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南省罗平县有着悠久的小黄姜种植历史,属于传统优势农产品。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罗平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小黄姜栽培产业,小黄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很大提升。该文详细介绍了姜种选择与处理、种植地处理、科学播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优质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引导种植户转变传统种植模式,提升小黄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黄姜具有多种价值,特别是药用和食用功能。本文以云南省生姜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地区罗平县和文山州的发展现状为例,总结出云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当地的生姜产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发展受到限制,自1999年以后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黄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罗平县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对罗平小黄姜的科学种植技术要求较迫切,为了满足农民和技术部门种植的需要,对罗平小黄姜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小小黄姜使农民增收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黄姜(生姜)是罗平县的一个传统产业 ,有肉嫩、纤维少、味清香纯正的优势 ,出口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罗平种植小黄姜0.4万公顷(6万亩) ,总产10万吨 ,总产值1.4亿元 ,创历史最高年 ,全县48万农民人均增收100多元。一、搞好调查 ,成立机构谋求新发展1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岳西小黄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不断增加。由于种植效益良好,小黄姜产业已成为促进安徽省岳西县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与岳西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小黄姜产业的逐步发展,姜瘟病的发生使岳西能种植小黄姜的土地逐年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使得小黄姜价格不稳定,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使得小黄姜销售渠道不畅,加工不足使得产业发展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实际在政策、加工、品牌建设、销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为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金寨县为例,围绕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与贮藏方法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黄姜培育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介绍金寨的地理环境和小黄姜产业情况,其次分析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再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黄姜高产贮藏方法,进一步提升小黄姜的产量与延长小黄姜的贮藏时间,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小黄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高、矮杆作物的立体空间优势,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小黄姜套种玉米,既不影响小黄姜质量,又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从小黄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中的整地起畦、姜种选择处理及玉米种植技术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论述,主要目的是利用玉米为小黄姜遮荫达到小黄姜高产、优质的效果,为小黄姜种植产业持续有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罗雄坝子是罗平县的种姜区,为了更好的指导好农户科学种植小黄姜,摸清最佳种植节令、最佳种植密度、最佳播种量等生产因子,2015进行了生姜播种量因子区试试验。通过不同姜种大小(4处理4重复)区试对比,得出姜种大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指出当前生产中姜种普遍掰得过小,对苗齐苗壮影响较大,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建议生产中姜种用量每亩不低于250 kg,即每塘姜块重量不低于30 g为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云南省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问题,并从改进种植技术、升级产品加工、加强产品宣传、谋划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姜种处理与壮芽、科学播种、规范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小黄姜产量、延长其贮藏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通道小黄姜的栽培技术水平,进行了地膜覆盖、遮阳方法、种姜大小和栽培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色地膜覆盖处理比无地膜覆盖对照增产26.9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黑色地膜覆盖与无地膜覆盖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种姜块大于50 g、株行距为20 cm×40 cm的产量最高;遮阳网覆盖处理比无遮阴对照增产17.4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无色地膜覆盖栽培、种姜大小为70 g左右、高密度栽培和适当遮阳是提高通道小黄姜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建议通道小黄姜的用种量不低于300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小黄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良县角奎镇小黄姜生产中往往会出现死苗、烂果等问题,从而影响小黄姜的生产效益。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只有紧紧抓住培育壮芽、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等关键环节,认真作好肥水管理、温湿度控制及病虫害防治等几项工作,才能确保生产安全,促进小黄姜优质高产,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罗平小黄姜是在罗平县海拔750~1700m的广泛区域种植的本地小黄姜品种,是在罗平夏季高温、高湿、少日照的特殊气候环境下.经过近百年的栽培驯化.形成块茎个体相对较小、芽头多、肉色鲜黄、纤维少、辣味、香味较浓等特点的小黄姜。它具有较好的贮藏和加工特性.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并成为区域化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长期单一品种种植、土地面积有限、轮作困难等原因,近几年以细菌为主的侵染性姜瘟病大面积流行,发病面积达20%~30%,平均发病地块减产20%左右.重病田损失存50%以上,局部地块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作为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一项新型产业,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也是发展罗平县夏秋旅游经济的产业,对龙头企业——博浩公司也很重要。本文从万寿菊介绍入手,分析了罗平县发展万寿菊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最后思考如何壮大万寿菊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万寿菊作为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一项新型产业,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也是发展罗平县夏秋旅游经济的产业,对龙头企业——博浩公司也很重要。本文从万寿菊介绍入手,分析了罗平县发展万寿菊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最后思考如何壮大万寿菊产业。  相似文献   

16.
罗平小黄姜种植历史悠久,据《罗平县志》记载,罗平小黄姜栽培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的优势产业,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是罗平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云南罗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罗平小黄姜独特的品质。罗平小黄姜具有鲜姜色泽鲜黄,纤维细少,肉质脆嫩,香辣味浓烈醇正;干姜肉厚粉多,姜油含量高,药用价值好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上升,生姜产业从满足简单消费需求的数量型增长向需求细化、精深加工、用途精准的质量型增长转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成为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课题。  相似文献   

17.
干旱对罗平县油菜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干旱是制约罗平县旱地油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9年为例,依据罗平县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干旱对罗平县油菜生产、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油菜产业等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罗平小黄姜栽培技术,包括选种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小黄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罗平小黄姜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罗平县继烤烟、油菜之后的又一个支柱型产业。通过对罗平县小黄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发展罗平小黄姜产业应注重地块、姜种的选择及一系列的中耕管理,贮藏加工,从而提高种植罗平小黄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1小黄姜价值1.1食用价值小黄姜是常食蔬菜之一,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物质,例如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及纤维素等,同时也含有一些特殊成分,例如姜辣素、姜油酮及姜稀酚等。当前,小黄姜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必需品,可除腥、去臊及去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