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对新银合欢低效林采取平茬、平茬辅以除草补充施肥的方式进行改造,能使低效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正常生长,改造效果明显。在幼树顶梢未枯死平茬复壮措施适宜于在树龄4 a以上的低效林复壮改造,顶梢未枯死的低龄林分则可采取加强抚育并辅以补充施肥的方式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
木麻黄低效林分特点及其改造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麻黄低效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及林分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林,其林木株数依直径的分布呈偏态分布,小径木明显多于中径木。低效林的生长曲线变化平缓,生长高峰较正常林来得早,而持续时间较短。根据木麻黄低效林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将其划分成4种类型,并提出了低效林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闽楠资源短缺和改造杉木纯林新途径,提升杉木纯林的林分质量,2008年在福建省沙县现有的杉木生境中进行栽植闽楠试验,对杉木林采取4个水平保留密度间伐,伐后栽植闽楠,构建以闽楠、杉木为主的异龄复层林,对林木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闽楠平均树高增加8.17%以上、平均胸径增加6.13%以上;杉木胸径生长量提高10.68%以上,树高生长量提高17.37%以上。上层杉木林保留密度以750株/hm2较适宜。说明构建闽楠杉木异龄复层林可促进闽楠与杉木生长,是改造提升杉木纯林林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低产低效林是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经营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之一。依据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结构、不同立地条件进行分类改造,能快速恢复和提高林木的生长和林分的优化。本文叙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林相林态状况、改造的主要方式及其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无性系造林 ,林分密度管理 ,低效林改造 ,抚育间伐技术 ,更新技术等是影响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的主要因素。实施生态系统管理 ,采取营造木麻黄混交林、林木施肥等营林技术措施是木麻黄防护林持续经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桉树大径材培育是实现当前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林分密度直接影响林木胸径生长,间伐是调整林分密度最为常用的手段。本试验以6 a生不同种植密度桉树优良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行不同强度的一次性间伐后,12 a生林分生长、径级分布、大径材生长及木材收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试验林,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差异显著。其中,以1 100株·hm-2种植密度+30%~50%间伐强度处理,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以1 100~1 650株·hm-2种植密度未间伐时林分蓄积量最大;径级分布受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影响显著,大径级(≥28 cm)林木数量占比以低种植密度(1 100株·hm-2)+30%~50%强度间伐时较大,为82%~92%;间伐后林分保留株数与大径材蓄积量无关(R2=0.31),与林分中大径材蓄积量占比、大径材单株出材量、大径材出材率呈明显的负相关线性关系(R2=0.77~0.85);不同种...  相似文献   

7.
闽南山地台湾相思和马尾松低效林套种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泉州森林公园内台湾相思和马尾松林下套种红豆杉、火力楠和深山含笑的试验为例,研究闽南沿海丘陵山地台湾相思和马尾松低效林套种改造效果。结果表明,随台湾相思和马尾松林郁闭度的增大,红豆杉的保存率、树高和地径增加,而火力楠和深山含笑的保存率、树高和胸径降低;红豆杉宜在低郁闭度的林分中套种,而火力楠和深山含笑适合在稀疏的林分中种植。研究结果为闽南沿海地区丘陵山地台湾相思和马尾松低效林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业实用技术》2021,(6):89-91
根据林龄和已经采取的抚育间伐次数,选择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中龄林小班2个,通过布设样地来调查树高、胸径、林木数量等林分因子,分析间伐次数与林分密度的关系以及对蓄积量和径阶的影响。随着间伐次数的增加,林分密度减小,同时林分的平均径、平均高和单株蓄积量增加,且随间伐次数的增多,增加量越大;其中单株蓄积量的变化最为明显,间伐增加1次可提高37.95%,增加2次可提高76.35%。基于抚育间伐而实施的密度控制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日本落叶松的生长、提高了单株蓄积量和林分中大径木的数量,是培育日本落叶松大径木林最为核心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木麻黄4个优良无性系来改造低效防护林。试验表明,在海岸前沿基干林带改造中,采用隔行带状改造效果较好,木麻黄低效林经过改造,6 a后可以达到生长快、短期内恢复基干林带的目的。在后沿片林内通过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综合措施块状改造后的林分与保留老林带相比,除了平均胸径生长略低1.2 cm外,其保存率、树高和冠幅生长量显著高于保留低效林的51.17%、2.3%和25.71%。  相似文献   

