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杨树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研究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性,以期对其栽培适宜性和定向培育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0 a生时无论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以L35生长为好,适宜黄泛冲积平原栽培生长,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无性系.L35杨生长明显好于同条件下生长的当地主栽品种中菏1号、I-107,10 a生的树木平均树高生长较中菏1号高15.4%,较I-107高11/9%;平均胸径生长较中菏1号高8.9%,较I-107高13.7%;尤其是平均材积生长较中菏1号提高25.36%,较I-107提高36.45%,达到0.61825 m3.适合短轮伐期栽培和培育大径级材.本文还对L35的数量成熟和采伐期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外引进黑杨派29个无性系,进行造林试验,测定各个无性系第3年至第6年的胸径、树高及第7年的胸径、树高、材积、冠幅、胸高形数、胸高形率、树干圆满度、枝下高、冠表面积、分枝粗度和分枝角度等19个性状,各个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方差分析表明,除胸高形数和分枝角度外,其他17个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3.46%~44.97%,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达44.97%;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圆满度和冠表面积的广义遗传力在0.615 4~0.937 7,属于高遗传力,表明这些性状受强遗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弱;胸高形数、分枝粗度、形率和枝下高的遗传力在0.349 2~0.463 4,属于中等遗传力。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多为正相关,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两两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这4个性状分别与枝下高、冠表面积、分枝粗度、分枝角度的遗传相关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应用7年生试验林的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第1主成分值对无性系进行排序,排在前2位的无性系是分别为21和卡帕茨。对无性系单株材积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无性系21和...  相似文献   

3.
以高密市林业局苗圃内进行区域适宜性研究表现良好的5年生9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从耗水特性方面,对9个杨树无形系生长的区域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和耗水特性指标差异较大,在α=0.01水平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L35、I-107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量较大,明显高于其它杨树无性系。对单株材积、单株耗水量、耗水速率和蒸腾速率4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高密市应选择生长迅速、耗水量大的L35、I-107在供水充足的沙壤土栽植;选择生长较快、耗水量小的T26在天然降水条件的沙壤土栽植;选择生长较慢、耗水量中等的NL895、NL80106、中林2025在需水关键时期进行灌溉的沙壤土栽植。  相似文献   

4.
两个杨树无性系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个17年生杨树无性系I-107和W-141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P〈0.000 1),相关系数皆在0.97以上。并以此将2个无性系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生长量在3个阶段表现出"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有一定差异,但无论是哪个无性系,材积的速生点、进入速生期时间、结束速生期时间均比树高和胸径晚,且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树高和胸径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泡桐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泡桐冠幅、冠长、叶面积等方面研究了泡桐的树冠生育规律,分析了树冠结构对胸径、主干高度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泡桐胸径连年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冠幅连年生长量;影响主干高度连年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冠长连年生长量;影响材积连年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单株总叶面积。造林密度和人工接干能影响泡桐树冠的生长发育,从而可相应地影响主干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樟子松种子园无性系之间生长性状的变异情况,对其树高、胸径、冠幅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内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差异不显著,无性系内生长性状平均数的变异较无性系间小得多,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重复力估算结果表明:树高为0.399~0.497、胸径为0.132~0.201、冠幅为0.179~0.182,以树高的重复力为最高。依据树高的多重比较对无性系进行排序,一、三区无性系7、9、1、2、10较好,其高生长量超出平均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14.41%;五、六区无性系34、7、26、49、51较好,其高生长量超出平均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28.65%。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速生性强且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的毛白杨大径材适生品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河试验站以28年生的毛白杨试验对比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布鲁莱斯测高仪和围尺测定每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应用公式V=0.513 40 H~(0.828 958)D~(1.995 375)计算单株材积,并采用SPSS21.0对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与对照组箭杆毛白杨、易县毛白杨和I-101存在明显差异;在树高多重比较结果中,只有60号、77号、84号、66号、95号、75号、67号、69号无性系的树高生长量优于对照组,但是在0.01显著水平下60号、77号、84号、66号、95号、75号、67号、69号无性系只与I-101的差异达到显著与另外两个对照品系差异不显著;通过胸径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在0.01显著水平下胸径生长量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的只有85号、89号和84号无性系;通过公式V=0.513 40 H0.828 958 D1.995 375计算各无性系单株材积后,对各无性系材积进行多重比较后发现,在0.01显著水平下材积生长量同时优于3个对照品系并与之差异达到显著的只有85号、89号和84号无性系。综上选出的最优无性系为85号、89号和84号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南部山地67个月生18个桉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8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分枝和干形在无性系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共有11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超过对照U6平均值0.1101m3/株;生长优良的3个无性系分别是No.8(F8)、No.16(T24)和No.2(A4),生长最差的是No.14(P0)。各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干形与单株材积、干形与胸径以及干形与分枝3对性状的相关不显著外,其它各对指标间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选择白杨派的毛新杨、银白杨、银腺杨(84K)、银毛杨、截叶毛白杨、鲁毛50等为亲本,开展杂交育种,获得遗传变异丰富的杂种无性系,选育白杨派新品种。对白杨派的21个杂种无性系及对照鲁毛50进行无性系测定,对苗木、1~6 a的胸径、树高及7 a的胸径、树高、材积等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重比较,综合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苗木胸径、苗高、1~7 a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等性状的方差分析,除分枝粗度差异不显著外,无性系其他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遗传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94%~68.88%,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达68.88%;苗木胸径、苗高、1~7 a树高和胸径、7 a材积、冠幅、分枝度、分枝角度、枝下高和冠表面积的广义遗传力在0.725 7~0.966 8,22个性状属于高遗传力,受强遗传控制;胸径和树高对材积的相关系数呈极显著相关;冠幅、枝下高和树冠表面积对树高、胸径和材积呈极显著相关或显著相关。对7年生无性系的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692%;运用主成分第1主成分值和7 a材积多重比较,选出YX-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中林和中林232两个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分析,为2个无性系人工林的集约经营及其木材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模型和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规律.[结果]中林杨2个无性系的高生长与胸径生长同步,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差异明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4~5年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4~6年相交.[结论]从18年生的2个无性 系生长过程来看,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第0~5年为幼树期,树高、胸径生长比较快,第6~9年为速生期,树高、胸径生长急速上升,第10~18年为近熟期,树高、胸径生长趋缓.中林杨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第7~10年相交,达到数量成熟,此时可进行轮伐.  相似文献   

