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结合治疗马属动物慢性心力衰竭初瑞才(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岗台乡外八方村025550)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兽医虚证范围,多因营养不良和过度使役所致。《元亨疗马集虚证论》中曰:“夫虚者,劳伤之过也”“劳伤心血,饥伤元气”。现代兽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多是...  相似文献   

2.
浅谈家畜的饥饱劳逸与病证防治尹华江(四川兴文县建武区兽医站644403)饥饱劳逸伤于内,即可独中脏腑,亦能相兼为病,常致家畜发生诸多病证。笔者将其致病分为饥伤、饱伤、饥饱伤、劳伤、饥劳伤、饱劳伤和逸伤7类,予以审因辩证,诊病求源,应诸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虚劳亦称虚损、劳损或劳伤。是家喜元气亏损,脏腑受伤所致的慢性疾病,是五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七伤(阳寒、阳民里急、精漏、精少、精清、溺数),六极(筋极、骨极、血极、肉极、精极。气极)的总称。(医学纲目·虚荣》:‘虚者,皮毛肌肉筋爪骨髓气血津液不足也。”《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及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元亨疗马牛驻经·虚证论》:“夫虚者,劳伤之过也。……因乘饥渴负重而骑,地里骛远,且又失其饮喂,或喜小马超群异众,奔走过多,多骑少喂,以致伤于脏腑,……此谓虚损之症…  相似文献   

4.
虚劳症是家畜精气不足时所表现的以食欲减退、机能障碍和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患。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记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元亨疗马集·八证论》有“夫虚者,劳伤之过也。……因乘饥渴负重而骑,地里寪远,且又失其饮喂;或喜小马超群异众,奔走过多,多骑少  相似文献   

5.
家畜的伤力病,在农区尤为多发。根据证形,实属虚证的范畴。正如“元亨疗马集”中指出:“失虚者,劳伤之过也”。该病以往在治疗方剂中多采用“元亨疗马集”中的七伤散加减治疗,但由于药味繁多,加上某些药物缺乏,配伍不当,奏效欠佳。我们在历年的中兽医医疗实践中,用新定“补伤增膘散”,先后  相似文献   

6.
耕牛衰竭症 ,在中兽医学中属“虚痨”范畴 ,又称虚损、虚弱、劳伤 ,是一种后天失调、阴阳气血不足而致的多种慢性虚弱劳伤病症的总称 ,首见于《齐民要术》,又称之为五劳。笔者自 1990年以来共收治该病35例 ,采用中西结合治愈 2 8例 ,好转 3例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 病因病机使役过重 ,长期劳役 ,心血亏损所致五脏失调而成虚劳 ;或由于饥不得食 ,饥饱不匀 ,草料缺乏 ,喂养不足 ,以致脾胃损伤 ,不能化生精微、生化气血而致气血来源不足 ,造成虚损 ;久病不愈 ,或病后失于调理 ;先天发育不足 ,或内寄生虫侵袭 ,日久伤于脏腑 ,气血阴阳亏损 ,也…  相似文献   

7.
瘤胃积食     
正瘤胃积食是草料积聚胃腑,无力运化,不能升降的阳明胃实证,为牛羊常见的病证之一,又称瘤胃积食。1病因病机本病多因饲养不当,劳役过度,或燥热伤津,以及脾胃素虚等所致。1.1过食多因乘饥而食之过急,咀嚼不全,致使草料充塞胃脘,停滞不化,而成饱伤胃腑之证。1.2劳役过度多由于饱食后立即劳役,或因劳役过度、以致久劳伤脾,草米不化,遂成阳明胃实证。  相似文献   

8.
甘温除大热乃李东垣先生的一大发明,《内外伤辨惑论》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燥热作,须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之,或热极而汗出亦解”。“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立补中益气汤”。足见上述引文中指的是大热,不言壮热,区别于白虎汤证。《中医大辞典》甘温除热的条文“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  相似文献   

9.
前言咳嗽是肺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症状,多种疾病如感冒、气喘、痰饮、啼热、肺寒肺痈、异物呛肺、劳伤等都可以引起咳嗽,其他脏腑的病累及于肺时也可引起咳嗽。正如《元亨疗马集》王良啌嗽论中云:“五脏六腑皆令兽啌,非独肺也。”[1]在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都以不同程度的咳嗽为其突出症状。所以临床兽医师往往很自然地把咳嗽  相似文献   

10.
和解法即八法中的和法,其方剂用于伤寒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之证。在内伤杂病中如辨证准确,亦可得心应手,广泛应用。和解剂最早始于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4条“少阳中风……不可吐下”和265条“少阳不可发汗。”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指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  相似文献   

11.
一、扶阳法概念扶阳法属于补法,用以扶助畜体阳气,消除或改善虚证。中国传统兽医学极其重视“阳气”对畜体的作用,指出阳气是畜体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和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此论点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内经》称阳气为“火”。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相似文献   

12.
<正>耕牛劳力过度则耗正气,损伤形体,久之气少力衰,神疲消瘦,所谓"劳则气耗"。《抱犊集校注》上为劳伤病症。"伤力原来耕作多,毛枯骨瘦怎奈何?四肢无力形容变,倦头扑地背又驼。可怜本是劳伤症,补脾养血去沉疴。""劳伤病"又名劳伤心血症,或拖犁力弱痿病,相当于现代兽医学的耕牛营养性衰竭症。中兽医认为这是劳饥两  相似文献   