10.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是优良的耐寒桉树树种,其大径材培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2009年营建的9年生邓恩桉林分进行保存率、胸径、树高和形质调查分析,为邓恩桉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坡位的林分保存率、胸径、树高和形质存在差异。上坡的保存率最高(60%)。不同坡位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株材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下坡的生长量最高,平均树高为22.9 m、平均胸径17.8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29m~3、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5.09 m~3。下坡的林木干形最优,63.46%的林木没有明显弯曲;上坡的林木干形最差。邓恩桉实生苗林分生长分化大,在培育过程中应根据各坡位的情况采取相应强度的间伐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强度抚育对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大强度抚育条件下,通过林分层次结构、各层次林木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及其林木分布格局等指标研究林下天然更新状况,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22a、32a时分别进行株数强度50%和40%的下层抚育,后经20a天然更新(林分年龄52a),林分形成明显层次结构,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及更新层,整个林分林木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多峰分布,其中主林层、演替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山状分布,更新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呈多峰分布,各林层平均胸径分别为23.2cm、12.6cm和3.1cm,平均树高分别为18.4m、14.5m和2.8m,而对照标准地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分布,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8.6cm及17.9m;主林层、演替层各层林木空间分布呈均匀分布,密度分别为840株/hm~2和1 125株/hm~2,更新层林木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密度为675株/hm~2,对照样地林木空间分布偏向均匀分布,密度为1 605株/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胸径和树高的一元、二元分布特征,揭示脆弱地带森林群落的林木大小分布特征。[方法]在大兴安岭呼中林场设置3种不同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固定样地,利用整体和分层的方法,对样地林分胸径和树高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草类-落叶松林直径分布为单峰分布,其他2块样地为双峰分布; 3块样地林木直径分布均呈左偏。杜鹃-落叶松林树高分布为多峰分布,其他2块地均为单峰分布; 3块样地林木树高分布均呈右偏。(2) 3块样地上、下层林木的直径分布均为单峰分布,上层木直径分布均呈左偏,下层木直径分布草类-落叶松林右偏,杜鹃-落叶松林左偏,杜香-落叶松林为近似正态。杜鹃-落叶松林的树高上、下层分布为双峰,其他2块样地均为单峰,3块样地上层木树高分布均左偏,而下层木树高分布均右偏。(3)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鹃-落叶松林小径阶林木株数占绝大多数。3块样地林分中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在小径阶林木中明显大于大径级林木。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鹃-落叶松林上层木中小径阶林木株数所占比例稍大,杜香-落叶松林和杜鹃-落叶松林下层木中大径阶林木株数比例稍大,但3块样地上层和下层木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在大小径阶林木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密度的杜鹃-落叶松林平均树高要高于低密度的杜香-落叶松林和草类-落叶松林平均树高,而平均胸径无明显差异。3块样地林分中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小径阶林木中明显大于大径级林木,但其差异在上层和下层林分中均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寿宁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马尾松、黄山松三大树种的林分生长量,根据现行标准,区分了低效林分和正常林分,结果显示:马尾松、黄山松和杉木低效林面积占比分别为31.6%、23.4%和40.5%。以面积、平均胸径为协变量,进行了低效林产生量和林分平均生长量及正常林分生长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低效林产生量并无显著差异;不同树种的林分平均生长量间差异不显著,而正常生长的林分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杉木的生长量水平大于马尾松和黄山松。  相似文献   

