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在分析民族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化以及旅游活动环境等层面对凉山民族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不利影响作了较为全面,具体,深入的研究。章并就加强凉山民族化建设,为凉山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化保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家新寨建设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西河村彝家新寨建设依托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凉山彝家新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点。彝家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应遵循"一体化、生态化、产业化、特色化、均衡化"原则,整体推动凉山彝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一种无烟产业,是一种窗口性、“引爆”性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关联性强和对操作专业技能要求低的特点,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来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资金匮乏、居民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凉山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业的特点及凉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凉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凉山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凉山旅游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通过精准扶贫的实施达到2020年脱贫的目标。旅游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贫困地区可利用其优势旅游资源,兴办旅游实体,带动当地发展。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本文在分析凉山彝族地区旅游扶贫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后续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肖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30-9231
婚俗是凉山彝族人生礼仪中颇具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彝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集中体现了彝族语言、文学、宗教、法律等方面的内涵。对彝族婚俗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宣传彝族民俗文化,也有利于凉山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凉山彝族起源与迁徙历史演变入手开启对凉山彝族农耕文化的源、迁、种、法、器、礼、艺7个大部分的多层次和全方面的诠释与意蕴,以史鉴今探寻凉山彝族农耕文化深度内涵与丰富内容,以期对凉山彝区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和彝区健康新生活运动使凉山旅游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推广彝、汉两族餐饮技艺互补的成功经验,传承创新凉山旅游餐饮产品结构,与时俱进地适应客源市场需求,培育彝、汉新村经济增长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螺髻山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前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凉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外,最有开发前景的就是螺髻山,螺髻山早已为世人所关注,吸引了众多的旅游爱好和专家。学前往观光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本试就螺髻山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价值及市场前景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和彝区健康新生活运动使四川省西昌市凉山旅游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推广彝、汉两族餐饮技艺互补的成功经验,传承创新凉山旅游餐饮产品结构,与时俱进地适应客源市场需求,培育彝、汉新村经济增长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从凉山农业的现状分析,阐明了凉山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和发展道路,进而提出了实现凉山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根据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结合凉山实际,就凉山绿色肉羊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多彩的人景观是凉山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基础,但它们不能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针对凉山旅游业发展的困境,提出合理的对策,才能促进凉山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国内外种业的经验对凉山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提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凉山烟草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种子产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凉山粳稻实施有机栽培的优势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是四川粳稻种植集中区,常年种植面积约50余万亩,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200m之间。海拔1,700—1,900m的山林地带粳稻区具有实施有机栽培良好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发展凉山有机粳稻栽培,扩大凉山有机粳稻出口,对当地农民增收,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凉山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开展有机栽培优质粳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又是凉山发展粳稻有机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凉山优越的自然资源使果树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凉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果树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根据凉山果树生产现状及优势,探讨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发展果树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凉山农业的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就凉山农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退耕还林(草),调整结构,推广农作物综合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走产业一体化路子等7项对策。  相似文献   

17.
简述凉山古代养鸡资料四川省凉山州博物馆黄承宗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山区。根据建国以来凉山各市县出土的古代养鸡的文物资料和古代彝文典籍、象形文字纳西族的东巴文、藏族尔苏人和普米人的图画文字,以及民间口碑传说,都反映了凉山历史上悠久...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凉山农业的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就凉山农业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退耕还林(草),调整结构,推广农作物综合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走产业一体化路子等7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生态旅游的含义着手,深入调查研究了冕宁境内的身体旅游资源:凉山明珠彝海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宗教旅游胜地灵山寺、冶勒自然保护区、安宁湖及雅砻江峡谷等旅游景点。针对冕宁生态旅游和生态林业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加强宣传,提高林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加强科技投入等促进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发展与生态林业建设,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0.
“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中国是世界唯一的栽培苦荞麦起源国和大面积种植国,凉山是苦荞麦的主要发源地和最大主产区.也是全国唯一获得苦荞麦国家地理标志和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地区。凉山苦荞麦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种植广泛、产量领先、品质优良、历史悠久,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比拟的突出特点和明显优势。该文对近年来苦荞麦产业发展实践进行了认真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领导、提升效益、加大投人、质量安全、龙头带动、量化研究等6个方面提出对凉山州苦荞麦产业发展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