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农耕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研究了浙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及农耕文化特征,基于体验式理念,探讨了开发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模式,对于平原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志香  都一  杨翠霞 《绿色科技》2020,(3):201-202,205
指出了“三生”空间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是村落农业生产、生态景观保护、农村生活发展建设的关键。以辽西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为背景,以白音爱里村为例,对其村落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其生态文化、农业文化和“三生”空间下的海青房得大院文化等特征。旨在从人地关系理论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认识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兴化垛田农业遗产“三生”智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兴化垛田以其因地制宜的农业耕作方式与人水共存相生的农业生产景观,鲜明地表现出传统农业耕作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智慧,并因其蕴含的农耕文化价值与农业景观价值而被列入为农业遗产。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通过梳理垛田形成的环境背景及改造活动,围绕垛田农业景观的生产、生活、生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垛田具有的风景如画的生活场景、因地制宜的生产体系及转患为利、良性循环的生态智慧3方面营造智慧。最后,提出垛田微地貌差异化变现、旅游需求下的农业景观单调及农业遗产活态保护3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村民访谈,对车岭村的历史沿革、村落格局、建筑特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村庄的价值特色。针对以往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中出现的"重物质保护、轻文化传承"现象,以及车岭村目前面临的人口空心化、传统建筑破败、传统文化丧失等问题,提出针对车岭村历史资源的活化与利用方案,确定了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主的特色文化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优化资源、保护遗存、加强策划、场所营造、社区共建等五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演变为线索,从陵墓文化、生态文化、农业文化、休闲文化及城市文化等诸种文化的矛盾与冲突的角度,分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并制定具体经营对策,以期探索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6.
丁雪 《绿色大世界》2013,(5):114-115
指出了民居建筑反映了各民族、各区域的历史文化变迁和自然风土人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及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价值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居建筑文化,使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散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习俗大量的走访、调查研究,阐明了轿子山周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习俗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的作用和影响。由此呼吁最大限度地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与习俗在保护区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摒弃阻碍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后传统习惯。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作为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历程的历史见证,保留有古朴的建筑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经典。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宗法礼制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地缘观来看,中国古村落是一种割不断的血脉空间。  相似文献   

9.
“里山倡议”是透过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平衡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文化,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知识,确保社会—生态生产地景的永续利用,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文中以台湾地区林务局推动里山倡议概念中的“林下经济永续经营可行性之研究”为基础,梳理里山倡议在社会—生态生产地景的运作内容及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强调传统知识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山林地景的保护、恢复及营造,借由城乡交流和互惠,以地景为尺度、社区为主体,透过培力(充权)社区参与自然资源经营,构建生态与生计共存的永续经营模式;总结台湾社区里山倡议的发展过程,跨地域整合及促进生态福祉的整体策略架构。  相似文献   

10.
以区域历史文化发展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和研究蒙古族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挖掘蒙古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家具设计中的潜能与表现,同时介绍了蒙古族传统家具造型符号3种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及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家具设计创作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邝颖智  黄晴  尹仑 《西部林业科学》2023,(5):155-160+169
作为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基诺族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医药知识,研究基诺族的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可以为我国更好地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道路,达成《昆蒙框架》提供帮助。本研究选取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作为研究地点,采用文献查阅、走访调研、田野调查和编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基诺族药用植物资源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基诺族常用药用植物292种,隶属101科247属,其中优势科均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常用药用部位利用率最高的为根及根茎、全草和叶类,且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跌打损伤等外因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2)基诺族的传统医药文化、宗教信仰与生态伦理、传统饮食文化和习惯法等传统文化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及传承具有重要影响。(3)由于传统文化失传和药用植物资源丧失等原因,制约着基诺族的传统文化与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应该重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积极推动《昆蒙框架》履约,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录入世界非遗名录。它不仅是中国河洛地区农业实践的知识体系,也是中国人自然哲学观念的生动体现,甚至是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节气的天文、历史、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兴的遗产类型,既有遗产的共性,也有农业文化的特质。为了有效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采用田野作业法和访谈法,对邯郸涉县王金庄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旱作梯田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以及人文精神,村庄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石头文化、民居文化、金驴文化和水景文化等;据此提出了跨界整合、联动开发的旅游开发理念,对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进行了旅游规划,期望对业界、学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孙小涛  徐惋秦 《绿色科技》2019,(17):251-255
指出了研究地域历史街区建筑有助于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内涵。为了挖掘传统建筑文化、探讨其空间布局和建筑特点,以及目前老街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省大竹县城老街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研等方式,分析了大竹老街建筑空间布局及特征、历史文脉、旧城老街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老城改造的规划思路:保护街道肌理,增加公共空间;延续传统建筑格局--新旧融合;以绿化景观彰显地域特色;延续传统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研究结果对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本文以肖家店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区位概况、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及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适宜性、整体性、原生性和宜人性为设计原则,分别从农用地景观、道路、水洗、公共空间和民居建筑几方面对肖家店传统村落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期为后续传统村落开发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农业发展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热度始终不减。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迈进,智慧农业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农作的一些弊端,标志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学者们逐渐加大了对智慧农业的探索研究。基于对现有关于智慧农业文献的分析,总结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园林景观行业的崛起与发展,集农业文化、景观元素与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园林模式--农业文化主题园林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该园林蕴含的浓郁农村乡土气息给现代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时尚文化的完美融合,受到人们广泛青睐,让其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对园林设计中农业景观元素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原则及应用形式,以期更好地呈现出农业文化主题园林设计蓝图。  相似文献   

18.
建设智慧农业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农业不仅能协调农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美学和生态等间共生共融关系,还促进休闲农业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三生空间理念,构建了休闲农业涉及的地、人、文、境、产、智的设计要素基础系统,结合休闲农业动力机制,制定了智慧园区建设、智慧环境开发和搭建智慧旅游的设计策略,并针对休闲农业进行智慧化的系统营建及体系构建,提出了可持续提升路径。研究结果可对休闲农业的智慧化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建筑在传承地方文脉的基础上,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具有现代化气息、又不失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这种充满个性化的创新设计,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还充分体现了当代生产力技术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本研究分析了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出继承传统、并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住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以森林公园中动物文化的挖掘及展示为研究对象,对动物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进行阐述,构造了宣传森林公园动物文化的"传统"和"智能"配套解说系统,为森林公园中动物文化的宣传、展示和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