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大约10年为一个大的周期,目前粮价正处于1995年以来又一个周期的上涨阶段。近十年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粮价走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小麦、玉米的关联度逐步提高。而且,由于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快。1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5.81%,消费量增加了11.7%,人均收获面积下降,工业对粮食的需求有加快增长趋势。在全球可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粮食种植成本在不断提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和粮价问题,都值得关注。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应该立足国内供给,从两个市场的联系上把握和处理好粮食和粮价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价上涨与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加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际粮价上涨以及中国粮食供给相对于需求并不宽裕的背景下,国家战略性粮食储备主体全面控制市场粮源,导致粮价上涨。年关临近,各地粮油价格骤然上涨。近一个月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粮油涨价一度超过10%,河南、山东、江苏等粮食主产区自11月初以来,粮价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尤以小麦为最。  相似文献   

4.
李晓俐 《农业展望》2012,8(4):19-22
中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但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究其原因: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其次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进城打工青壮年农民的增加,使务农成本显著提高。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粮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预测中国粮食价格未来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具有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受惠农政策拉动和粮价高企的刺激,我国稻谷产量连续4年增长。由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夏季南方产区遭受旱灾,农户对粮价期望明显提高,导致籼稻收购进度缓慢,价格持续走高。东北粳稻产量明显增长,承受陈稻新粮双重销售压力,收购价格持续低迷。年底车皮供给增加,东北稻米南运数量明显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粳稻价格受到打压。预计2008年籼稻将维持高位运行.黑龙江粳稻将成为影响全国稻谷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外粮食价格基本态势及趋势(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期间,国内粮食价格连年走低,国际市场粮价自1996年以来也持续下跌。2000年国内粮价继续下降,水平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点。下半年来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明显转机,粮食价格止跌趋稳,呈现回升势头,国际市场粮价也逐步上升。预计今后国内外粮食价格将继续上升。一、2000年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跌至谷底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是粮价连年下跌、持续低迷。进入2000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继续走低,并且降幅较大,粮价跌至近5年来最低点。国际市场粮价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1. 国内粮价为近5年来最低点(1)初级粮食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2,(8):9
由于美国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导致粮食减产,国际粮价疯狂上涨。到7月20日收盘,一个多月内国际玉米、小麦期货价格涨幅超过45%,大豆涨幅接近25%。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刷新了纪录,小麦期价触及4年来的高点。专家认为,就低迷的全球粮食市场,美国粮食减产带来的全球粮价走高,对于阻断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是利好因素,国际粮价的上涨对我国粮食价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增长,供求形势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加之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1996-2000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走低,2000年国内市场粮价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2001年,虽然因粮食连续两年减产粮价有所回升,但进入2002年后,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仍然低位徘徊,稳中有降。一、2002年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2002年,国内市场粮价稳中有降,国际市场粮价却大幅度上升。总的来看,全年国内外市场粮价走势呈现以下特点:国内市场原粮收购价格稳步走低,除小麦价格年底有所回升外,1~12月,玉米、早籼稻…  相似文献   

9.
正据海关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3.1倍,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大米进口增加是否会带动国际粮价上涨,并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我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裕,2012年进口增加主要是国内外价差较大所致,大米进口增加但数量有限,不会改变我国大米供给基本平衡的局面,更不会危及世界粮食安全。据有关统计资料,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全年粮食产量5895.5亿千克,连  相似文献   

10.
粮食价格上涨原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世界粮食平均价格指数在2006年上涨了8%;2007年又在2006年基础上涨了24%;2008年3月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3%.截至2008年3月,小麦价格已经比2007年同期上涨130%、大米价格上涨66%、玉米价格上涨38%.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粮价一直在低位运行,虽然1990年和1995年出现过粮价上涨,但很快由市场驱动生产,增加供给,矫正了走势.这次粮价上涨已持续近两年半,且越演越烈,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各界都期待能准确分析和定位粮价上涨的原因并及时找到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