11.
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17%~29.53%、5.13%~23.08%、17.30%~60.42%;不同年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6~11年生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重复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0~0.66、0.63~0.85、0.62~0.75;不同林龄胸径、树高与11年生材积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大于树高与材积的相关系数;以胸径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无性系内表型变异选择5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8.6%,与实生对照相比,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19%、12.20%和34.45%。  相似文献   

12.
伊犁州引进的不同杨树品种5年生林木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州引进的547个杨树品种5年生林木进行生长特性的研究,根据杨树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聚类,聚类结果可将547个品种分为3大类,其中第1类为生长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3.09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4.13cm,材积年均生长量为0.0479m3.第Ⅱ类为生长较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2.57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3.29cm,材积年均生长量为0.0291m3.第Ⅲ类为生长慢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89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18cm,材积年均生长量为0.0125m3.根据杨树的生长特性和抗性,共选出156个优良品种(无性系)适宜在伊犁州种植.  相似文献   

13.
I-69杨人工林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种密度的14年生I-69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3以上。并以此将I-69杨林木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三个阶段,生长量在三个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6.9%,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7.3%,材积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0.9%。密植林分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均比稀植林分林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材积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比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而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方法】以银白杨×新疆杨杂交的8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在新疆北屯、玛纳斯和伊犁实验区进行区组设计,监测每年的胸径、树高,对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8个无性系在三个试验区间的生长差异明显,8个无性系的高生长量明显大于径生长量,且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个无性系材积增加量在三个试验区间的差异显著。其中,北屯试验区108无性系的材积增加最大,为0.774 4 m3,527和184无性系次之,分别为0.725 5和0.667 7m3;玛纳斯试验区内536、108和389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分别为0.271 0、0.243 2和0.183 0 m3;伊犁试验区内8个无性系的材积增长量为0.269 5~0.336 6 m3,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单一的生长表现上,108、184、527、536无性系的高径生长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中,108无性系表现突出,是可以进行推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江淮地区中林系列杨树适生品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地区中林系列杨树适生品种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间胸径与高生长差异显著;中林系列杨各品种间,除中林46杨外,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107杨后期生长快,其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分别为其他品种的142.37%、220.00%;江淮地区造林应首选南林351杨等南方杨树品种,107杨可适当引种,用于多品系配置。  相似文献   

16.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生长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3 a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为研究对象,就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胸径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31、B307、B302在2 490株·hm-2密度下的胸径生长量最大,平均达到6.7 cm;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高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以B331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达到8.9 m;不同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极显著,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以9 990株·hm-2密度的材积生长量最大,而无性系对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无性系B307的材积量最大,达到85.4 m3·hm-2.  相似文献   

17.
江汉平原水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汉平原水杉人工林的观测调查和树干解析,分析探讨了水杉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建立了水杉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及形数随年龄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杉树高前期生长较快,平均生长量6 a时达到最大,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3~15 a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6~12 a生长最为迅速;材积总生长量在前24 a一直处于较快生长状态,估计即将达到数量成熟龄,该研究为科学指导水杉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伊犁地区筛选的4个银×新杨无性系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新杨4个无性系的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差异明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4~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6~7年时相交。从18a生的4个无性系生长过程来看,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第O~6年为幼树期,树高、胸径生长比较快。第7~14年为速生期,树高、胸径生长急速上升。第15~18年为近熟期。银×新杨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第16年左右时相交,达到数量成熟,此时可进行轮伐。  相似文献   

19.
杨树是雁北地区调控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造林树种,研究杨树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直接关系到退化防护林的更新改造。通过对杨树生长规律的研究表明:(1)幼龄期和更新成熟期(1~12a)杨树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1.5cm;成熟期(12~17a)为高生长的速生期,年平均高生长量100cm;衰老期(18a以后)年树高平均生长量下降到30cm;18年以前胸径生长量递增,之后递减,年平均胸径生长量0.46cm;10a进入材积的快速生长期,20a后材积生长量趋于平缓,林木进入成、过熟发育阶段。(2)材积生长量与胸径、枝干生物量以及树干生物量与胸径均呈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差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3)低海拔黄土丘陵区的林木材积生长量是高海拔地区的1.9倍,且阴坡的材积生长量大于阳坡。(4)受雁北地区气候、土壤、水文和小气候环境的生理胁迫,小叶杨的树高、胸径生长表现出更新成熟后快速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成熟期的速生过程受到抑制,树干形数高达0.96,比正常形数高出1.25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豫北沙区的毛白杨、中林46杨和I-69杨不同龄级解析木调查情况,得出树高生长前三年中三倍体毛白杨生长量最大;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中,总的趋势是中林46杨生长量最大,三倍体毛白杨次之,I-69的生长量最小;中林46杨的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最短时间达到最高期,分别为5a和6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