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和汽蒸加热的方式对云南省藤、版纳省藤、高地钩叶藤等3种棕榈藤材的进行软化处理,探讨不同软化方式对藤材弹性模量的影响以及软化后藤材的材色变异。结果表明:3种藤材在微波、汽蒸2种加热软化方式处理后均可达到较好的软化效果,其中以微波加热软化效率较高,软化效果较好;加热介质温度越高,加热时间相对较短,如温度较低,则需延长加热时间,才能达到软化目的;软化后的藤材色度学参数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明度ΔL*、饱和度ΔC*和色调角ΔAg*均有所降低,总体色差ΔE*为16~27,但2种软化处理方式对材色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碱水热处理条件对毛竹材表面材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aOH浓度对明度(ΔL~*)、色调(ΔH)、色饱和度(ΔC)和综合色差(ΔE*)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NaOH浓度和浸渍温度的增加,毛竹试样的明度以及色饱和度都呈下降的趋势,毛竹试样红黄(橙色)色调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综合色差值逐渐增大。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明度下降,色调值以及色饱和度值变化不明显,综合色差值增大。研究结果为碱水热处理对毛竹材表面视觉性质的综合评价及其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单叶省藤材化学成分及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棕榈藤材化学成分和颜色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为对象,研究了常压蒸汽高温热处理温度(160、180、200℃)与处理时间(2、4 h)对单叶省藤材的化学成分、质量损失率及颜色的影响,分析了热处理后材色与化学成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单叶省藤材的质量损失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200℃、4 h时,藤材质量损失率达到最大,综纤维素和纤维素质量分数呈下降的趋势,木质素和苯醇提取物呈相对升高的趋势。热处理过程中藤材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对材色改变有很大影响,热处理后藤材的明度差、总体色差与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差、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差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低山丘陵区5年生品种对比试验林内的19个泡桐(Paulownia)无性系为材料,采用CR-400色差计测定和计算明度(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总色差(ΔE*)和白度(W)5项材色指标,对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聚类。结果表明:19个参试泡桐无性系的L*、a*、b*、ΔE*、W,分别变化在77.19~80.38、3.60~4.84、13.79~15.69、17.92~21.37、68.92~72.42;在泡桐无性系间的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无性系间5项材色指标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204、605、702、603等4个无性系具有明度较高、白度较大、总色差较小等特点,可选为材色性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及红外光谱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探讨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变化规律 ,以及材色和木材化学主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测定了空气介质和真空中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 (热处理温度范围 140~ 2 2 0℃ ,时间范围 0~ 36h)的明度 (L )、色差 (ΔE )以及红外光谱 .同时测定了杉木压缩木材的回复率 ,无压缩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和抗收缩率 .该研究的结论为 :①在相同条件下 ,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 ,木材明度减小 ,色差增大 ;空气介质中热处理和真空中热处理相比 ,在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前一种方法处理后的木材明度更小 ,色差更大 .②就热处理过程中木材明度、色差与回复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两种热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不大 ;热处理中木材变定的固定程度与木材颜色的变化程度有关 .③就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明度、色差与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抗收缩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重量损失率或抗收缩率越大 ,对应的杉木压缩木材的明度越小 ,色差越大 .④红外吸收光谱表明 ,在热处理过程中波数在 1743,16 6 0和 16 0 5cm-1附近的羰基 (C =O)峰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说明在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过程中 ,至少半纤维素 ,甚至木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红锥树盘干燥过程中心材、边材材色变化及干燥缺陷,为红锥木材干燥工艺和高价值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9年生红锥人工林内设置5块20m×30m的样地,每块样地选取1株优势木进行解析,截取主干0~2m段树盘分别在60,80和120℃的恒温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以室内常温条件下干燥为对照,每隔2h测定不同处理树盘材色(心材材色变化指数ΔLht~*、Δaht~*、Δbht~*和ΔEht~*,边材材色变化指数ΔLst~*Δast~*、Δbst~*和ΔEst~*)和心材、边材的裂纹数目、裂纹长度、裂纹宽度,采用三次曲线拟合干燥时间与材色变化的回归模型,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干燥温度对心材、边材的裂纹数目、裂纹长度和裂纹宽度等干燥缺陷的影响。