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和土壤改良剂混施在烤烟生产上的效果,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调查了混施EM菌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大田期农艺性状及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EM菌和土壤改良剂可促进烟株田间长势,在烤烟成熟期表现尤为明显;在常规地膜移栽和井窖式移栽模式下,混施EM菌和土壤改良剂可提高烟叶产量并优化其等级结构,其中,产量分别达到1 909.31kg/hm2和2 134.91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5.21%和7.13%,产值分别达到29 460.69元/hm2和35 162.05元/hm2,除去EM菌和土壤改良剂施用成本后,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3.84%和8.72%;在化学成分方面,混施EM菌和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初烤烟叶烟碱、钾和氯含量,降低总糖含量、施木克值和糖碱比,提高两糖比(还原糖/总糖),降低两糖差值;混施EM菌和土壤改良剂可提高烟叶评吸质量,评吸总得分分别提高2.30和2.67。综上所述,混施EM菌和土壤改良剂在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产质量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设置K326上部烟叶6片叶一次性采收后按叶位(从上往下)分置烘烤(设3片叶置于同一烤箱、2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和6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对照)),分析烤后烟叶的单叶质量、含梗率、外观质量及等级结构,并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与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上部叶按叶位两两分置3个烤箱烘烤,上部叶5和上部叶6单叶质量比同一烤箱烘烤分别提高了9.4%和11.2%,上部叶1至上部叶6的含梗率分别降低5.2%、3.3%、2.5%、6.9%、8.7%和13.1%;②分置烘烤深(金)黄、成熟、疏松、油分多、色度浓强的烟叶在总烟叶数中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置于同一烤箱烘烤;③分置烘烤能显著提高上等烟所占比例,在上部叶1至上部叶3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烟叶提高了8.54个百分点,B2F烟叶提高了48.4%;在上部叶4至上部叶6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和B2F烟叶分别提高了195.6%和10.5%;④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值及糖碱比值比同一烤箱烘烤均显著提高(P<0.05);⑤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的香气量、柔和细腻度、刺激性、余味、杂气等的得分及感官质量评吸总分都高于放置于同一烤箱烘烤的。  相似文献   

3.
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采收方式研究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方式相比,顶1叶尚熟时集中采收上部6叶或上部各叶适熟时进行分次采收做法,所得上部叶整体质量较高,且更接近中部烟叶。采收方式对烟叶物理特性影响远大于成熟度对烟叶影响,集中采收能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单叶重和叶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相对疏松;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大于采收方式对烟叶的影响,成熟度提高后总糖、总氮、烟碱和还原糖含量下降,钾含量有所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提高,杂气和刺激性降低,可用性有所提高。集中采收可提高上部烟叶整体成熟度,但烟叶产量和产值因此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贺州市烤烟K326适宜的施氮量,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烟叶产量逐渐增加,上中等烟比例逐渐降低,烟叶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偏低会导致中部叶颜色偏浅、身份变薄、油分减少,施氮量偏高会导致上部叶颜色偏暗、成熟度降低、身份变厚、结构僵硬;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和糖碱比逐渐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逐渐升高,钾、氯含量及氮碱比、还原糖与总糖比变化不明显;施氮量偏低会造成中部叶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施氮量偏高会造成上部叶杂气重、刺激性过大。综合分析,贺州市种植烤烟K326的适宜施氮量为165 kg/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弥渡县几个不同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初烤烟叶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各品种初烤烟叶单叶偏重,以NC82为最大。初烤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各品种初烤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总氮、烟碱含量较适宜,氯离子含量偏低。各品种均表现为典型清香型风格特征,香气质较好,劲头适中,余味舒适。  相似文献   