14.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特征及蓄积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分和各亚层)主要测树因子的特征,特别是各林层树高和蓄积的关系,探讨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蓄积的估计方法。[方法]通过计算各林层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各亚层株数和蓄积占全林分的比重,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并对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与全林分相比,分层后各亚层胸径和树高的变异系数明显变小,各亚层之间胸径的变异系数随亚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第Ⅰ、Ⅱ亚层树高的变异系数基本一致,小于第Ⅲ亚层。第Ⅰ、Ⅱ亚层的株数占全林分的20%~30%,蓄积却占全林分的90%以上。相对误差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林分蓄积时全林分、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误差均在5%以内,第Ⅲ亚层在10%以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算出各林层的蓄积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受光层(第Ⅰ、Ⅱ亚层)的蓄积占绝对优势,是外业调查的重点。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计算方法的误差总体上符合生产实践中精度的要求,方差分析得出3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可在满足精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方调查,对深圳市龙岗区生态风景林中的未改造低效林、天然次生林及3种改造林分(林下套种林、皆伐林、疏伐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林下套种林>皆伐林=天然林>疏伐林>未改造林;经过3种方式改造后林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皆高于未改造低效林和天然次生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林下套种林最高,其次是皆伐林,Simpson指数以皆伐林最高,林下套种林次之;改造后林分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林,其中皆伐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综合比较疏伐、皆伐和林下套种3种改造方式对生态风景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疏伐是较适宜本地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核桃楸母树林营建及子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宽甸、凤城境内对核桃楸天然林进行全面踏查,了解林况地况,依据母树林选择原则确定母树林候选林分。在候选林分内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以树高、胸径和结实量为指标,筛选出核桃楸母树林。对母树林进行了3次疏伐改造,其结实量提高30%,木材生产量提高10%;母树林种子育苗,其1年生苗高、地径、成苗率分别比对照高出41.9%、5.8%、6.6%;用母树林种苗营造的子代林,16年生平均树高、胸径、结实量分别比对照高出14.4%、13.8%和9.01%。  相似文献   

17.
湘东丘陵区马尾松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南省茶陵县设置了低质低效马尾松次生林改造试验基地,面积为10hm^2。研究分析了其低质低效的形成原因。根据多项改造技术措施及改造措施因素的对比筛选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优改造经营技术,并依此建立了改造经营模式。通过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试验林在林分结构,林分生产力,林分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等方面均较对照林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改造成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红松果材兼用林适宜密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近50年的系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红松果材兼用林不同林分密度与直径、树高、冠幅等主要测树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等立地条件下(14地位指数),最佳的林分密度经验式为N=21 182×D-1.1827.通过对现实林分的最佳密度调控,可改善林分质量,与对照比提高林木直径连年生长量15%~20%;提高树高连年生长量约5%左右,可大大缩短大径材的培育年限.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的植被多项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与分析得出: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产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及土壤物理性状则有随林分密度降低而改善的趋势.历经20余年对红松果材兼用林和人工红松大径材培育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林分结实量与林分密度、林龄有直接关系.在适宜的林分密度下,在丰年后的冬季对具备截干条件的林木截去3~4枝以上主干,可人为促使林木形成多头(叉干),达到增加林木结实部位的目的,可明显提高林木结实量,改善林木质量,与对照比39年生林分一个丰年可提高结实量39 kg·hm-2,净增产值约780元·hm-2.  相似文献   

19.
苗龄差异对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造林当年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徐家山和牛达林区进行了用不同苗龄的云南松苗木营造云南松人工幼林对其林木造林当年生长影响的研究.经对大苗(1.3~0,徐家山)和当年生苗(0.4~0,牛达)定植的云南松人工幼林造林当年林木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分析,表明苗龄差异影响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造林当年的生长:其两林分的林木平均地径和树高分别为1.63 cm、0.19 m,和0.57 cm、0.08 m.揭示了采用大苗造林可促进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的生长.其林木的地径和树高生长线性相关显著,徐家山和牛达两林分的方程分别为Y=0.043 2x+0.123 1和Y=0.035 6x+0.062 4,其林木的树高可作为林分生长量分析的主要指标.此期间,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分化明显,徐家山和牛达林分的林木树高变幅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03~0.61 m、0.01~0.26 m和1.08 %、0.77 %.树高聚类分级结果也显示两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分化的客观存在.林木树高的变幅、其变异系数和聚类分级的组间和组内的变幅说明,用13~0苗龄营造的云南松人工幼林林木造林当年的树高分化较0.4~0苗龄的显著.其幼林林木的生长分化预示着进行云南松早期选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木麻黄低效防护林成因分析及其更新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木麻黄低效防护林生长综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导致木麻黄低效林的成因。调查结果表明:低效林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立地条件较差、林木自然衰老及灾害和病虫对木麻黄林的破坏;社会因素主要有造林树种的立地选择不当、造林材料的遗传性不高、苗木质量低下、林分密度和土壤管理不善以及人为干扰对林分的破坏等。针对木麻黄低效林的形成特点和原因,总结提出木麻黄低效林更新改造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