【结果】3个干燥温度处理下,心材材色特征参数ΔLht~*、Δaht...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热处理对毛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采用大豆油、固体石蜡、导热油、二甲基硅油、空气5种介质在200℃下对毛竹竹材热处理0.5~8 h,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CIE 1976—L*a*b*颜色系统表征热处理前后竹材表面颜色,计算颜色总色差(ΔE*)、明度(L*)变化、红绿色品指数(a*)变化、黄绿色品指数(b*)变化,探讨热处理介质和处理时间对竹材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介质和处理时间均能显著改变热处理竹材表面的颜色,在相同的热处理时间下,不同介质改变毛竹竹材颜色的程度差异较大,大豆油、固体石蜡、导热油和二甲基硅油热处理竹材的ΔE*是空气的1.37~2.10倍。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处理后竹材表面ΔL*、Δb*的绝对值逐渐增大;Δa*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介质有关,空气与其他介质对Δa*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ΔE*则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昭通烟区烤烟表面颜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昭通烟区不同产地烤烟表面颜色特征,以昭通烟区150个C3F等级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昭通烟区烟叶表面颜色指标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6.84~72.47、红度(a*)为8.59~15.40、黄度(b*)为43.04~53.74、颜色饱和度(C*)为45.28~55.62,色调角(h*)为71.73~79.99;昭通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明度、黄度、颜色饱和度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红度和色调角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昭通烟区不同产地烟叶的表面颜色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7个烟叶产地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大关县、镇雄县2个产地,其烟叶表面颜色的红度较高,但明度和色调角较低,第2类包括鲁甸县、昭阳区、彝良县、巧家县4个产地,其烟叶明度、黄度、颜色饱和度和色调角较高,第3类为威信产地,其烟叶红度、黄度和颜色饱和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泡桐材墙壁板两种涂饰工艺效果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醇酸清漆、木蜡油为漆料,采用对比法,对泡桐材墙壁板进行涂饰工艺实验,比较改进工艺和传统工艺涂饰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改进工艺的涂饰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工艺。采用改进工艺涂饰,明度下降较少;涂饰醇酸清漆,改进工艺比传统工艺的明度高4.62、明度偏差低3.47、明度变异系数低5.64%;涂饰木蜡油,改进工艺比传统工艺的明度高5.41、明度偏差低2.72、明度变异系数低4.25%。改进工艺的色差好于传统工艺的色差;涂饰醇酸清漆,改进工艺的色差比传统工艺的色差低0.94、色差偏差低2.80、色差变异系数低7.04%;涂饰木蜡油,改进工艺的色差比传统工艺的色差低6.10、色差偏差低1.80、色差变异系数低3.89%。仿珍贵木材色调涂饰正交优选试验的色精涂饰量为11 g/m2、面漆涂饰量为37 g/m2,可使桐材表面涂饰达到理想效果。8种珍贵木材色调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对桐材仿珍贵木材涂饰效果,比传统工艺效果好;色差偏差小,色度均一,颜色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对落叶松进行高温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的落叶松经油性漆、水性漆和木蜡油涂饰后的性能变化,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落叶松涂饰后表面颜色、耐干热、耐湿热、附着力、耐磨性、铅笔硬度以及抗弯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经涂饰处理后的热处理落叶松,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色饱和度差(ΔC*)明显下降,色差(ΔE*)及色相差(ΔH*)显著增加,说明涂饰可以有效改善木材表面的颜色;相对于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对落叶松涂饰过程的影响更明显;涂饰后的落叶松漆膜性能结果分为国家标准(GB/T 4893.2—2005、GB/T 4893.3—2005、GB/T 4893.4—2013和GB/T 4893.8—2013)的一级或二级,抗弯强度的改变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以失重率作为木材高温处理的强度损失因子,研究热处理对西南桦材色的影响,并对失重率与材色变化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桦木材的明度、色差随处理温度的上升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增加,红绿度和黄蓝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失重率随处理温度的上升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以其为处理强度损失因子对明度变化和处理前后试材色差具有良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2.
在浴比为15条件下,采用酸性橙Ⅱ对1.5mm厚的漂白过的桦木单板进行染色,采用上染率和单板芯、表层明度(L*)差值和色差(ΔE*)差值来综合评价单板的染色效果,最终确定染色各单因素适宜取值为:染料质量分数0.5%,NaCl质量分数0.5%,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质量分数0.1%,温度85℃,染色时间4h,染液pH值4。  相似文献   

13.