6.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云南弥渡县几个不同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初烤烟叶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各品种初烤烟叶单叶偏重,以NC82为最大.初烤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各品种初烤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总氮、烟碱含量较适宜,氯离子含量偏低.各品种均表现为典型清香型风格特征,香气质较好,劲头适中,余味舒适.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态·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态及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烟田施用几种土壤改良剂对烤烟根区土壤pH、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烟田施用土壤生态调节剂和微生物肥,可降低烤烟生育前期根区土壤pH,提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施用腐植酸和硫磺可明显降低根区土壤pH和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但对烤后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提高不明显,并且燃烧性变差。[结论]土壤生态调节剂和微生物肥改善了根区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了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稻茬烤烟产质量,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施用促根剂(地康食安1号、诱抗特、普多收魔力根)和追肥模式(传统追肥、水溶性追肥),研究了促根剂、水溶性追肥及其互作对烤烟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溶性追肥配施促根剂,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8.41%~28.53%、产值12.29%~36.88%、上等烟率2.55%~10.63%,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评吸质量,提高上部叶评吸总分6.05%~8.54%,中部叶7.89%~9.78%,下部叶4.58%~8.74%,可增糖增钾,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增加,综合以水溶性追肥配施“地康食安1号”、“诱抗特”综合效益最佳,且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的效果,以剥叶采烤为对照,研究了半斩株采烤对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鲜烟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斩株采烤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在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条件下,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6.0、8.7和16.9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单叶重降低了0.6~1.1 g,充分成熟烟叶较尚熟和欠熟烟叶单叶重降低的幅度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降低了0.04~0.08 mm;充分成熟和欠熟烟叶烤后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38和2.33个百分点,而尚熟鲜烟叶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1.4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和评吸质量有改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均有提高。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半斩株采烤可以提高成熟度不够鲜烟叶烤后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稻茬烤烟上部烟叶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在湖南桂阳烟区开展了上部烟叶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比较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烟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比较,四步式烘烤工艺可改善烟叶结构和身份,降低烟叶厚度和单叶重,提高烟叶平衡含水率和烟叶总糖、还原糖、绿原酸含量,减少烘烤用电、燃料成本;外观质量指数、物理特性指数、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评吸质量总分、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5.93%、5.42%、0.59%、8.53%和6.14%;上等烟率和均价分别提高6.08%和7.72%;降低能耗总成本11.47%。在湘南稻茬烤烟的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时,采用四步式烘烤工艺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1.
烤烟上部叶一次采收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研究了上部6片叶成熟一次采收技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尽管使上部6片烟叶产量降低29.70kg/hm2,单叶质量平均降低0.73g,但提高了上部烟叶等级,其中B2F等级的烟叶增加8.41个百分点;提高了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叶片结构疏松程度和烟叶颜色、色度和身份方面;使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降低了1.08百分点。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一次采收技术可改善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在香气质、香气量、浓度、余味等指标上都有明显提高,杂气减轻。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广元市烤烟上部烟叶烘烤中存在的问题,对广元主栽品种"云烟87"进行上部叶一次带茎采收、一次逐叶采收、常规采收的烟叶进行采收及烘烤,并分析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上部叶一次性带茎采收的烟叶经济性状较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较好,综合比较较优于其它采收...  相似文献   

13.