13.
论不荣则痛     
痛证,依“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验诸临床,效否参半。何故?此仅言实证致痛也。而因虚致痛者,临床并非鲜见,所谓“不荣则痛”也。前者言其实;后者言其虚。实者,泻之则痛解;虚者,补之则痛除。为了说明问题,本文除对虚证疼痛进行辨析外,还对同一部位之实证疼痛加以简述,虚实对照,以便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14.
1病因本病多由脾肾虚弱及跌扑闪伤引起。1.1气血虚弱多因妊娠后饲喂失调,营养不足,致脾胃虚弱而生气血。脾气虚弱,升清功能失司,气机反而下陷,故脏器下垂和久泻不止。胎赖气血所养,如气血两虚,则发生胎动或流产。1.2肾气虚弱多因患畜虚弱,劳伤过重,孕后精血不足,肾阴或肾阳不足,致使肾气虚衰。带脉失固,则带下清稀,任脉失养,下元不固,无力系胎,则滑胎。1.3跌扑闪伤多因使役不慎,鞭打惊吓,扭跌损挫或饲养管理不善,相互挤压,或空肠过饮冷水等,而损伤气血,导致流产。1.4也见于急性热病热扰任冲,气血逆乱,…  相似文献   

15.
《抱犊集》写道:“湿证者皆因春雨连绵不止,或被大雨淋漓,或在湿地久卧,或受栏中湿气,日久透入肌肉,传肾经而得病。”湿是阴邪,其性重浊、粘滞。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湿盛易伤脾,致运化无力,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耕牛脘胀不饥,厌食不饮,小便短少,大便溏稀。又湿证多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常见四肢不灵、浮肿等症,临床上若辨证不  相似文献   

16.
“温热顾阴”是中医治温热病的一个法则,语简义深。“温热顾阴”的理论来源如喻嘉言说:“寒病之伤人十之三,温病之伤人十之七……缘真阴为热邪久耗,无以制元阳,而燎原不熄也,故病之人,邪退而阴气存一线者,方可得去……总当回护之根底……”。又一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温病宜刻刻顾其津液”,从这些理论可悟温热顾阴的论据。   “顾阴”包括护阴、救阴两方面,护阴、救阴有先后的区别,未伤护阴,已伤败救阴,当斑出热不解时,认为“胃津亡也”主以甘寒供救胃津,这是救阴的法则。更考虑“或肾水素亏”,维未及下焦,先自彷徨,在甘寒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这是护阴的法则,是救中然已伤之阴而护下然未伤之阴。又“夏月之热淫,必僭而犯上,伤其肺金,耗其津液,治宜救肺金,存津液也”。从这些理论到具体措施,可体会未伤护阴,以安未受邪之地;已伤救阴,以挽病势危机,更从温热病的不同病侯、三焦及营、卫、气、血可看到护阴救阴的重要性。   “温热顾阴”在临床上的应用,上焦以护阴为主,有直接、间接之别,如辛凉解达,或清气解热均可间接护阴;热退表解,阴即不伤,如滋阴解表或清营退热是直接护阴。中焦可包括护、救阴两方面,清气分热邪,下阳明实积则为护阴;清营分热邪育阴以凉血则为救阴。下焦以救阴为主,必须壮水滋阴,尚邪在上中二焦以安未受邪之地,即为顾护下焦之阴。  相似文献   

17.
“劳伤”是“劳伤虚损”的简称。凡家畜使役过度,劳役不均,鞭打过急或体小年幼使役过早或饲养失调造成先天性营养不足等原因,致使毛焦腹细,水草慢进,久则体弱神衰,渐进赢瘦等均属劳伤症范畴。牛劳伤脾胃草慢赢瘦症在兽医临床中颇为多见。近年来耕牛由于缺乏饲养管理和使役经验,造成劳伤脾胃草慢赢瘦症者很多,成为兽医临床的诊治难点,笔者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收治31头病牛,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补益法也叫兹补法、补养法、扶正法,是利用补养作用的药物,以增强畜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驱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一切虚证。甘肃东部山大沟深,坡陡路远,以牛马耕地,拉运和驮为主要劳动力,劳伤饱挣,外伤失血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气虚血亏以及肺经伤损和肾经亏损等证。笔者以补中益气汤为主,配伍其他药物治疗虚证,每每见效,或疗效显著。1便秘1.1病例平襄镇温泉村王某家有一母牛发病,畜主前来  相似文献   

19.
1.2 内伤内伤是由于饲养管理、使役不当所致 ,其主要为饥、饱、劳、役伤于内 ,从而引起畜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它既可以直接成为致病因素 ,使机体发病 ,同时又能降低机体的抗病力 ,为外感病邪创造条件。1.2 .1 饥 饥是饥饿和燥渴的简称。家畜机体缺水则渴 ,乏食则饿 ,渴则需饮  相似文献   

20.
“膈肌痉挛”中兽医亦称之谓“劳伤膈肌”或“跳膁”。是由于膈神经受到某种刺激而导致的膈肌节律性痉挛收缩。马属动物常见,牛也可发生。几年来我院采取“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共47例。其中马16例,驴31例,治愈率100%,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一、病因 1.原发性膈肌痉挛多因饱后奔走太急;或因劳役过度,突饮冷水太过,冷热相击,逆气上冲胸膈,致使膈肌发生痉挛,引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