为探析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不同部位、色组烟叶表面颜色特征,以2018年审定的基准样品为原料,采用L~*a~*b~*颜色空间表征方法对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明度(L~*)以下部柠檬黄最高,上部橘黄最低;红度(a~*)以上部橘黄最高,下部柠檬黄最低;黄度(b~*)以中部橘黄最高,上部橘黄最低;饱和度(C~*)以中部橘黄较高,上部橘黄较低。各等级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均较集中,变异系数均较小,为0.11%~4.51%,其中柠檬黄色组的变异程度大于橘黄色组。除饱和度(C~*)外,三明烟区翠碧一号相同部位、不同色组烟叶表面颜色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橘黄色组均具有较高的红度(a~*)、较低的明度(L~*)。三明烟区翠碧一号橘黄色组不同部位间表面颜色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烤烟部位的上升,红度(a~*)逐渐升高,明度(L~*)、黄度(b~*)和饱和度(C~*)均先升再降。柠檬黄色组不同部位间表面颜色指标除了颜色饱和度(C~*)外,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烤烟部位的上升,红度(a~*)逐渐升高,明度(L~*)和黄度(b~*)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木材微波加热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和干燥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微波加热功率,加热时间条件下木材的表面温度、干燥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功率是影响木材表面温度和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微波加热功率下木材表面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木材含水率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微波加热过程中木材温度达到或超过木素和半纤维素的软化温度。  相似文献   

15.
高温热处理人工林杉木木材的材色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影响的程度与涂料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6.
加速老化对高温热处理人工林杉木木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N2介质中160-220℃热处理4 h的人工林杉木木材与对照材分别人工加速老化250、500和1 000 h,研究老化前后木材的表面颜色、光泽度、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MOR)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材老化后,色差(△E*)增大,其它性能降低,且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热处理材老化后除表面光泽度增大外,其余性能的变化与对照材类似,但变化趋势与幅度随热处理温度与老化时间而异。在相同的老化时间内,热处理温度升高,各性能的变化减小,影响最大的是力学性能,最小的是明度指数(L*)与△E*,光泽度居中;相同温度处理的试材,各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不一,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老化时间对试材性能变化的影响减小。总体而言,高温热处理材在老化过程中,其表面颜色、光泽度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低于对照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利用色差仪观测板栗叶片颜色的最佳参数,实现板栗叶片正面颜色观测结果数据化,以来自10个省(市)的240份板栗资源的成熟叶片为试材,利用色差仪测定叶片正面的明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色差值(Eab*)、色度值(c*)和色调角(h*),比较了6个颜色参数在板栗品种内和品种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L*和a*在板栗品种内的一致性符合率均达到95%以上,且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均为10%以上;b*和c*在板栗品种内的一致性符合率较低,分别为62.08%和67.50%;Eab*和h*在板栗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低,均<3.5.因此,确定L*和a*分别作为表示板栗叶片明暗程度和绿色程度的最佳颜色参数,而b*、c*、Eab*和h*均不宜作为表示板栗叶片颜色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热处理条件下甜玉米果泥色泽的变化,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含量、色差的影响,并对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泥β-胡萝卜素热损失较大,其;色品指数α*( Hunterα*)值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而色品指数b*(Hunter b*)值呈上升趋势,色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实木地暖地板用木材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颜色变化规律,改善热处理后基材颜色较深问题。[方法]以3种树种栎木(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Turcz.)、桦木(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和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f.)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湿空气为传热介质,以温度120~200℃、时间2~6 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总体色差(ΔE~*)等指标对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化进行表征。[结果]木材材性对ΔC~*影响较大,不同木材的ΔC~*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栎木、柚木ΔC~*减小,颜色趋于暗淡;桦木在140~180℃的温度范围内ΔC~*增大,颜色较热处理前更鲜明。3种木材的ΔH~*和ΔE~*均呈增加趋势,但ΔE~*变化规律较ΔH~*更明显,可通过工艺参数来准确调控。[结论]栎木色相变化的临界温度为180℃,桦木、柚木的临界温度为16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长度梗丝色度值与致香成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为探讨梗丝结构对卷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利用色差法快速预测梗丝中的致香成分含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烟丝振动分选筛对成品梗丝进行筛分,测定不同长度梗丝的色度值与致香成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长度梗丝色度值、致香成分的差异性以及色度值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结果】(1)对于同一等级烟梗制成的梗丝,不同长度梗丝的色度值及致香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规律性变化。(2)梗丝长度由大到小,明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饱和度(C)、色调角(H)及醇类、酯类致香成分含量总体呈降低的趋势,总色差值(ΔE)及醛类、酸类、酮类、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总体呈升高的趋势。(3)梗丝色度值L*、a*、b*和C与醇类、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醛类、酸类、酮类和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ΔE与醇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负相关,与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正相关;H与醇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长度梗丝的色度值与致香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提升梗丝在烟丝中的掺配均匀性对稳定卷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利用色差法快速预测梗丝中的致香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