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进行了南酸枣截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截干与不截干造林当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以及主干分叉数差异明显,同时造林第2年春截顶与不截顶其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及主干分叉数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以截干造林且第2年春再截顶较好。南酸枣生长对立地条件较敏感,营造南酸枣林时应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立地。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7,(8):32-36
通过常规定株林木生长因子调查,应用Excel和SAS软件对板栗大树移植后的生长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花果期和落叶期移植的板栗成活率分别为59.0%,87.1%,两时期移植分别对移植后一年生树高生长和冠幅生长无显著性影响;但移植后3.5年生树龄的生长特性差异较大,其当年的生长因子平均增量分别为树高0.45 m,冠幅0.89 m,枝条粗度9.20 mm,枝条长度0.54 m,最低萌芽高度主要集中在0.75 m以下,末级分枝数明显多于二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极显著地多于截干分枝数;不同地径粗的板栗大树在移植后的冠幅、冠高和分枝状态的生长有差异,当粗细在32 cm以下时地径的植株之间表现无显著差异,而地径大于38 cm时的冠高和冠幅都有显著差异;板栗所留的截干数和长度,对移植后首次萌芽的枝条数有极显著相关性。研究认为:移植时间对板栗成活率影响较大,板栗大树移植应选择板栗落叶后的季节为宜;截干过高,不利于板栗大树在移植后的萌芽和枝条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药用植物牛角瓜叶的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GC-MS对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测定牛角瓜叶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HO·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BHT)还原力。结果表明: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醇类(60.2%)含量最高,其次为酯类(24.09%),羽扇豆醇(26.7%)为主要单组分物质。以干质量计,总酚的含量为(26.22±0.01)mg·g-1;以干质量计,总黄酮的含量为(0.35±0.02)mg·g-1;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率(IC50)为0.33 g·L-1,与芦丁差异不显著;对羟自由基的半清除率(IC50)为0.21 g·L-1,与TBHQ差异不显著;总还原力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每克干质量牛角瓜叶乙醇提取物的高价铁离子还原能力为0.69 mmol·L-1Fe SO4·7H2O。  相似文献   

4.
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下,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与裸根苗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木荷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表现为:好的立地条件〉中等的立地条件〉差的立地条件,差异达极显著:经造林成本比较。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本低14.6%。研究认为,采用容器苗造林,木荷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造林成本低,防护效果较好.在绿化造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贫瘠土地上的杉木林进行采伐,更新营造马尾松林。在幼林抚育时对伐桩上的杉木萌芽条采取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3种处理方式,分析对比造林10年后3种处理方式下马尾松幼树的树高、胸径、枝下高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平均树高和枝下高均表现为:每桩留单除萌选择性除萌全面除萌,且差异性极显著;马尾松幼树的胸径则表现为:全面除萌选择性除萌每桩留单除萌,且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油桐引种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油桐萌动发叶较迟,1年高度生长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生长量比第2个高峰期生长量增加27.3%,2个高峰期间隔时间短,造林当年高度年生长量为82.9 cm,高度月生长量为16.6 cm,10月上旬基本停止生长,1年生长期仅为5个月;雨季造林成活率较低,栽植时采用农药+钙镁磷黄泥浆蘸根系处理的造林成活率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小油桐造林当年自然分枝率为64%,分枝平均高度为23 cm,应在造林当年落叶后或翌年萌动前对未分枝的苗木进行截干,促进分枝,以利于培育良好的冠形;小油桐对光线反应极其敏感,是极喜光的强阳性树种,应选择光照充足的阳坡造林,且幼林抚育要及时。  相似文献   

7.
