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白芷、白及和桔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热水浸提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三种植物多糖,并以多糖提取率为测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芷水提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 h,料水比1∶12,浸提温度40℃;白芷微波最佳提取工艺为功率400 W,料水比1∶15,时间8 min。白及水提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30℃,料水比1∶40;白及微波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8 min,料水比1∶30,功率640 W。桔梗水提最佳工艺为浸提时间4 h,料水比1∶20,浸提温度40℃;桔梗微波提取最佳工艺为时间4 min,料水比1∶40,功率240 W。此外,微波提取法提取的多糖提取率高于热水浸提法,同时三种药用植物中微波法提取的白及多糖提取率最高,为38.67%。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温度及发酵周期等因素为研究对象,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从而提高豆腐渣的粗蛋白含量,改善其适口性,并可用来替代饲料中的豆粕。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14%,料水比1∶2.5,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72 h,该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粗蛋白含量40.43%,比发酵前提高64.35%。  相似文献   

3.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2):56-56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和大庆晓雪啤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以甘草和苹果为原料制备复合饮料。研究人员确定了甘草汁的提取方法以回流法较佳,最佳的甘草浸提条件是,温度90℃,时间3小时,加水量12倍;最佳的饮料配方为,甘草汁25.2%,蔗糖6%,柠檬酸0.02%,苹果汁8.4%。同时,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甘草苹果复合饮料的稳定性,确定了稳定剂为CMC和黄原胶,添加量分别为0.1%和0.4%。  相似文献   

4.
苜蓿干草提取叶蛋白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值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值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值>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值为2.5。  相似文献   

5.
外加酶提高发酵豆粕蛋白质水解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的工艺基础上添加外源蛋白酶进行优化,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试验得到酶添加量、接种量、料水比、温度、时间5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20U/g,接种量1%、料水比1:1.2、温度35℃、发酵时间48h。对5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优化发酵方案为:加酶量50U/g、接种量1.5%、料水比1:1.2、温度35℃、发酵时间48h,发酵豆粕水解度从对照的16.25%提高到37.29%,提高了1.3倍。  相似文献   

6.
单因素试验法优选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红芪中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浸提次数、料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红芪多糖提取的影响。试验采用常规法提取红芪多糖,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1.0 h,料液比1∶12时,红芪多糖的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紫荆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紫荆果中总黄酮,初步探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这4个单因素对紫荆果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紫荆果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60、浸提时间为2.5 h、浸提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的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高达2.910%。说明优化的提取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作为开发紫荆果药材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酵母菌发酵杂粕生产生物菌体蛋白饲料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酵母菌发酵由豆粕、玉米脐子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组成的杂粕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发酵周期、接种量、料水比、温度、氮源添加量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接种量6%,料水比1:1.4,氮源添加量3.5%(1.5%尿素+2.0%硫酸铵),温度30℃,发酵周期24h,此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粗蛋白质含量57.76%,比发酵前提高了48.33%。  相似文献   

9.
探讨乳酸菌发酵多肽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和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多肽饮料最优工艺条件为:菌种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温度37 ℃、接种量3%,发酵时间9 h,冷藏温度6 ℃,冷藏时间12 h;乳酸菌多肽饮料最优工艺配方为:酸度50 (0T)、白砂糖12%、β-CD 0.6%、香精0.04%,稳定剂0.6%.在此工艺条件和工艺配方下生产的乳酸菌饮料口感最佳,并具有一定的ACE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粉工艺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粉,以提高苜蓿粗蛋白质含量为目标,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通过对料水比、发酵温度、接种量及发酵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料水比、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粉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1.52,发酵时间为122.6 h,发酵温度为28.3℃。模型极其显著(P0.01),拟合度好。在此条件下,苜蓿蛋白质的含量为26.65%,比未经发酵的苜蓿蛋白质含量22.37%提高了19.13%;纤维素含量为15.73%,比未经发酵的苜蓿纤维素含量19.30%降低了18.50%。试验研究结果为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制备苜蓿蛋白粉及苜蓿肽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砂引草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引草为试验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选择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单因素试验的自变量,最终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各自变量及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响应面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砂引草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5 h,砂引草多糖提取的实际得率2.75%。  相似文献   

