,构建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与草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草原避暑度假地与传统避暑度假地优劣势的基础上,认为内蒙古草原避暑度假地具有夏季日温差大、空气干爽、空间开阔、地势起伏适宜、视野开阔等特征,进而结合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草原环境承载力较小、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指出内蒙古构建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应实现从以量占优到以质取胜、从草原特色到主题创新、从品牌经济到品牌旅游3个转变,并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接待设施水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倡旅游环保与节能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内蒙古草原避暑度假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精细化发展的现代管理理念,与旅游结合创新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将对旅游资源保护发展提供一种新途径。本文以武当山的旅游发展为例,从旅游资源保护发展精细化、旅游市场开发精细化、游客服务设施精细化、旅游文化精细化及旅游服务团队建设精细化五个方面对旅游精细化发展进行初步探究。精细化管理下的旅游事业可以持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现状与当代大学生的交友情况展开调查,现阶段国内旅游业发展并不成熟,形式单一,旅游市场没有针对性;另外,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务学业,十分忽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我国旅游业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对于心理咨询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仍不甚成熟。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灵之旅的市场开发值得我们进一部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现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旅游的弊病日渐突出,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作为首都的北京和西部大开发城市之一的青海乘势而上,开发和建设生态旅游资源,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道路,实现绿色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有着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但近几年来南漳县的旅游业发展缺乏总体的规划,各旅游景点各自为战缺乏合力。旅游设置缺少突出点。在旅游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是该县旅游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县的基本情况,提出了该县进行抗体度假旅游的开发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支持与保障性对策,希望能对本县的旅游发展起到些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