小油桐引种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油桐萌动发叶较迟,1年高度生长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生长量比第2个高峰期生长量增加27.3%,2个高峰期间隔时间短,造林当年高度年生长量为82.9 cm,高度月生长量为16.6 cm,10月上旬基本停止生长,1年生长期仅为5个月;雨季造林成活率较低,栽植时采用农药+钙镁磷黄泥浆蘸根系处理的造林成活率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小油桐造林当年自然分枝率为64%,分枝平均高度为23 cm,应在造林当年落叶后或翌年萌动前对未分枝的苗木进行截干,促进分枝,以利于培育良好的冠形;小油桐对光线反应极其敏感,是极喜光的强阳性树种,应选择光照充足的阳坡造林,且幼林抚育要及时。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矿柱材幼林施肥5a的定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施肥处理在施肥后3-4a对苗木当年的地径生长、树高生长和冠幅扩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施肥后第2年能显著促进地径增粗,第3年的肥效则主要表现在对冠幅生长上,施肥后第4年肥效对地径、苗高和冠幅生长都有积极影响,肥效至第5年已基本消失。各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随着苗木的生长,对P的需求有所增加,造林第4年,施P效果突出,明显高于其它处理。NP、PK和NPK配合使用的效果,除NPK完全肥料在施肥第2年与PK、NP、K27的地径当年生长量及NP的南北冠幅当年生长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外,无明显区别。基肥与追肥之间肥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肖世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175-176
[目的]调查不同除萌处理对杉木迹地马尾松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幼林内的除萌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调查不同除萌处理(二次除萌、一次除萌、不除萌)对闽西地区山地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马尾松树高、胸径、枝下高的影响。[结果]在二次除萌、一次除萌和不除萌处理下,马尾松树高、胸径和枝下高产生了极显著差异;二次除萌处理有利于马尾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发育;一次除萌有利于马尾松枝下高生长发育。[结论]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其他树种人工林有利于林地的发展,但是要加强杉木伐桩萌发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对照,截干后每月测定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年底测算萌枝保存率和母株保存率,分析不同截干高度下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的变化进程及累积数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萌枝和母株保存率,探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规律。【结果】不同截干高度萌枝发生的进程有所差异,截干高度5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早(截干后15 d)、持续时间最短(22 d),而截干高度10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晚(截干后22 d)、持续时间最长(39 d);净萌枝数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后1~2个月的速生期内,占理论极值的57.51%~58.55%;不同截干高度的净萌枝数量和累积萌枝数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均表现为截干高度5 cm<截干高度10 cm<截干高度15 cm;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平均单株累积萌枝数量分别为12.82,19.72和22.71枝/株,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截干高度云南松苗木的萌枝平均生长量积累过程呈现“慢-快-慢”的节律,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生长量分别为6.094,5.486和7.868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松萌枝生长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处理后1~3个月,占总萌枝生长量的70%以上。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存活率分别为86.14%,76.26%和63.48%,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母株保存率分别为95.83%,100%和100%,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截干高度5 cm的萌枝数量少,但存活率最高;截干高度10 cm的萌枝数量多,且存活率较高;截干高度15 cm的萌枝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结论】截干高度10 cm的处理既利于枝条萌发和萌枝生长,又具有较高的萌枝存活率,可较好权衡萌枝数量、生长量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因此确定其为最有利于萌枝潜力发挥的适宜留桩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立地条件下杨树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杨树树冠结构和溃疡病的病情,分析了立地条件对树冠结构的影响以及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病情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表面积(CSA)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总叶面积(TLA)只与土壤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冠幅(W)与土壤类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枝下高(H<,...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芦笋栽培困难的问题,选取‘冠军’、‘京紫’2个品种的芦笋为研究对象,设置田间持水量60%(T1)、45%(T2)、30%(T3)3种灌水条件,测量在不同灌水条件下芦笋茎高和冠幅等生长特性的差异,获得适合芦笋生长的最优灌水条件。利用CR-3000小型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大气中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水汽压和土壤温度等,分析环境因子对芦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条件下2种芦笋茎高和冠幅生长动态特征基本一致。T3灌水条件下,‘冠军’各项指标均呈现最优状态,增长量高于T1和T2处理;T2灌水条件下,‘京紫’各项指标均呈现最优状态,增长量高于T1和T3处理。芦笋茎高、冠幅动态生长特征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汽压呈显著正相关。空气湿度和水汽压是促进芦笋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冠军’芦笋较‘京紫’生长势头更强,T3...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造林密度对3年生黄梁木Anthocephalus chinensis幼林的树高、冠幅、枝下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的影响,探究造林密度与黄梁木人工幼林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造林密度,分别为625、667、833、1 667和2 500株·hm~(-2)。采用每木检尺法,测量每个小区内9株试验树主要生长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极差检验法比较不同造林密度间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数据组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造林密度对黄梁木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林分蓄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树高(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4.000 0×10~(-7)x~2+0.001 6x+8.270 3;林分蓄积(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00 0×10~(-5)x~2+0.112 7x-12.664 0;冠幅(y)与密度(x)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942 5~(-4.000 0×10~(-5)x)。研究还发现,胸径(y)与冠幅(x)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9.661 3x~2-103.950 0x+293.870 0。【结论】就黄梁木幼林而言,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幼林的树高和林分蓄积最大。  相似文献   

15.