烤烟不同留叶数对上部叶质量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留叶数对烟叶质量以及风格特色的影响,以指导豫中烤烟生产,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烤烟不同留叶数(15~16片、17~18片、19~20片、21~22片)的烟叶质量差异。结果表明:随留叶数增加,烤后烟单叶重、叶质重和叶面积显著变小,留叶数15~16片的处理比21~22片的处理分别高89.51%、17.86%和48.06%;蛋白质、烟碱以及总氮降低,还原糖、总糖增高,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增大,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烟叶色素含量降低,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增加;香气质、杂气、细腻度、刺激性、余味、浓香以及总得分提高,留叶数19~22片的评吸质量较好。结论:一定范围内,增加留叶数(15~22片),有利于提高上部叶质量,豫中烤烟留叶数19~22片时,上部叶烟叶质量较好,留叶数低于18片时,上部叶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湖北十堰野人谷基地单元烟叶质量状况。[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5年野人谷基地单元连续6年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进行分析。[结果]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质量较好,需要进一步提高烟叶油分,增加烟叶余味;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均较为稳定,年际间质量变化不大;建议采取减氮密植技术,控制烟碱,降低淀粉,提升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气的细腻柔和程度;适量增施有机肥,提高烟叶的油分和结构疏松度,增加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减轻烟叶杂气,从而进一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保障湖北中烟对优质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基地单元烟叶的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找出施加不同添加剂复烤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规律。[方法]在复烤前对烤烟叶片进行加清水(对照)、单加酶、单加料和酶与料液混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复烤后的烟叶样品的常规成分、香味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各处理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糖氮比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且酶与料液混施复烤和单加酶复烤的烟叶样品的增幅高于单加料复烤烟叶样品。酶与料液混施复烤、单加酶复烤的烟叶样品的香味成分和棕色化产物类香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单加料复烤烟叶样品。单加酶复烤能改善香气,降低杂气、劲头和浓度;单加料复烤可改善余味;酶与料液混施复烤能综合提高烟叶的感官质量和内在品质。[结论]施加添加剂后复烤的烟叶样品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评吸质量得到提高,而施加酶与料液混合制剂复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肥施用方式对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基肥施用方式(条施和塘施+环施)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风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烟叶糖分、淀粉含量及糖碱比更为适宜,烟叶蜜甜香和焦甜香香韵更为凸显,烟叶评吸品质明显提高;与塘施+环施处理相比,条施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1%~11.5%和3.0%~10.0%,上部叶和中部叶两糖差分别降低4.9%和7.7%,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性更好,烟叶清甜香、蜜甜香和坚果香香韵更为凸显,烟叶清香型风格指数和评吸品质均有所提高。【结论】施肥显著提高了烟叶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与基肥塘施+环施相比,基肥条施方式下烟叶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分别采用密集烤房一烤一方案和当地烟农习惯使用的烘烤方法进行烟叶烘烤,考察2种烘烤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工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一烤一方案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上都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颜色较深、油分增加、色度增强、橘黄烟比例增加、杂色烟叶比例减少、香气质中偏上、香气量尚足、杂气减少、刺激性降低、余味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减害降焦、协调增香,满足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拓展上部烟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空间打下基础,研究了丽江烟区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叶绿素含量、水分及烤后烟叶外观品质、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部6片叶一起养,一次性采烤,养分分配平衡,容易落黄成熟,达到充分成熟采收,而分次采烤,顶部3片叶养分过于集中,难于落黄成熟,1-6位叶SPAD值较对照低3.13-8.17。(2)一次性采烤烟叶外观质量分值较分次采烤烟叶高出1.5-12分,1-3叶杂色叶比例小、等级更趋于合理,均价高出1.16元,经济效益提高。(3)一次性采烤与分次采烤烟叶比较,糖含量、总氮含量差别不大,钾含量1-3叶位增加0.29%,4-6叶位降低0.3%;淀粉含量1-3叶位减少2.48%,4-6叶位降低2.05%。(4)一次性采烤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优于分次采烤烟叶,4-6叶优于1-3叶,主要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略有改善,杂气明显减轻,上部烟叶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提高红花大金元上部叶烘烤质量的采烤方式。[方法]研究对比了上部叶(46片)逐片一次性采收、带茎一次性采收、分2次采收(每次采收23片)3种模式,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及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上部叶分2次采收模式相比,逐片一次性采收和带茎采收模式,叶片单叶重有所降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及感官评吸质量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对改善第46叶位烟叶整体质量效果明显。综合评价,上部叶逐片一次性采烤表现最好,其次为带茎采烤,分2次采烤表现较差且存在烘烤难度大、杂色比例高、香气质含量低等问题。[结论]在保山植烟区红花大金元上部叶可采取"逐片一次性采烤"或"带茎一次性采烤"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 h、54℃持续12 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 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 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