12.
赵为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1,34(2):58-61,89
以苹果为原料,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苹果汁酒精发酵的条件,在此条件下以正交试验研究低醇苹果汁发酵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为:高活性干酵母用量8%,初始糖度1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 d时,效果最佳。低醇苹果汁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柠檬酸2.5%、蜂蜜15%、低聚木糖醇3.0 g/100mL。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盐地碱蓬为研究对象,采用提取溶剂、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的单因素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了盐地碱蓬中叶绿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叶绿素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温度液料比浸提时间,并且浸提温度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叶绿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80%丙酮溶液作提取溶剂,浸提时间为5.0 h,液料比为30∶1,温度为45℃,叶绿素提取量为1.031 mg/g。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棕榈粕的营养价值,本试验利用正交结合熵权TOPSIS法对甘露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水解棕榈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棕榈粕为原料,还原糖、三氯乙酸可溶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了复合酶的组成和各酶的最适浓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获得料水比、复合酶酶解时间、酶解pH值以及酶解温度的最适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结合熵权TOPSIS方法获得最佳酶解条件。结果:复合酶组成和含量分别为酸性蛋白酶250 U/g、甘露聚糖酶45 U/g、纤维素酶160 U/g;各因素最适条件为料水比1∶3、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37℃;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2、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结论:复合酶在料水比1∶2、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条件下水解棕榈粕,反应后还原糖含量达到65.29 mg/g,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86%,粗纤维降解至8.58%。  相似文献   

15.
以乳清和柠檬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乳清发酵的最佳条件和发酵乳清柠檬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乳清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乳酸菌接种量4%,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0℃;②在饮料中添加0.3%的黄原胶,沉淀率最低(4.3%),稳定效果最好;③发酵乳清柠檬饮料最佳配方为柠檬汁9.0%,绵白糖6.0%,稳定剂0.4%。  相似文献   

16.
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热水浸提法提取白车轴草多糖,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以白车轴草为原料,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对上述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得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00℃时达到最大;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单峰曲线,上述条件分别为1:15、4 h和8时多糖得率最高.pH值、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影响多糖得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为:pH值>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白车轴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15,温度100℃,浸提液pH值为9.经验证试验测得,此条件下白车轴草多糖得率为2.26%.试验结果揭示,白车轴草多糖的提取得率受提取工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的影响显著,调整提取工艺可获得更高的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17.
红三叶总异黄酮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豆科牧草红三叶中的异黄酮。通过对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苜蓿异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预浸8h,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红三叶异黄酮的提取量为24.6mg/g,粗提物得率为24.74%,粗提物纯度为5.99%。  相似文献   

18.
中性蛋白酶对菜粕品质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酶解料水比、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菜粕蛋白品质和硫甙降解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中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菜粕的最佳条件是酶添加量125U/g、料水比1:1.2、酶解时间48h、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菜粕经酶解后,小肽含量从33.54mg/g提高到137.26mg/g,比原菜粕提高了4.09倍;硫甙含量从50.94μmol/g减少到26.31μmol/g,比原菜粕降低了48.34%。  相似文献   

19.
采用黑曲霉ASP-1,以麸皮和豆粕为辅助发酵料,料水比1:1.2,温度30℃,121℃灭菌30min,接种量按孢子量106个/g添加孢子悬浮液,对棕榈粕进行发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发酵配方为:棕榈粕90%、麸皮8%、豆粕2%,;最佳发酵时间48h;发酵后能量值为18413J/g;还原糖含量为5.1%,水解完全;β-甘露聚糖酶可达205.7U/g。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以蛇床子素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设计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3个水平的试验模型,建立回归方程,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28,乙醇浓度77.1%,提取温度72.08℃,提取时间2.5 h。预测蛇床子素得率为13.54 mg/g。为了操作方便,提取条件修正为料液比1∶10,乙醇浓度77%,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2.5 h,验证蛇床子素平均得率为13.51 mg/g,与模型预测值较一致。说明响应曲面法优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提取工艺条件,预测值可靠,方法便捷、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