张世清 《乡村科技》2023,(19):121-124
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其初植密度关系着造林成效。以甘肃省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初植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情况与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的树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冠幅增长量及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树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还是冠幅增长量,均以初植密度为3 400株/hm2时造林效果最优,初植密度为9 600株/hm2时造林效果最差。同时,初植密度为1 700株/hm2时土壤含水量最高。这表明较高的造林密度会影响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而适当增加初植密度可提高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檫树幼林施肥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福鼎后坪国有林场开展檫树幼林期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施肥,檫树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平均值为2.302m、4.2cm和1.735m,而对照(没有施肥)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平均值为1.65m、2.76cm和1.19m,树高、地径和冠幅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9.5%、52.2%和46.8%。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在不同年度间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地径和冠幅生长在不同重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树高在重复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在年度、处理和重复间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在不同年度、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施肥量,以有效促进树高生长,减少幼林期的抚育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洛马林和不同短截处理对2年生苹果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为促进具晚熟性芽的果树分枝及缩短果树童期和整形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苹果"长富2号"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主干不同短截处理(短截70,90 cm和不短截)和不同普洛马林处理(0和1 000 mg/kg)间分枝数目、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分枝高度和分枝方位的差异。【结果】(1)1 000 mg/kg普洛马林处理可极显著增加不同年龄茎段的分枝总数。(2)普洛马林处理2年生苹果不同年龄茎段的分枝特性存在差异,普洛马林能够促进当年生新干(70 cm短截)再分生出新枝条,平均有效分枝数达4.1个,且分枝高度主要集中在90~130 cm,各方位的分枝数目接近1∶1∶1∶1,为整形工作带来了方便;普洛马林处理1年生老干(不短截)会造成分枝部位过低,极易导致分枝部位偏向一侧而致使中心干的地位不明显;普洛马林处理当年生新干和1年生老干(90 cm短截),能促进当年生枝条分枝,但1年生老干分枝的旺盛生长会抑制当年生新干的分枝。(3)群众育苗由于密度过大,自然状态下无有效分枝。【结论】对主干于70 cm处短截并用普洛马林处理,苹果树有效分枝的数目、长度、角度适中,分枝高度和方位合理,为其提早整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祁连山东段北坡干旱浅山区进行造林试验认为,采用隔带反坡梯田方法整地,借鉴传统旱农耕作经验进行伏翻保墒;选用柠条、柽柳、毛条等灌木树种当年秋季丛植.榆树秋季截干深栽、山桃、山杏秋季播种造林;实施松土除草、灭鼠等农业化管理措施,在同类立地条件下,恢复灌木植被在技术措施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优良防火树种火力楠立地因子造林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周宁县开展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火力楠防火林带造林成效试验,结果表明,周宁县自然环境适宜火力楠的生长,人工营造成活率普遍较高。立地条件对火力楠的造林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对树高、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火力楠人工造林以下坡、无坡向、坡度在0~5°造林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温光条件对黄瓜叶片及瓜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强210黄瓜为试材,利用光温环境监测装置,研究了下挖式日光温室春季温光环境的变化对黄瓜结瓜前期叶片及瓜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挖式日光温室中,春季黄瓜结瓜前期叶面积日均增长量与日均气温和光辐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瓜条日均增长量与见光时段小时积温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见光时段平均气温、日均气温和日均光照强度也都显著影响着叶面积和瓜条日均增长量,但瓜条日均增长量与夜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