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中国科学院预测,未来40年,我国人口将超过15亿,粮食产量至少要增加1.2亿t才能满足人口增长需求。今后50年中国总体上是缺粮的,其中尚未考虑耕地质量下降因素,倘不扭转耕地质量问题,情形可能更为严重。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耕地质量的好坏与粮食产量的高低密切相关。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滇、藏、青四省六地交界处,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属高原型  相似文献   

2.
甘孜州中藏药用植物极为丰富,品质上乘。但由于乱采乱挖,造成许多药用植物面临濒危,植被大面积被毁,且中藏药产品档次较低。合理开发利用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开展人工种植、培育、驯化,提高药用植物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实现甘孜州中藏药用植物可持续发展,达到保护植被和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2016年灵壁县耕地肥力监测数据为主体,以历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样化验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灵壁县耕地肥力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耕地肥力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酿酒葡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甘孜州部分地区具有酿酒葡萄种植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全州酿酒葡萄种植已初具规模,产业化经营已基本形成,农户种植效益已逐步显现,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态势强劲。根据甘孜州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分析甘孜州主要酿酒葡萄种植区丹巴县、得荣县、巴塘县和乡城县土壤肥力状况并提出施肥建议,为甘孜州酿酒葡萄标准化种植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青稞作为甘孜州的特需主粮,青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甘孜州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比较优势与市场竞争优势,并提出甘孜州青稞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旬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化验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研究耕地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培肥地力的主要对策,从而,达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象整编资料,统计分析了近年来甘孜州干旱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对甘孜州干旱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收集各县资料、走访农牧民群众和联动林业部门等多种方式对旱情进行调研分析,就甘孜州干旱对农、林、畜牧业的影响提出防范措施及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8.
楤木属植物作为药用野生珍稀植物资源,极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论述了甘孜州现有的楤木属植物资源分布、研究现状、特点功能及开发利用意义,并对甘孜州楤木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了青稞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甘孜州青稞种植区域分布、生产概况、品种资源现状及生产技术现状,针对甘孜州青稞生产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栽培技术落后、生产转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通过依靠科技手段、做好青稞产品开发工作、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有效措施,提高青稞综合生产能力、生产质量和产量,推动青稞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甘孜州中藏药材资源状况和种植现状,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甘孜州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郎溪县耕地地力现状以及各主要土壤种类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施肥对策,以期为该县农业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屠伟杰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71-73,84
对北仑区各乡镇(街道)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北仑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速效养分有效磷总体过量,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全区土壤酸化程度严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普遍偏低,保肥能力差。同时,笔者提出了实施酸性土壤改良,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轮作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石林县耕地数量和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林县1996年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状况,结果显示:1996~2006年,石林县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呈平缓下降趋势,人均耕地占有量明显下降,10年共减少耕地面积4476.33hm2,年均减少耕地447.63hm2,人均减少耕地0.047hm2。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依次下降。耕地生产力主要为中低产水平。石林县耕地、人口和粮食生产矛盾主要表现在耕地质量水平较低和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区域,选取大于10℃积温、剖面构型、排水能力、耕层厚度、地形部位、灌溉能力、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 H、海拔、成土母质、抗旱能力这1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Arc GIS软件,利用各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评价单元,从评价单元中获取数据,计算所选因子权重,采用累加法等方法对各黔东南州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耕地总面积425 806.1 hm2,分为8个地力等级,一级地面积16 605.2 hm2,占3.90%;二级地面积37 157.1 hm2,占8.73%;三级地面积57 481.5hm2,占13.5%;四级地面积81 065.4 hm2,占19.04%;五级地面积94 845.4 hm2,占22.27%;六级地面积941 405 hm2,占14.74%,七级地面积890 504.0 hm2,占13.94%,八级地面积16 524.3 hm2,占3.88%。  相似文献   

15.
为贵州省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从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贵州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贵州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较大及分布范围较广、耕地撂荒严重、优质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耕地执法力度;完善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职能部门和群众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加强耕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作层剥离利用步伐;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贵州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为参照标准 ,根据河南省实际 ,将全省划分为豫东、北平原潮土耕地类型区 ,豫南湖积平原砂姜黑土耕地类型区 ,豫西、北山地丘陵褐土、红粘土耕地类型区 ,豫南低山、丘陵黄褐土耕地类型区 ,豫南稻田耕地类型区等五个耕地类型区。在此基础上 ,以土种为单元 ,采用限制因素法和综合归纳法 ,对耕地地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评比 ,评价河南省各土种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结果为 :一等耕地 1 0 .5 5万hm2 ;二等耕地 1 0 3.85万hm2 ;三等耕地 1 37.1 3万hm2 ;四等到十等为中低产田 ,共 5 5 6.60万hm2 ,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68.88%。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实施,提高农业产业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重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阐述了天津的耕地分布、质量状况、工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影响,以及耕地利用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历年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后备资源等增加耕地面积措施和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